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組建流寇營
- 我在異界召喚華夏人杰
- 大漢護衛
- 2007字
- 2025-06-27 23:58:53
安西城,城主府,棋室。
陸景琰與裴承志對弈,虎背熊腰的許褚杵在身后,他實在看不明白這有什么樂趣,只是盯著裴承志的一舉一動。
只要裴承志圖謀不軌,許褚即刻出手拿下。
“我們裴家本是大齊世家大族,世代出任禁軍將領,先祖裴屠萬為了保護大齊皇室血脈,率領七千天武軍,大破梁軍八十萬。然而寡不敵眾,最終先祖油盡燈枯,萬箭穿心而亡。”
“我們裴家一個分支趁著戰亂逃至云州虎狼谷避難,幾百年來,遭到梁軍多次圍剿,數以千計的族人慘死,前前后后有上百位大宗師隕落。我們裴家與大梁皇族有血海深仇,毋寧死,也絕不投降大梁。”
“八百流寇,全都是當年大齊禁軍的后代,他們的先祖與朝廷同樣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絕不會投降大梁。”
裴承志娓娓道來,語氣沉重。
陸景琰下了一子:“如今天下大亂,大梁王朝名存實亡,藩鎮割據,這正是你們八百流寇報仇的機會。”
裴承志苦笑:“我等雖然與大梁朝廷結仇,但可沒有愚蠢到認為憑借八百人就能成事。何況大齊已經亡國幾百年,大齊皇室被屠戮一空,復國已經沒有意義。我只想讓弟兄們活下去。”
陸景琰打量這位禁軍將領后人,裴承志是半步大宗師,還是劍道天才,有望成為大宗師,值得拉攏:“一旦北莽盡占云州一百二十一城,專心對付你們,不出十年,你們難以幸免。現在北莽對你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是還沒有吞并云州罷了。”
裴承志沉默。
八百流寇與大梁朝廷結仇,與北莽同樣不對付。
大齊禁軍曾討伐北莽,他們的先祖,也有不少死于北莽高手的刀下。
陸景琰的話,并非危言聳聽。
一旦北莽盡占云州一百二十一城,必定鎮壓云州不聽從號令的各方勢力。
陸景琰知道時機到了:“你們八百流寇,為我陸景琰效力,并非為大梁效力。八百流寇可為一營兵馬,為我征戰四方,正如你們先祖一樣。”
裴承志指間別著一顆棋子,遲疑半響,最終落子:“還望明公可以善待我的弟兄們。”
云州東部,發生了轟動一方的大事——虎狼谷盤踞的八百流寇,向安西城主陸景琰效忠。
八百流寇還將虎狼谷內的妻兒老小遷到了安西城,以表決心。
八百流寇特別強調,他們效忠的是陸景琰本人,并非大梁朝廷。
陸景琰專門設立了一營兵馬,由裴承志擔任將領,統轄八百流寇。
“就叫流寇營吧。”
裴承志依然沿用了八百流寇的名號。
這些禁軍后人雖然落草為寇,但他們依然沿襲大齊禁軍的管理方法,令行禁止,絕對服從裴承志的命令,紀律方面倒不是什么大問題。
連八百流寇這一勢力都能收服,趙寒江和北凌城其他家族對陸景琰更是服服帖帖。
陸景琰麾下可用之兵,又多了一支。
迄今為止,陸景琰麾下有五萬忠義軍、四萬北凌軍兩支大軍,還有虎士營、流寇營、金甲營三營兵馬可用。
陸景琰清點八百流寇的高手數量,有宗師九名,九品武者七十七名,算是一股較強的勢力。
“我的勢力仍不足以抗衡鳴沙城的北莽軍,下一個目標是……”
陸景琰負手,站在一副巨大的山河圖前方,盡覽云州一百二十一城的山川地形。
鳴沙城駐有三十萬北莽軍,猶如懸在安西城頭頂的一把利劍,讓陸景琰寢食難安。
陸景琰廣積糧草,暗中積蓄力量,正是為了擊敗鳴沙城的北莽軍,那個時候處境才能真正改善。
“九靈山,寒鐵礦。”
陸景琰的目光落在陽阿城附近的一條礦脈。
這是云州九大礦脈之一,盛產用于打造兵甲弩箭的寒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兵器同樣重要。
目前寒鐵礦被陽阿城控制。
陽阿城是云州的礦冶重鎮,煉器大師云集,鼎盛時期,云州一半的兵甲來自陽阿城。
陽阿城城主在云州節度使戰死后,投降北莽,為北莽生產兵甲弓弩。
如果設法攻陷陽阿城,不但可以為忠義軍生產兵甲,還能減少北莽軍的兵甲供應。
陽阿城極其重要,陽阿城城主的實力在云州一百二十一城,排名靠前,自身一品大宗師,帶甲十萬。
為了監督陽阿城按時上貢兵甲,有三萬北莽軍駐扎在陽阿城外,北莽軍將領是二品大宗師。只要陽阿城膽敢違抗命令,即刻殺入城內擒殺城主。
換而言之,陽阿城有兩位大宗師,還有十三萬大軍,易守難攻。
“陽阿城非常棘手,但要是殺了兩個大宗師,至少可得數千將魂,還能得到一批兵甲。”
陸景琰盯著地圖上陽阿城的位置,眼神火熱。
他兵不血刃降服八百流寇,沒有獲得任何將魂、兵魂,下個月拿什么召喚古華夏人杰?
但如果發兵攻打陽阿城,擒殺北莽將領,那么召喚古華夏人杰的將魂就有了。
陸景琰非常缺人。
猛將是有了,但沒有軍師策士,沒有治國能臣,沒有奇人異士。
“強攻陽阿城不現實,必須智取。”
陸景琰陷入沉思。
“陽阿城有兩支兵馬,陽阿城城主的十萬大軍,北莽將領的三萬大軍,兩支兵馬相互防備,一方有難,另外一方未必會救。”
陸景琰很快抓住了陽阿城城主與北莽軍將領的矛盾。
北莽軍為了防止陽阿城城主反叛,在城外扎營,這給了陸景琰可趁之機。
“要是下個月能召喚出謀圣張良、鬼才郭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這些謀士就好了,也無須我親自出謀劃策。”
陸景琰在心里盤算好如何攻取陽阿城,幽幽一嘆。
身邊沒有半個謀士,只能自己苦思冥想,這個主公難做啊。
兩次召喚古華夏人杰都是猛將,還差一個軍師。
陸景琰也不挑剔,張良、郭嘉、諸葛亮、龐統、王猛、劉伯溫隨便來一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