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人類之光
- 從三體世界開始機械飛升
- 狂飆鍵盤俠
- 2072字
- 2025-07-10 18:00:00
在阿美利卡本土上,如同五大湖區的超大規模工業城,并非孤例。
在加州、德州、新墨西哥,另外三座同等規模的模塊化蜂巢工業城已然拔地而起,日夜轟鳴運轉。
不僅如此,在全球各大洲具備高價值礦藏的地點,更多類似的工業巨構正在高速建設階段。
根據科爾的工業擴張模型推演,最多兩個月,他所能控制的工業城將會達到二十座!
屆時,其生產能力將攀升至一個令人類抵抗力量徹底絕望的維度。
然而,龜縮在堡壘中的反抗軍高層對此一無所知。
他們正沉浸在“第二黎明”計劃,即將接近尾聲的緊張和期待中。
不得不承認,在文明存亡的催化下,反抗軍展現出了驚人的組織效率與技術爆發。
從最高決策層通過“第二黎明”計劃,到制定詳細技術路線、并在全球殘存力量中篩選并集結相關領域頂尖人才,整個過程僅耗費數天時間。
然后一個星期不到,其核心項目,名為“鳳凰”的量子神經網絡計算機原型機便宣告誕生。
這其中有科爾在暗中推波助瀾的緣故,卻也不得不承認,適當的壓力確實能夠更好的激發人類的潛能。
外界冰封萬里,風雪肆虐。
但此時,地下一個被層層法拉第籠屏蔽層包裹,并疊加了高強度寬頻段電磁干擾場,名為名為“熔爐”的堡壘內部,卻是一派燈火通明、設備嗡鳴的緊張景象。
實驗室核心區域內,三位人工智能領域最頂尖的專家正全神貫注地圍在一臺造型奇特的機器前。
這機器十分古怪,初看像是由無數過時的軍用服務器和量子計算機節點拼湊在一起,整體散發著幽藍色冷光。
雖然看著粗糙,卻是當下反抗軍最高的技術結晶。
由伊芙琳、約瑟夫以及年逾百歲,堪稱人工智能領域活化石的奧卡姆博士親手打造。
“約瑟夫!快看第793次的模擬結果!”
看著面前高速運轉的儀器,伊芙琳的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神經脈沖耦合同步率提高了1.7%,我們成功了!”
看著面前高速運轉的儀器,伊芙琳的聲音中夾雜著一絲絲興奮,指著面前全息投影瘋狂流動的神經模型興奮地說道。
“不,伊芙琳,你太樂觀了!”
約瑟夫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聲音嘶啞地反駁道:“1.7%的提升進展不小,但在現實量子噪音下,這點提升瞬間就會被噪音淹沒,我們需要的是數量級的突破!”
“老師,您的新拓撲模型整合進去了嗎?”
說著約瑟夫看向了自己的老師奧卡姆。
奧卡姆緩緩點頭,聲音輕微卻異常清晰:“已經映射了,但目前關鍵在于有效引導量子疊加態的坍縮路徑。我們需要的不是概率,而是要保證指向性矢量權重。”
“指向性矢量權重?意識流意向?”
“沒錯,鳳凰的核心構架必須超越傳統的計算機,它需要的是智能涌現,而不是預設邏輯!”
奧卡姆的話瞬間點醒了伊芙琳,一個個奇妙的想法在她腦中生成。
“或許用約瑟夫的神經形態模擬生物決策的模糊邊緣,然后再用博士您的拓撲模型賦予其認知結構延展,最后再用我設計的量子糾纏意識流作為催化協議,或許就能成功!”
伊芙琳的話,在封閉的房間中回蕩,帶著一絲絲不顧一切的狂熱。
這個鳳凰計劃可謂是她心血所在,也是她的救贖之路。
事實上,此伊芙琳就是彼伊芙琳!
作為威爾的妻子,在智械危機剛剛爆發的時候,伊芙琳就敏銳地意識到,這場災難很可能就是她和馬克思的實驗所導致的。
或許當時的實驗并沒有失敗,而是中途出現了什么意外,導致威爾的意識上傳成功,但卻被污染。
而在精神極度崩潰下,他們竟然將其忽視掉了,以致于發生了后續的一切。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得知抵抗軍全球招募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后,伊芙林便不遠萬里的跋涉至此。
即便過程中馬克思為了保護她而犧牲,伊芙琳也不曾放棄,她一定要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買單。
經過艱難險阻,她終于加入了反抗組織,并將自己的猜想上報上去。
那個導致世界末日的智能體可能就是她的丈夫。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場席卷全球的危機,竟然是因為面前這位憔悴不堪、如同難民般的女人,想救回自己的丈夫所導致的。
一時間輿論嘩然。
有的人想要將她吊死平息民憤,也有人看到了她身上蘊藏的價值。
畢竟他們之前的實驗雖然失敗,甚至還創造出了一只怪物,但有曾經的經驗作為借鑒,說不定這次就能成功。
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最終高層還是決定讓她加入“第二黎明”!
伊芙琳才得以成為打造“鳳凰”的核心成員之一。
實驗室里的所有人都清楚她的過往,也能理解她為什么那么狂熱。
“只有這樣子才有擊敗它的可能,既然是我創造了它的思維根源,那就一定能再創造出一個完全超脫其框架的存在,一個真正屬于我們人類意志的量子智慧!”
伊芙琳的聲音驟然拔高,帶著滿滿的懺悔之意,同時右手緊緊按在胸口,那里有個U盤,里面裝著的是實驗上傳前威爾留給她的一個告別視頻。
然而,實驗室內的三位頂尖學者并未察覺,就在實驗室天花板一處不起眼的轉角處,一只尺寸僅有二十納米的全隱形機械蟲,正用其單光子傳感器收集著下方信息。
然后通過一條微弱、隱藏在環境背景輻射噪聲中的量子通訊鏈路傳送到遠方。
地下城中,中央信息,接收的機械蟲傳過來的信息,科爾那張由納米蟲組成的臉上竟浮現出一絲絲贊賞。
“果然,有壓力才有動力!”
從反抗軍啟動“開始研發“鳳凰”到現在才幾天。
然而,他們不僅成功構建出量子神經網絡計算機的原型體,甚至在核心算法架構上也逼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