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夏天尾巴的一首民謠
- 剛準備高考,過氣頂流逆襲什么鬼
- 這是一朵云
- 2276字
- 2025-07-03 00:02:00
火了?
許琛盯著手機屏幕,那串紅色感嘆號,像一排打了雞血的火柴人,在他眼前反復橫跳。
他抓了抓頭,第一反應是路嫻這丫頭又在大驚小怪。
火?能有多火?
現今這個流量時代,一個純新人的視頻,哪怕出的是原創歌曲,熱度也不可能有多高的。
在許琛的認知里,這視頻但凡現在能有幾百個播放,都算這丫頭祖墳冒青煙了。
他打著哈欠,學了一天了,現在只想休息。
不過想了想路嫻現在的困境,他才老大不情愿地點開那個熟悉的短視頻APP。
然后直接在搜索框里敲下了路嫻那個土得掉渣的網名。
嫻兒愛唱歌。
結果跳出來。
許琛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落在了那個頭像下面的一串數字上。
粉絲:9872。
獲贊:8.6萬。
許琛的哈欠打到一半,硬生生卡在了嗓子眼,整個人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
他揉了揉眼睛,把臉湊到屏幕前,一個一個數字地數。
個,十,百,千。
九千八百七十二。
臥槽。
許琛嘴巴微張,感覺自己的大腦有點過載了。
昨天發布的時候,粉絲數還是個光溜溜的“0”。
這才過去不到二十四個小時,粉絲快破萬了?
他點進路嫻的主頁,頁面里孤零零地掛著那一個視頻。
視頻的封面上,是昏黃燈光下,女孩抱著吉他低頭彈唱的側影,畫質粗糙,顆粒感十足,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故事感。
封面的左下角,是視頻的數據。
點贊8.6萬,評論3145,收藏1.2萬。
而最離譜的,是那個播放量。
11.8萬。
許琛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老刷視頻,他對數據這東西有點概念,這個點贊、評論、收藏和播放的比例,簡直不科學。
以現在普通的3分鐘短視頻為例,最初入池子的時候,流量可謂是低的要死,一百個人中有二十個人看完,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11.8萬,這證明短短20多個小時的時間,這個視頻從小池子一路向上冒泡,通過了層層PK,已經到了一個相當規模的推送池中。這可不是什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尤其是那個收藏量,幾乎超過了播放量的十分之一。
這說明什么?
說明點進來看的十個人里,就有一個人選擇把這個視頻永久地留在自己的列表里,準備單曲循環。
這已經不是“火了”。
這特么是爆了!
許琛瞬間精神了,他立刻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點開了評論區。
最開始的幾條評論,還很正常。
【小姐姐好漂亮啊,是哪個地方的?】
【這吉他彈得真干凈,愛了愛了。】
【哇,前奏好好聽,這是原創嗎?求歌名!】
【聲音好有感覺,粉了!】
許琛往下滑,評論區的畫風還算和諧。
但當他滑到幾個小時前,一條被頂到最上面的熱評出現時,整個評論區的風向,瞬間就變了。
那條評論很簡單。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底下,是密密麻麻的回復,像決堤的洪水。
【代替夢想的,也只能是勉為其難。哥們,別說了,我一個三十歲的大老爺們,在地鐵上哭得像個傻逼。】
【人只活一次,為什么我的劇本不是我寫的?聽懂的,都已經是故事里的人了吧。】
【我考了三次,才考上我爸媽希望我上的大學,畢業后進了國企,相親結婚,所有人都說我孝順、懂事,可我昨天做夢,夢見自己十七歲那年,在天臺上彈著破吉他,想去BJ。】
【抱著盒子的姑娘,和擦汗的男人。我靠,這句詞太絕了,畫面感直接拉滿!】
【UP主,求求了,出個完整版吧!錄音棚版的!我愿意付費!】
【這絕對是我今年聽過最好聽的民謠,沒有之一!我們聽的不是歌,是自己被偷走的青春!】
評論區徹底歪樓了。
再也沒人討論路嫻長得好不好看。
所有人都被這首歌的情緒裹挾,在這里宣泄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遺憾,自己的“勉為其難”。
這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短視頻評論區。
這里成了一個巨大的、匿名的、賽博空間里的心靈樹洞。
原來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音模式的。
許琛一言不發地看著。
他第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到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文藝作品,所帶來的降維打擊。
這首歌,是有靈魂的。
而路嫻,用她那干凈又帶著故事感的嗓音,成了那個最好的“通靈者”。
就在他失神時,路嫻的電話直接打了過來。
許琛劃開接聽。
電話那頭,傳來的不是興奮的尖叫,而是一種壓抑著激動,卻又帶著點顫抖的呼吸聲。
“你……看到了?”她的聲音很輕,像怕驚擾了什么。
“看到了。”許琛靠在椅子上,感覺有點不真實,“挺牛的。”
“你的歌火了!”路嫻的聲音猛地拔高,帶著一絲激動,“許琛,你知道嗎,后臺私信爆了!好多音樂公司和MCN機構,問我是不是簽了公司,想買這首歌的版權!”
“還有人……還有人直接在后臺給我充電,昨天到現在,已經有快兩千塊了!”
兩千塊。
對于一個家境優渥的學生,可能不算什么。
但對于一個渴望經濟獨立,渴望證明自己的女孩來說,這是她靠自己的能力,賺到的第一筆,真正意義上的巨款。
許琛能想象到,電話那頭,路嫻肯定是攥緊了拳頭,眼睛里閃著光。
“版權的事我沒接。”路嫻吸了口氣,讓自己的聲音平復下來,“我用你的身份信息,把這首歌的詞曲版權都注冊了。著作人,是你。”
許琛愣住了。
他沒想到,路嫻在為自己激動的同時,第一時間,就把最重要的事情給辦了。
“你……”
“你別說話,聽我說。”路嫻打斷了他,“這首歌是你寫的,版權當然是你的。那些公司想買,也得通過你。”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無比認真。
“許琛,我們談談。”
“談什么?”
“分錢。”路嫻吐出兩個字,干脆利落,“這個賬號,以后所有的收入,刨去平臺的抽成,我們分。”
“你唱的,都給你不就完了。”許琛下意識回道。
“不行!”路嫻的語氣不容置疑,“沒有這首歌,我什么都不是!我唱得再好,用那首《巷口》,也只會被淹死在流量里!是這首歌,給了我這個機會!”
“所以,我提個方案。”
“你聽著。”
“一碼歸一碼。這首歌,你是創作人,是核心。根據行業規矩,你拿七成,我拿三成。以后,如果你還愿意給我寫歌,所有的歌,都按這個比例分。”
電話那頭,女孩的聲音,堅定得像在宣讀一份神圣的契約。
許琛沉默了。
七三開。
他七,她三。
這丫頭,是真把他當成救世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