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或開新天
- 我在晚唐當曹操
- 咸肉滾豆腐
- 2049字
- 2025-07-07 07:00:00
在沒有盧耽的回信到來之前,陳昭帶著九十軍士,一直待在嘉州。
終于,在十月初八這天,嘉州刺史楊忞帶著盧耽給竇滂的回信找到陳昭,
“陳倉督,這是西川盧節度給竇節帥的回信,盧節度已經答應讓你留在定邊軍效力,節帥讓你即日動身,前往清溪關駐守?!?
陳昭臉色陰沉一片,雖然早預料到盧耽會如此做,但真的知道結果的時候,陳昭也不由大失所望。
要不是宋問之點出陳昭的離譜戰績,以及杜寒山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盧耽真的會就此拋棄陳昭。
畢竟這世上能有幾人如宋問之般對待陳昭呢?
陳昭還不知道梁重帶著盧耽的親筆信在趕來的路上,但如今是明知其險,勢不得已而行之。
自己即便是穿越者,也無法預料所有危險,只有硬著頭皮闖過去。
破此險隘,或開新天。
清點了下自己所攜帶的物資,酒水還有不少,隨時可以制備大蒜素,民夫離開時將他們的口糧全都留給了陳昭,足足夠九十名軍士,三天的口糧。
更何況清溪關還有來自嘉州源源不斷的補給,大戰在即,竇滂也不敢克扣軍士錢糧,只能厚賞以激其勇。
此去清溪關,需要翻越大相嶺,山路險峻迂回,需要十天方可到達,而從清溪關到嶲州還需要十天。
所以嘉州刺史楊忞說的沒錯,若是讓將士支援嶲州,大大拉長了補給線,對我方不利,還不如退守清溪關,扼守大渡河,以此增加南詔的補給壓力。
晚上,等檢查完一切物資的陳昭回到營房,只見錢由早就在營房外等候
“隊正,梁重回來了?!?
嗯?陳昭聽完趕緊下馬,將韁繩交給錢由,向著營房中走去。
“梁重?!?
“隊正,這是使君交給你的書信。”
陳昭接過書信,發現此信不是宋問之起草,而是盧耽親筆所書,與盧耽贈送自己的那副“墨血同鋒”一個字跡。
看完書信,陳昭心中一松,盧耽這是給了自己一顆定心丸啊,只要自己發現事有不對,完全可以不尊竇滂號令,一走了之。
也許竇滂擔心陳昭找理由推脫,在軍需一事上毫無克扣,但有所求,全都允準。
見此,陳昭也毫不客氣,先是御寒衣物,再是捂鼻醋布、冷水浸取的青蒿汁、以及石炭。
如此多的物資,又沒有民夫轉運,只能依靠將士們自行背負,平日里高要求負重越野訓練,此刻終于派上用場。
到了十月中旬,一切準備妥當,陳昭才下令出發。
深秋的清晨,空氣中充滿了寒意。
濃霧彌漫的岷江上,傳來呼號濁浪拍打大佛牙刻的炸裂聲響。
追溯千年,陳昭再次站在凌云大佛腳下,生產力極為發達的后世,已覺凌云大佛的雄奇,如今穿越到唐代,陳昭只感覺這座凌云大佛簡直是個神跡。
在凌云大佛的注視下,陳昭帶著收拾好行裝的將士們沿著已經進入枯水季的大渡河,向著清溪關進發。
比之邛崍至雅州段,這段路程艱難兇險超出萬分,先是沿著進入枯水期的大渡河,進入大涼山。
隨著海拔的上漲,樹林逐漸茂密,山谷出瘴氣升騰。
瘴氣分冷瘴和濕熱瘴,冷瘴為晨霧混合山谷寒氣,熱障為密林腐敗動植物蒸騰形成的毒氣,以散播瘧疾、痢疾。
如今已是深秋,蚊蟲漸少,多為冷瘴,海拔上漲,寒意更甚。
為免意外,陳昭還是讓將士們用醋布捂住口鼻,所有飲用水全都煮沸后再飲用。
進入到大涼山深處,隨處可見崖璧兇險,本地僚人部落有崖葬習俗,處處可見懸棺。
自嘉州至清溪關的路線已經相對成熟,沿途有驚無險,在十月下旬,陳昭終于看到清溪關的夯土城墻。
南詔進攻西川有兩條主要路線,一條是瀘水道迂回,從曲靖出兵,以瀘州為跳板,攻占犍為,占據沐源川糧倉,以此為跳板,進攻嘉州,陳昭的外公家便在瀘州。
另一條是清溪關路線、此路線多變,可以攻占清溪關后,進攻黎州,直逼雅州,這條路上有登臺城糧倉,只要占據此處,便能有糧食支撐進攻西川,這條也是主要路線;
也可以是越過清溪關,翻越大涼山,邛崍山,直插腹地邛崍,不過此路線道路兇險,只適合突襲,不適合大軍行進。
還有一條是攻占清溪關后,沿著陳昭而來的路線,進逼嘉州,不過此路迂回,不如直接攻陷黎州迅速,只因雅州無兵可派,陳昭才不得已從嘉州出發,支援清溪關。
此時,南詔進逼清溪關,恐怕便是打著沿著黎州,直入雅州的打算。
但只要守住清溪關,那便能穩住局勢,即便有小股軍隊深入腹地,也只會劫掠一番便會退去,不會影響大局。
當陳昭來到清溪關時,關隘上硝煙彌漫,剛剛已經發生過一場戰事,看向關下河谷之中,南詔軍和本地的僚人部落勇士已經如同螞蟻搬聚集。
南詔不是還在進逼嶲州嗎?怎么會這么快就打到清溪關了?陳昭心中一沉,看來局勢比他想的還要嚴峻。
原本駐守嶲州的定邊軍都頭安在榮已經退守清溪關,聽到竇滂派了援軍而來,頓時大喜。
可當他看到陳昭區區九十人時,不由得大失所望。
陳昭見安在榮表情變化,頓時明白其心中所想,卻也不以為意。
陳昭雖然以一百人成功殲滅三百蠻兵,但那是勝在八牛弩之威,將士訓練有素以及他自己的機變,可對建制化系統化的攻防戰,陳昭并不擅長。
于是,陳昭便遵從安在榮的指揮,在一旁默默觀察學習。
定邊軍雖然竇滂無能,但基層的將士還是極為精銳,在安在榮指揮下,加上陳昭的人馬總共五百多人,擋住了南詔數萬人的進攻,多次精妙的指揮,讓陳昭都不由拍手叫好。
而陳昭帶來的將士也讓安在榮極為驚訝,他原本以為陳昭帶來的都是些濫竽充數之輩,沒想到實戰之下,竟然不遜色于他手下的將士,甚至在令行禁止方面,尤有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