諸葛亮起身離開,向朗也起步要跟去,劉禪走過來,看著向朗記錄下的自己與諸葛亮的對話。
劉禪看了看后,對向朗道:“向長史把這段刪掉,重新卷抄一份,把朕舉薦馬幼常的原因略去……若馬幼常真兵敗,多少也有朕用人失當的責任!”
向朗聽到劉禪的話,相當疑惑的看了一眼劉禪。
但思量一下,就當為尊者隱了,還是重新動手,開始重新卷抄起諸葛亮的對話來。
而劉禪跟向朗說了這么句后,便快步跟上離開的諸葛亮。
這次如果馬謖能在平定南中時吃到經驗,成長為一名正常將領,那劉禪自然很欣慰。
以后大漢也就能夠擁有一名不錯的統帥,不指望比得上諸葛亮,但次一級也行啊。
可要是馬謖打了敗仗,對于要不要給打了敗仗的馬謖搭把手,劉禪心中也遲疑。
因為劉禪這人更看重那些有責任擔當的人,你可以能力不足,也可以才華不足,但只要需要你站出來時,你能站出來,哪怕最終的結果是失敗的,那劉禪也認可你做過的努力。
但馬謖的才華是真有的,因為他提出來針對南中攻心為上的策略真是戰略級別的謀劃。
當然,主要還是在諸葛亮手中落實,最終成為華夏歷年以來針對邊疆羈縻政策的樣板。
就是因為有著這樣戰略級的表現,哪怕馬謖出現了擔當有問題,但劉禪也感慨他的才華,所以到底救不救,說實話劉禪也猶豫。
畢竟大漢想打出蜀地,那好像沒馬謖是最好的選擇。
而大漢如果打出蜀地拿下了雍涼,那有沒有馬謖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所以,馬謖對劉禪來說多少算是雞肋,想到這里,劉禪把這件事交給向朗抉擇吧。
如果馬謖真戰敗逃到向朗這里,只要向朗還能記得自己讓他重新卷抄自己與諸葛亮的對話,引導馬謖逃到自己這里來,那馬謖就還有救。
如果他不記得了,那馬謖死就死吧,反正自己機會已經給了,就看向朗懂不懂了。
劉禪囑咐了向朗一句后,便陪著諸葛亮一步一步的走出宮殿。
諸葛亮停下了腳步,回頭看看向朗還在抄寫,對劉禪問道:“陛下剛才與巨達說些什么?”
“讓他重新卷抄一份我們的對話,省略去禪舉薦馬幼常的原因!”劉禪道。
“陛下是怕幼常知道了會不高興么?”諸葛亮聽到劉禪的話不由感慨。
“多少還是有幾分疑慮吧!”劉禪相當坦然的對諸葛亮道。
諸葛亮沉默的點點頭,只是就算諸葛亮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打消劉禪對馬謖的懷疑。
所以諸葛亮此刻也只能沉默了下來,一時卻也無言。
而門口的費祎董允霍弋羅憲,看著諸葛亮與劉禪出來后相顧無言,更是大氣都不敢多出。
在這樣沉默的氣氛下,向朗總算重新卷抄好了,走出來看著外面的氣氛,不由開口問:
“諸位,這是在等我嗎?”
“正是等你一同回丞相府,還多得是后勤雜物磋磨呢!”諸葛亮開口道。
向朗聽到諸葛亮的話,連忙表態道:“這就來,這就來!”
很快,諸葛亮與向朗便是立刻離開了皇宮,回到了丞相府去了。
而劉禪則是囑咐費祎,讓他準備一份特拔馬謖為一路統帥的奏章,為此做好準備。
又是過了幾天,到了劉禪作二休二十八的工作日,一眾朝臣們倒陸陸續續的上奏。
而諸葛亮更上奏道:
“南蠻恃險屢叛,不誅無以立威,不撫不能安邦,今漢與東吳為盟,斷其援軍,亮愿親率王師,懾以兵鋒,懷以德信,效馬援立銅柱之規,循管仲安夷之策,愿陛下寬憂等臣捷報。”
“準奏!”劉禪聽到諸葛亮開始上表飛快同意了。
對于此所有大臣都不意外,畢竟丞相府早早就開始準備起南征,那么大量的物資與人員的調度,大家都是在成都混的,又有誰還不清楚了。
劉禪順勢開口問道:“相父可是有何籌畫,需得朝廷如何配合?”
諸葛亮這時鄭重行禮說道:“臣欲兵起兵三萬,兵分三路,東路由臣親自率領大軍沿水路直指越巂。
西路由馬德信率軍進攻東南方的牂柯郡。
中路……中路由馬幼常率軍向西南方向直插叛亂腹地益州郡!”
聽到這話,朝堂上所有人都一愣,其中甚至包括劉禪。
其他人更是震驚,因為馬謖真有這本事么?
丞相自己都是第一次帶兵,這已經是非常冒險的事情了,結果居然還有一路馬謖也是個毫無帶兵經驗的參軍領兵。
知道諸葛亮你想培養馬謖,但你這般行為是不是有點太過兒戲了一點。
劉禪更是有幾分的愕然,因為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
就算費祎此刻都用著有幾分迷茫的眼神看看劉禪,看看諸葛亮,不知道自己這表到底是上還是不上,到底是要不要推薦馬謖。
畢竟劉禪跟諸葛亮早就已經商量好了,讓馬謖領兵一路,這對費祎來說并不是秘密。
但這過程不應該是這樣的啊,應當劉禪特拔馬謖,而不是諸葛亮直接推選馬謖啊!
事實上,諸葛亮則回去后想了一夜,最終還是決定自己上表,親自推舉馬謖。
劉禪知道先帝對馬謖的評價,但卻因為自己喜歡馬謖,所以劉禪愿意給馬謖一次機會。
這本身就是非常冒險的事。
諸葛亮覺得這件事的風險不應該承擔在劉禪的身上。
馬謖是自己的徒弟,但劉禪難道不是自己的徒弟么?
如今劉禪這般的維護自己,愿意為了自己去承擔特拔馬謖的風險,但問題是……
憑什么讓劉禪這個陛下為自己這個臣子的用人承擔風險!
諸葛亮是有擔當的人,在想通這點后,諸葛亮便親自上奏親自特拔馬謖,這風險應該由自己承擔!
諸葛亮這般行為,頃刻便引起朝堂議論,因為眾人覺得諸葛亮的行為未免太過輕率了。
而劉禪聽了諸葛亮的話中的堅定,沉默半響開口道:“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