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酒吧演唱
書名: 剛準備高考,過氣頂流逆襲什么鬼作者名: 這是一朵云本章字數: 3710字更新時間: 2025-07-29 00:01:00
菌子火鍋店里,氤氳的熱氣模糊了窗外的燈火。
每個人的臉頰,都被染上了一層健康的紅暈。
“彩云省是民謠的圣地,出了好幾個特別有名的民謠歌手。”
一聊到自己的專業領域,路嫻的話明顯多了起來,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自信的光彩。
她掰著手指,眼神里帶著幾分藏不住的向往,如數家珍。
“像那個唱《巷口》的陳云,還有唱《大都市》的馬文博,他們早年都和我們一樣,是來這邊旅游的學生。”
“后來干脆就留在這邊的民謠吧駐唱,唱著唱著就火了。”
她的聲音清脆,帶著一種對夢想之地的憧憬。
“這里的氛圍不一樣,那種自由和隨性,是江城那些商業化的酒吧學不來的。”
“民謠吧?”
孫佳的眼睛立刻亮了,她嘴里還嚼著一塊鮮嫩的牛肉,含糊不清地問:“就是那種,一個人一把吉他,安安靜靜唱歌的地方嗎?聽起來好有感覺!”
王浩立刻湊了過來,一臉的期待。
“那還等什么!干脆今天晚上我們就去見識見識吧?”
“反正題也刷完了,大晚上就別再上壓力了,勞逸結合嘛!”
他這話,顯然是沖著在座的“紀律委員”沈星苒說的。
沈星苒果然被“見識”這兩個字擊中了,她心里對這種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也充滿了好奇。
她點了點頭,但還是用那副一絲不茍的學霸語氣,一臉嚴肅地提醒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必須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才行。”
“至少王浩,你今天錯的那些題,回去必須全部吃透,我檢查完才能出門。”
王浩的臉瞬間垮了一半。
但一想到晚上的精彩活動,他立刻又像打了雞血一樣,拍著胸脯保證。
“沒問題!回去就改,保證改到我們組長滿意為止!”
許琛看著這幾個活寶,笑著搖了搖頭,心里卻已有了計較。
他清了清嗓子,拍板決定:“行,那咱們完成計劃的前提下,今晚就去古城里最有名的那家‘浮游吧’看看。”
***
回到民宿,時間已經指向了晚上八點。
眾人沒有絲毫懈怠,立刻在院中的大木桌旁擺開了陣勢。
白天那場高強度的模擬考留下的錯題,像一座座需要攻克的小山,擺在每個人面前。
路嫻教沈星苒分析作文的謀篇布局,沈星苒反過來幫路嫻梳理數學大題的解題思路。
孫佳和王浩則頭挨著頭,為一道物理題的受力分析爭得面紅耳赤。
學習的氛圍再次變得濃厚,但與白天的緊張不同,此刻更多了一份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的融洽和期待。
一個多小時后,當王浩終于哀嚎著寫完最后一個字的訂正,沈星苒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所有人的錯題本,確認無誤后,才鄭重地合上本子,宣布。
“好了,今天的學習任務,全部完成。”
“哦耶!出發!”
王浩和孫佳發出一陣壓抑的歡呼。
***
夜色下的古鎮,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
五個人沿著潺潺的溪流,踏著被歲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朝著古城中心走去。
空氣清冽,帶著草木的濕潤氣息,沿街店鋪的紅燈籠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忽長忽短。
“浮游吧”的位置并不在最喧鬧的主街,而是藏在一條深邃的小巷盡頭。
門口只掛著一盞散發著昏黃光暈的燈籠,一塊樸拙的木牌上刻著兩個龍飛鳳舞的字:浮游。
許琛推開那扇厚重的木門,一股混雜著淡淡酒香和老木頭氣息的溫暖空氣撲面而來。
酒吧里光線昏暗,空間不大,但布置得極有格調。
墻上掛滿了各種老舊的樂器和褪色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們笑著,唱著,仿佛將時光永遠定格在了那個瞬間。
舞臺不大,角落里,一個留著長發、氣質滄桑的男人正抱著吉他,低聲吟唱著一首舒緩的民謠,歌聲里帶著故事。
臺下的客人不多,三三兩兩地坐著,沒有人喧嘩,只是安靜地聽歌,或者用極低的聲音交談。
整個酒吧的氣氛,慵懶又迷人。
許琛找了個靠窗的卡座,五個人坐下,點了些果汁和無酒精的飲料。
“現在唱的這首叫《風走過的地方》,是他自己寫的。”
路嫻一坐下,就進入了“科普模式”,她壓低聲音,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舞臺。
“這個歌手叫阿明,在這里唱了快五年了,你看他吉他上那道劃痕,據說是當年跟人打賭,用吉他擋酒瓶留下的。”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他們這群渾身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年輕人,在這間充滿了故事和酒精的酒吧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卻又意外地和諧。
很快,一個穿著亞麻襯衫,看起來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人,親自端著托盤走了過來。
“你們是學生吧,假期來旅游的?”
中年男人將飲料一一擺好,隨口問道。他見過形形色色的客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這幾個孩子的身份。
“我是浮游吧的老板,店里服務員少,有事招呼我就行。”
“是啊老板,”王浩這個自來熟沒什么城府,幾句話就撂了老底,“我們從江城來的,搞學習小組集訓呢!”
“學習集訓?”
老板愣了一下,隨即失笑,眼里的欣賞又多了幾分。
“有意思。國慶假期,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學習,你們這代孩子,真了不起。”
老板似乎是來了興致,干脆拉了張椅子坐下,跟他們聊了起來。
他感慨道,自己當年為了考上名牌大學,高三那一年,別說出省旅游,就是離開自己家那座小城超過二十公里都覺得是罪過。
“時代是不一樣了,”老板看著他們,眼神里有些懷念和感慨,“你們比我們那時候,活得更自由,也更勇敢。”
和老板聊熟了,氣氛便愈發融洽。
路嫻看準時機,眼中帶著期待的光,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老板,我們有個不情之請。我是個視頻UP主,我們想在這里拍個唱歌的視頻,可以嗎?”
老板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他以為就是小孩子一時興起,想拍個視頻發朋友圈玩,大手一揮,欣然同意。
“這有什么不行的!想唱就上去唱,就當給叔叔的酒吧添點人氣了!”
***
得到允許,路嫻的心“怦怦”直跳。
等到臺上的歌手一曲唱罷,中場休息時,路嫻深吸一口氣,抱著一把老板提供的木吉他,走上了那個小小的舞臺。
她坐下的瞬間,臺下幾桌客人的目光,都帶著一絲審視和不以為然地掃了過來。
一個鄰桌留著絡腮胡的男人,很不耐煩地對同伴抱怨道,聲音不大不小,正好能傳過來。
“搞什么?現在的小孩子是把這兒當KTV了?怎么什么人都敢上臺?”
他的同伴也撇了撇嘴,語氣輕蔑。
“看著就是游客,估計又是唱首抖音神曲就下來的,吵死了。”
另一個角落里也有人附和:“小姑娘長得倒挺好看,就是不知道唱得怎么樣,別是噪音污染就行。”
浮游吧里面的聽眾都是音樂老饕,本來喜歡民謠這個小眾賽道的聽眾就比較苛刻,說話自然不會好聽。
這些竊竊私語,像一根根淬了毒的細針,精準地刺在路嫻的耳朵里。
她抱著吉他的手,不自覺地收緊了,指節微微泛白。
原本在心里醞釀了無數遍的情緒,瞬間被這些不友善的聲音沖得七零八落。
她忽然變得很緊張,甚至有些退縮,連試一下音的手指都有些顫抖。
就在這時。
一個熟悉的身影,不緊不慢地走上了舞臺。
是許琛。
他沒有看臺下那些人,只是走到路嫻身邊,從她手里,自然而然地接過了那把吉他。
他對著路嫻,露出了一個安撫的微笑。
然后,他才調整了一下話筒的高度,目光隨意地掃過全場,嘴角噙著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不好意思,打擾各位聽歌的雅興了。”
許琛的聲音通過音響,清晰地傳遍了整個酒吧,不疾不徐,帶著一種奇特的鎮定人心的力量。
“我朋友第一次來這種地方,有點緊張,怕唱不好。”
他頓了頓,眼神落在那幾個竊竊私語的客人身上,笑容不變,語氣卻多了幾分玩味。
“所以,我上來給她伴個奏,順便做個見證。”
“如果她唱得不好聽,今晚這幾桌的單,我買了。”
“但如果……唱得還能入大家的耳。”
“那就請各位,給她一點鼓勵。”
話音落下,臺下瞬間安靜了。
那幾個原本還在抱怨的客人,被他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表情也是尷尬起來。
許琛的自信和從容,像一道堅實的屏障,將所有的非議都擋在了外面。
說完,他坐到路嫻旁邊的凳子上,修長的手指在琴弦上輕輕一撥。
一段熟悉的,帶著幾分滄桑感的前奏,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是《安河橋》。
路嫻看著身邊這個男人從容淡定的側臉,那顆因為緊張而狂跳的心,奇跡般地安定了下來。
她閉上眼,再睜開時,眼神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清澈和堅定。
輕輕握住話筒,路嫻緩緩出聲。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她的聲音,加上許琛略顯生疏的吉他伴奏,雖然技巧沒那么高。
但情感滿滿,比迎新晚會上柳堂蔚那個華麗卻空洞的版本,多了不止一個維度的厚度和情緒。
歌聲一出,整個酒吧的空氣都仿佛變了。
剛才還在竊竊私語的絡腮胡男人,已經停止了抱怨,只是端著酒杯,怔怔地看著舞臺,忘了喝酒。
整個酒吧,都徹底安靜了下來,只剩下流淌的歌聲和吉他聲。
一曲唱罷,臺下寂靜無聲。
許琛沒有停頓,手指在琴弦上輕巧地一轉,另一段干凈、清澈的前奏,如晚風拂過湖面,緩緩流淌出來。
《那些花兒》。
路嫻的聲音再次響起,比唱《安河橋》時,更多了幾分屬于她這個年紀的,干凈、清澈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迷茫。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臺下,王浩和孫佳早已舉起了手機,將這一幕完完整整地記錄了下來。
孫佳的鏡頭里,舞臺上的光很暗,但那兩個并肩而坐的身影,卻仿佛自帶光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個彈,一個唱。
一個眼神堅定,一個側臉溫柔。
“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啦啦啦……想她……”
“啦啦啦……她還在開嗎……”
當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時,整個酒吧,依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過了足足三秒。
“啪!啪!啪!”
那個帶頭抱怨的絡腮胡男人,第一個猛地站了起來,漲紅了臉,用盡全身力氣地鼓掌。
緊接著,雷鳴般的掌聲和震耳欲聾的叫好聲,瞬間引爆了整個小小的酒吧!
“牛逼!小姑娘!”
“太好聽了!再來一首!!”
“安可!安可!”
路嫻站起身,看著臺下那些變得熱情而真誠的臉,又看了看身邊沖她微笑的許琛,眼眶忽然有點發熱。
她對著臺下,深深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