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下班后還接客當然要算加班
- 我在美國當皇帝
- 聽說非洲也有白人
- 2242字
- 2025-06-28 12:13:07
另外一邊,方澈他們剛走出美國國會,夏爾和皮埃爾就忍不住慶祝道:“陛下,美國的國務卿已經被我們所折服,我們很快就能在美國站穩腳跟啦。”
但方澈卻搖了搖頭,并不這樣認為:“沒那么容易。杰斐遜對我更像是虛以委蛇,他對我并沒有一句實話。要不了多久,雅各賓派就會知道我們來到美國的消息,我們要在他們到來之前獲取更多的支持。”
皮埃爾顯然沒想到杰斐遜對他們一行人的熱情竟然是裝的,但他還是選擇相信方澈,于是提議道:“陛下,那我們去找華盛頓?”
“不,華盛頓不會見我們的。如果他見了我們,不管他的態度怎樣,都會被解讀成對于我們的支持。所以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我們是絕對見不到華盛頓的。”
回到旅店,方澈開始反思自己今天的行為。
自己偷偷來到美國,以及在美國國會的那番表演,將身為國務卿的杰斐遜逼到了被動地位。
雖然確實迫使他不得不見自己,但是也給對方帶來了不好的印象。
不提杰斐遜的政治立場,單就自己為了見到杰斐遜所做的行為也確實會招致他的反感。
但是方澈卻并不后悔,因為他不能一直以一個黑戶的身份在美國待下去,他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政治身份,這樣才能在美國的政壇活動。
美國的政要或許是想要等到法國國內的革命黨和保王黨分出個勝負,然后再決定如何對待方澈。
但是方澈根本等不了這么久,而且方澈清楚的知道,保王黨在法國不可能取勝。
“杰斐遜不支持我,華盛頓不愿見我,那么我唯一能夠爭取的就是聯邦黨的漢密爾頓的支持了。”
方澈思考之后,決定要制定一個針對漢密爾頓的計劃。
“夏爾,皮埃爾,雅克,讓,你們四個人在費城幫我收集關于漢密爾頓的信息。”
“是。”
夏爾他們在收集信息,方澈也沒有閑著。
自從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來到美國的消息傳出去之后,就不斷地有人來拜訪方澈。
這些人中既有在所在黨派中不受重視國會議員,也有往來于美法兩國的貿易商人。
他們大都是來對方澈表達善意,同時打聽方澈今后的計劃。
畢竟雖然方澈現在處于流亡狀態,但誰都不能保證他什么時候就再次君臨法國。
對于這些人方澈也是來者不拒,每個都熱情接待。
方澈這時候在美國沒有任何根基,他可沒有挑挑揀揀的資格。
說不定自己今后的勢力就會是由這些人組成的呢。
很快,夏爾他們就將探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方澈。
夜幕降臨,美國財政部長,同時也是聯邦黨的領袖漢密爾頓回到了家中。
今年36歲的他在美國開國元勛中幾乎是最年輕的,但是一天的工作還是將他搞的精疲力竭。
在吃過晚飯之后,他正在書房讀書,管家的聲音卻傳了過來:“漢密爾頓先生,外面有個自稱路易十六的人想要求見。”
“噢,他果然要來找我了嗎?”
漢密爾頓對此并不意外,路易十六來到美國的消息已經在費城傳開了。
在見不到華盛頓的情況下,自己作為聯邦黨的領袖,路易十六必定會來拜訪自己的。
雖然漢密爾頓的政見與杰斐遜不和,也反感法國大革命,但是他卻并不打算支持路易十六。
作為一名保守派,漢密爾頓害怕法國大革命影響到美國,讓這個新生的國家陷入動亂。
但同時路易十六卻是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只要路易十六還待在美國,那么美國就會一直承受法國的外交壓力。
雖然美國是在路易十六的大力支持之下才得以擊敗英國,取得獨立,但是漢密爾頓卻從來沒有報恩的打算。
畢竟現在的路易十六已經成為了一條喪家之犬,為了他而讓美國承受法國的壓力明顯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漢密爾頓打定了主意,自己不會給予路易十六任何支持他的表態。
方澈在管家的帶領下,走進了漢密爾頓的書房。
此時的漢密爾頓還在看書,他有著一頭濃密的頭發,整個人談不上強壯,甚至有些被工作勞累的消瘦,但他卻坐姿挺拔,眼神堅毅,散發著強大的氣場。
“路易十六先生,我知道你來這里的目的。說實話,美利堅并不歡迎像你這樣會帶來麻煩的人。除非,你為美利堅帶來的利益能夠超過你帶來的麻煩。”
漢密爾頓發覺方澈進了書房,就放下自己手中的書籍,開門見山地向方澈問道。
方澈沒想到漢密爾頓會如此直言不諱,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漢密爾頓先生,我作為曾經的法國國王,美利堅在我落難時為我提供庇佑,無疑是個極具價值的投資。我只是暫時失勢,法國暗地里支持我的勢力依舊強大。”
“說不定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法國局勢變動,我重新成為了法國國王,到時候我會百倍回報美利堅對于我的恩情。”
“呵!”漢密爾頓發出一聲嗤笑,說道:“路易十六先生,都這個時候了,你就不要開這些空頭支票了。”
“現在的你根本看不到任何奪回法國統治權的希望,但是為你提供庇佑的美利堅卻要切切實實地受到來自法國的壓力。甚至于可能因為你,讓剛剛穩定下來的美國受到大革命的沖擊,再次陷入動蕩之中。”
方澈不得不承認,漢密爾頓確實是個現實主義者。
眼見這樣說服不了漢密爾頓,方澈問道:“那漢密爾頓先生,我需要怎樣您才能支持我留在美國呢?”
“利益,你要提供實施切切的利益,近在眼前的利益!”
在來到這里之前,方澈就通過調查的大概了解了漢密爾頓的為人。
跟夏爾說的一樣,這位財政部長不會去做那些表面功夫,他從來只直擊要害,把矛盾擺在明面上來。
自己除了法國國王的頭銜之外,還有什么能夠被漢密爾頓看中的嗎?
借著蠟燭的光亮,方澈看了一眼他的書桌,心中有了主意。
“漢密爾頓先生,你是在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嗎?”
漢密爾頓不知道方澈為何忽然轉移了話題,但還是回答道:“是的,美國作為一個新生的國家,財稅制度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這本書對于我很有裨益。”
作為美國的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認為之前的財政制度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美國,所以他正在推出一系列的財政改革措施,但顯然他碰到了很多問題。
“漢密爾頓先生,我對于經濟其實也略有研究,您不如聽聽我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