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互市的目的
- 三國:季漢書
- 倚夜聽雨
- 2070字
- 2025-06-29 17:00:00
劉禪還是以儲備技術為準,各種的技術也好,工具也好,先弄出來。
反正在蜀地這個世家遍地的地方能用就先用著,就當做積累技術人員了。
但想進行大面積開荒,甚至囤積足夠的糧食,劉禪并不看好蜀地,因為本土世家太多了。
你只是打壓他們上進沒什么,但要是想要跟他們搶土地,那肯定跟你拼命!
而蜀地糧食想運輸到漢中,甚至運輸到涼州或者渭水到底太遙遠了。
所以大漢想北伐,那漢中這塊被曹魏遷徙了大量百姓的荒地,一定要重新開發出來。
就在這時,曹魏使者經過幾個月折騰到底是來了消息,同意與大漢互市。
但互市細節,比如互市的地點,互市的商品,互市的允許的人數等等許許多多內容都是需要進一步討論,而派遣過來的主使者則是孟建。
聽到這消息,至少諸葛亮相當高興,雖然與自己年少時的朋友分仕兩國,但如今有重新見一面機會,諸葛亮的精神勁頭都好了不少。
只不過對這件事,諸葛亮還是叫上了劉禪,使得原本不想要早起,只想抱著張氏繼續睡覺的劉禪,被諸葛亮給抓走了。
“相父,哈~欠,這么大早的,有什么事情么?”劉禪打著哈對諸葛亮詢問道。
丞相府的霸府制度下,基本朝廷事務都逐漸轉交給丞相府。
這使得就算早朝也逐漸改成每月初一、十五才進行一次,劉禪倒也輕松。
當然,這也讓劉禪逐漸過上了每月做二休二十八的平凡生活,如果祭祀的事也能推出去就更好了。
“曹魏派遣互市使者過來,既然陛下您認為互市合適,那么對互市可否有什么想法?”諸葛亮看著劉禪相當認真道。
“我聽聞魏國推出來的五銖錢并沒順利推行,如今魏國百姓依舊以物易物進行交易。
所以此次互市的戰略目標,既不是為了探明可能的北伐路線,更不是為了換取魏國物資。
而是要把以雪花鹽與蜀錦為代表的蜀地產品,盡可能推送到魏軍百姓手中,讓他們能把我們的雪花鹽與蜀錦當做貨幣使用。
從此以后,我們生產的蜀錦與蜀鹽就不是在生產產品,而是在生產類似五銖錢的貨幣!”
此刻的劉禪相當認真的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的確乃是決勝之資!”諸葛亮原本對劉禪一直以來堅持的互市還有這幾分懷疑。
只認為,劉禪的目的是想換取魏國的馬匹或者糧食,甚至更進一步以互市作為掩護去探查西涼與關中的消息。
但如今看來,劉禪的目的卻更高就算自己都匪夷所思。
布匹與食鹽,能替代貨幣么?
必須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蜀地的食鹽與蜀錦,真能完成貨幣替代,那諸葛亮便發現自己所能操作的空間可就大了不知道多少。
別得不說,以后若是打下了曹魏的地盤,直接用蜀鹽與魏國鹽進行維護與驅使就好。
更不要說曹魏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世家,總歸有愿意與自己交易的。
糜芳這劉備的小舅子都因倒賣武器糧草使得成了關羽失荊州的導火索,難道曹魏就全部都是忠貞之士,開什么玩笑呢!
“其次,互市物資選擇什么都好,但都必須是掌握在我們朝廷手中的物資。
所以剛開始雙方互市的內容可以少一點。”劉禪對這點相當認真道,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被朝廷掌握的物資與魏國進行互市,那很容易在我們蜀地滋生出維護魏國利益的集團。
但反過來,但只要維系住這條互市的渠道。
那以后就算我們與魏國打起來,在魏國的朝廷說不定都會有為我們說話的聲音。”
劉禪說到這里或多或少的帶著幾分的唏噓。
畢竟所有人都認為那個偉人在年老時瘋了,但只有切身經歷了時代變遷,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加困難。
而由利益所構筑的團體,又會具有何等的韌性,以及對普通人會多么殘忍。
諸葛亮是何等聰明之人,也馬上領悟到了劉禪的意思,這次互市是不可能讓蜀地本土人士插手的。
因為蜀地的本土人士是真會成為帶路黨。
但同時,自己還需要想辦法發展魏國的帶路黨,才能確保自己北伐后的利益。
“至于其他的,我想相父肯定會比我做的更好,禪就不紙上談兵了!”劉禪道。
不然呢,難道還對諸葛亮說,我知道你想偷襲隴西,所以,我們把雙方互市地點設定在陳倉,沒任何意義的啊!
基本上漢魏境內,不管哪座城市作為互市地點,都肯定是會有大軍駐守。
每次運輸肯定是會嚴加看管,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出現白衣渡江之類的事。
雖然這時代的商人本來就沒多少信譽,但被呂蒙這么一弄,相互間戒備起來就更嚴苛了。
畢竟大漢也不想一次白衣渡江失荊州,一次白衣越嶺丟漢中吧。
所以,偽裝成商人然后去偷襲的做法,被呂蒙使用一次后,就不會再出現了。
諸葛亮認可的點點頭,劉禪這種從經濟上布局,既然針對百姓,也針對官員的謀劃是諸葛亮所沒見到過的,但不得不承認這的的確確是陽謀。
諸葛亮以管仲自比,這使得他對于經濟政策十分敏感。
原本只隱約覺得蜀錦對大漢非常重要,畢竟諸葛亮也就只剛接手蜀漢政權。
既跟曹魏不兩立,又跟吳國有仇恨,蜀錦決勝之資的作用還沒發揮出來。
聽了劉禪的話,尤其用貨物替代貨幣的謀劃,對現在大漢來說完全就是及時雨。
如果這件事真能謀劃成功,那以后不論蜀錦還是蜀鹽都有可能成為貨幣,那自己就能通過購買魏國糧食來打魏國的土地。
當然,這也只是想一想,但退一步,用吳國糧食來打魏國土地那又誰說沒可能呢!
對比與魏國互市時小心謀劃,在諸葛亮看來,大漢在自己執掌下怕是不會去打吳國。
所以,對比很可能隨時會翻臉的魏國,吳國相對來說才是一個更好的交易對象。
諸葛亮此刻或多或少的期待起了鄧芝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