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令·貓狗
貓狗,貓狗,
兩相遇逢就斗。
嬉戲逃竄紛爭。
凡夫俗子友朋。
朋友,朋友,
村落鄉間游走。
----------------------------------------------
這首《調笑令·貓狗》語言質樸活潑,充滿生活氣息,生動地描繪了貓狗相伴打鬧的鄉村生活圖景,并蘊含了樸素的生活哲理。下面我們來具體賞析一下:
1.開篇疊句,直扣主題,活潑俏皮:
“貓狗,貓狗,”:開篇即用詞牌《調笑令》典型的疊句形式,重復點題。這種重復不僅符合詞牌格律要求,更模擬了呼喚貓狗的聲音,或是看到貓狗時脫口而出的稱呼,充滿了口語化的親切感和俏皮感,瞬間將讀者帶入到鄉村日常生活的場景中。
2.動態描繪,活靈活現:
“兩相遇逢就斗。”:一個“斗”字,精準地抓住了貓狗相遇時最常見的狀態——打鬧、嬉戲、追逐。這個字簡潔有力,充滿了動感,讓讀者仿佛看到它們互相撲咬、追逐、翻滾的熱鬧場面。
“嬉戲逃竄紛爭。”:這一句進一步細化了“斗”的具體情態。“嬉戲”點明打鬧的本質是玩耍而非真斗;“逃竄”描繪了弱勢一方(通常是貓)躲避、逃跑的動態;“紛爭”則形象地表現了打鬧過程中的糾纏不清、你來我往。六個字,三個動態畫面,將貓狗打鬧的復雜、有趣和不可開交的狀態寫得淋漓盡致,充滿生活情趣。
3.視角轉換,情感升華:
“凡夫俗子友朋。”:這句是全詞的一個關鍵轉折和升華。作者將視角從貓狗的打鬧本身,提升到了它們與人類的關系上。稱貓狗為“凡夫俗子”(普通老百姓)的“友朋”(朋友),賦予了它們人格化的地位。這不再是簡單的動物描寫,而是點明了貓狗在普通農家生活中的角色——它們是人們親密的生活伙伴,是家庭成員般的存在。這種定位充滿了溫情和認同感。
4.疊句再現,呼應主題,意境拓展:
“朋友,朋友,”:再次運用疊句,呼應開篇的“貓狗”,但內涵已深化。從稱呼其名到確認其身份(朋友),情感更進一層。疊句也增強了節奏感和詠嘆意味。
“村落鄉間游走。”:結尾句將鏡頭拉遠,不再聚焦于具體的打鬧場景,而是描繪了一幅更廣闊的、富有田園詩意的畫面。貓狗作為“朋友”,不僅在打鬧時出現,它們更是在整個“村落鄉間”自由自在地“游走”。這體現了它們與鄉村環境的和諧共生,是鄉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走”一詞閑適自在,勾勒出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悠然。
5.藝術特色:
語言質樸自然:全篇用詞淺顯易懂,近乎口語,如“就斗”、“友朋”、“游走”,充滿鄉土氣息和生活本色,毫無雕琢之感。
節奏輕快活潑:《調笑令》本身的格律(雙疊句、轉韻)配合描繪貓狗打鬧的內容,形成了一種輕快、跳躍、活潑的節奏感,讀來朗朗上口。
畫面感強:從具體的打鬧細節到開闊的鄉村漫步,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鮮明生動的畫面。
以小見大,蘊含哲理:通過描繪貓狗日常打鬧這一微小場景,升華到它們作為人類朋友的身份,并最終融入鄉村生活的大背景。這體現了作者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觀察,也蘊含著一種樸素的生活哲理:生活中最真摯的陪伴和樂趣,往往就來自這些看似平常甚至“紛爭”不斷的“凡夫俗子友朋”之間。
總結:
這首《調笑令·貓狗》是一首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佳作。它用活潑輕快的筆調,生動描繪了貓狗相遇必斗的可愛場景,并將它們定位為鄉村普通人家的親密朋友。詞作語言質樸自然,節奏明快,畫面感強。它不僅僅是在寫貓狗,更是在寫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充滿生機的鄉村生活圖景,表達了對平凡生活中真摯陪伴的珍視和贊美。其魅力在于用最尋常的題材、最樸素的語言,寫出了最動人的生活氣息和情感溫度。
林妖于蘊空齋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