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幼龍”初成長
- 烽煙掠才:從截胡開始的霸主路
- 拾光紀南
- 2827字
- 2025-06-22 21:21:25
歲月在成長與啼哭中流逝,劉瑾便長到了三歲。
他6月便可說話,1歲可走路,2歲便可作詩(前世記憶的詩詞)所以比同齡孩童更早學會說話,吐字清晰得讓乳母驚嘆。在加上重生帶來的福利,精神力是普通人的十倍以及他天賦神力感覺不差傳說中的李元霸,而且還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以及逆天顏值(當然比不過各位讀者大大們!)劉虞和王氏只當他是天賦異稟,時常將他帶在身邊。而劉瑾則借此機會,像一臺精密的儀器,默默觀察著牧府的人事與幽州的局勢。
劉虞的書房成了他最常“光顧”的地方。他總是捧著一本圖畫書,安靜地坐在角落的小榻上,看似玩鬧,實則豎起耳朵捕捉每一個字。他聽到幕僚們討論“烏桓丘力居部又犯代郡”,聽到劉虞反復強調“以仁德撫邊,勿動干戈”,也聽到那個讓他頭皮發麻的名字——公孫瓚。
“劉州牧!”一次,鐵甲還未卸的公孫瓚大步踏入書房,聲音帶著北疆風雪的凜冽,“末將剛從右北平回來,烏桓人劫走了三百車糧草!您再送去布匹糧食,他們明日就能騎著您養的馬,砍您的百姓!”
劉虞放下手中的《春秋》,眉頭微蹙:“伯珪阿,邊患非一日之寒,征戰只會徒增傷亡。我已修書給丘力居,愿以互市之利換邊境安寧。”現在是冬季,百姓收成不好。所以還是愿以互市之利換邊境安寧。
“互市?”公孫瓚冷笑一聲,手指重重敲在案幾上,“劉州牧可知,您派去的使者,有一半死在了半路?這些蠻夷只認刀槍,不認仁德!若依末將,早該率白馬義從踏平柳城,斬草除根!”
兩人爭執起來,一個溫言勸和,一個怒言主戰,氣氛劍拔弩張。角落里的劉瑾捏緊了手中的木劍玩具,掌心沁出薄汗。這就是歷史上的矛盾根源——劉虞的“德治”與公孫瓚的“武統”,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調和。
他不能說話,只能用孩童的方式介入。他搖搖晃晃地走到劉虞身邊,扯了扯他的衣袖,奶聲奶氣地說:“父親,大哥哥說話好大聲,都嚇到溫瑜了。”
公孫瓚一愣,低頭看到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公子,眼中的戾氣稍減,卻仍帶著不耐。劉虞趁機打圓場:“伯珪莫急,此事容后再議。你看溫瑜,自小就怕生。”
公孫瓚哼了一聲,算是作罷。劉瑾卻在心中記下了公孫瓚此刻的眼神——那是一種混雜著不屑與野心的光芒,像饑餓的狼,盯著劉虞這塊看似肥美的羔羊。
沒過多久,牧府外來了個求見的少年,被侍衛攔在門口,爭執聲傳到了花園。
“我叫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久聞劉州牧仁德,特來投效!”少年的聲音清朗,帶著少年人特有的倔強。
劉瑾正在廊下玩積木,聽到“趙云”二字,手一抖,積木散落一地。他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跑到前院,拽著劉虞的衣擺:“父親,外面有大哥哥喊‘子龍’,溫瑜想去看看!”
劉虞本就對攔阻投軍者不滿,便帶著他來到府門。只見門外站著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身形高挑,面容俊朗,雖穿著粗布短打,卻腰板挺直,尤其是一雙眼睛,亮得像寒星。
“你便是趙云?”劉虞打量著他。
趙云拱手行禮,不卑不亢:“草民趙云,愿為劉州牧執鞭墜鐙,保境安民!”
劉瑾仰起臉,看著這個未來的五虎上將,心中激動不已。即便沒有系統,他僅憑歷史記憶和眼前少年的氣度便已確定。他扯了扯劉虞的袖子,小聲說:“父親,這個大哥哥眼睛亮亮的,像書里的英雄,讓他留吧!”
劉虞被兒子的童言逗笑,又見趙云儀表不俗,便命人取來弓箭長槍。趙云當場演練,槍術雖顯稚嫩卻章法有度,三箭皆中靶心。劉虞點頭贊道:“好苗子!你既來投我,便先做我的親衛,日后再行提拔。”
趙云大喜叩首。劉瑾則湊到他身邊,仰著小臉:“子龍哥哥,以后你可要保護我和父親哦!”
趙云看著這個小公子,想起他剛才的“美言”,笑著點頭:“定不負小公子所托。”
劉瑾看著趙云離去的背影,心中稍安。這顆關鍵的棋子,總算被他提前握在了手中。沒有系統,他就親手布局;沒有金手指,他就用歷史做眼睛。薊北的風雪還在繼續,但他已經邁出了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晚上劉瑾找到趙云說道:大哥哥那么厲害可不可以教我武功啊?趙云回答道:小公子,練武可是很累的你能堅持住嗎?劉瑾說:只要可以變得可以和大哥哥一樣強我就可以!趙云回道:那好小公子,那我們明天便開始習武。劉瑾說道:好的大哥哥,那大哥哥我可以叫你云哥嗎?趙云回道:承蒙小公子不嫌棄,自然可以。劉瑾回道,那云哥你也別叫我小公子了,你叫我瑾弟吧。
第二天也才剛亮也就6,7點鐘左右(作者覺得這樣好理解所以就這樣寫),趙云把劉瑾叫醒準備開始練武。劉瑾剛起,眼睛朦朦朧朧的說道:云哥這才6,7點鐘左右,我現在還是小孩子需要好好休息才能長好身體。趙云道:瑾弟,練功當是如此。練完功再加以秘藥來輔佐,這樣便會事半功倍。我們便先從扎馬步開始,只有基礎功練好了。才能學其他武功。
當練完功后,劉瑾找劉虞說道:父親我請教云哥教我武功,所以請父親當我練完功后給我備上藥浴和肉食。劉虞和王氏聽完后說道:瑾兒你才三歲練什么武?好好讀書以后入朝為官就好。王氏說道:就是我兒,你聽你父親話練武太苦你才多大啊!劉瑾回道:父親母親,我大漢邊境常年遭受匈奴和鮮卑入侵。所以我要練武也要當冠軍侯,封狼居胥!
當劉虞和王氏聽完后,劉虞說:那好,既然我兒有此志向!我們做父母的也不好“拖你后腿”。瑾兒有什么需求盡管和父親說!
過了一個時辰左右(一時辰等于兩小時)傳來一陣敲門聲,下人問道:你們是何人?左慈回道:我們是云游到此的道士,路見貴府內有一小貴人貴不可言。想拜見一下。下人回道:容我先稟報我家州牧大人。
“大人″,傳來下人叫聲。劉虞回道:什么事慌慌張張的。那下人回道:大人,門外來了三個道士其中一個叫左慈。他說府內有一小貴人,貴不可言想要見一見。劉虞說:那便請進來看一看。
當左慈三人進屋,劉虞說道:不知三位道長要見哪位貴人?左慈說道:不知可否見一見貴公子?劉虞說道去請瑾兒過來。
當劉瑾和趙云過來后,南華仙人說道:老道南華,這其他兩位分別是于吉和左慈。劉瑾聽到后心里暗想:這三位就是“漢末三仙”啊!他們找我干什么?
南華仙人好像知道劉瑾心里想著什么便回答道:當年公子出生之時,紫氣東來。而且紫薇星偏位于幽州,所以便想“占公子個便宜”,來教導公子以后成就一番大業。劉瑾聽到這話當下沒有絲毫猶豫,當下便拜其三人為師。
而就在這時門外又來了一個人,此人更高八尺有余,看著年老而又強悍!這人進來便說:小公子看著極好的根骨,不如和我學武如何?劉瑾便說:不知老先生是何人?我已經和我家云哥學武了。這時站在旁邊的趙云說道:子龍拜見師叔。這時劉瑾心想:趙云的師叔那不就是就戟圣李彥!這時李彥說道:師侄好久不見啊!小公子不知可否讓老夫摸骨一番嗎?
劉瑾回道:請先生摸骨。李彥摸完骨便回答道:“小公子經脈強悍,而且天生神力。”小公子更適合學我的戟法,若小公子和我學戟法。我保證小公子絕無有第二對手,不知小公子意下如何?劉瑾心里激動當下就要拜師。這時劉虞說道:既然我兒想拜諸位為師,那便擺個拜師宴。于吉說道:我等清凈慣了,便一切從簡吧。就連李彥也同意。
當下于吉便和劉虞王氏商量帶劉瑾上山修行,李彥準備也同他們一起上山教導劉瑾。劉虞和王氏聽后很是不舍,便想拒絕。可劉瑾固執的要跟師父們上山“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