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遠回到酒店去收拾行李,并給江爸江媽打了電話,匯報了簽約結果,江爸聽到有領事館的人幫助,放下心來,并交代江遠:
“一個人在國外要注意安全,在俱樂部住挺好的,沒事少外出,尤其是要注意不要去一些娛樂場所”
“我知道了爸,我是來踢球的,不會亂來的”
“你自己心里有數就行,要是缺錢了給家里打電話”
江媽接過電話囑咐道:
“自己要好好吃飯,要是俱樂部的飯不好吃,你就出去吃,找找中國餐館,床單被罩要經常洗,注意身體,生病了要趕緊去醫院,沒事就給家里打個電話”
“放心吧媽,我能照顧好自己的”
電話掛斷后,江遠帶好行李,退了酒店房間來到俱樂部。施坦伯格安排一名青訓營的工作人員帶領江遠去宿舍,先放好行李后,到體育中心進行體檢。
在青訓營的體育中心里面,有一個健身房,里面有各種器械,里面有個房間,是檢測室。江遠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進行各項檢查,檢查結果并無意外。
檢查完成后,施坦伯格和江遠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針對試訓中江遠暴露出來的問題,施坦伯格給出了專業的建議,這些需要江遠盡快解決,才能符合職業賽場的要求。江遠表示感謝,請求教練組幫忙制定訓練計劃,教練很滿意江遠的態度,并表示會盡快做好計劃。
一切完成后,江遠回到宿舍,宿舍是兩人間,暫時還沒有室友,類似于大學的上床下桌,床邊有柜子,還有一個衛生間。
“這是又來上大學了”
江遠收拾完,對著屋里拍了視頻發給了爸媽,然后躺在床上沉思。他回想這幾天的經歷,想不到會這么順利,不過這情況也在江遠的預測中,他為此準備了四年多,體能訓練、基礎訓練,還有無數場的野球,還跟著隊伍參加過幾次官方組織的民間足球賽,在當地的業余足球圈也算小有名氣。俱樂部的試訓強度也沒有高到哪去,通過是正常的。終于走到這一步了,成為職業球員只差臨門一腳了。
江遠也明白現在自己還達不到職業球員的要求,通過試訓能夠看出一些問題。隊友的水平其實是略高于業余水平的,但是因為配合度問題,并沒有對江遠造成太大的困擾,上半場江遠通過手段確立了組織核心后,己方球隊的運轉就變得順暢起來,也沒有遭受太大的壓力。可是到了下半場的后半段,江遠也沒有太多向前的體能了,體能的分配有問題,也存在不少浪費體能的行為,這說明對于場面的分析還不足,有大局觀,但是戰術細節完成度低,另外就是傳球的線路選擇還需要優化,雖然他有精彩的長轉,但是成功率還需要進步。
經過分析,江遠總結了自身的優缺點。優點:有組織能力,有大局觀,有向前出球的能力,有接球擺脫防守球員的能力。缺點:體能強化不夠,不能合理分配,傳球成功率不達標,對于戰術細節不夠清晰,還有就是缺乏直接進攻手段,包括遠射、定位球等。
暫不清楚教練組對于他的計劃是什么,江遠決定先自己制定訓練計劃。首先是體能,需要加強短距離爆發沖刺,江遠選擇蛙跳、50米沖刺訓練。其次是傳球訓練,這個需要借助俱樂部的器材進行練習。最后是戰術學習,江遠準備看錄像,在網上找一些球隊的比賽回放學習,這個需要教練組的幫助。
德國U19青年聯賽總共有42支球隊參加,分為三個區域,每個區域進行主客場比賽,總共是26場聯賽,慕尼黑1860U19的第一場比賽在8月16號,所以他有時間去融入球隊。
時間轉眼到了7月26號,德乙聯賽開戰,慕尼黑1860一線隊的第一場比賽,江遠通過轉播觀看比賽。他是第一次看德乙的比賽,對雙方的比賽節奏很驚訝,攻防轉換十分迅速,雙方都展現了不俗的水平,最終慕尼黑1860客場落敗。江遠覺得比較可惜,比賽中還是有機會進球的,只不過前鋒沒有把握住。
到了8月1日,慕尼黑1860主場應戰弗萊堡,這場比賽江遠通過俱樂部申請了球票現場觀看,感受到了德國球迷的熱情,全場的加油助威聲震耳欲聾(慕尼黑1860的主場是安聯球場,直到2017年,拜仁買下了全部的股份,1860的主場搬遷至綠森林體育場),但是球隊依然沒有取勝,甚至沒有進球,場面上也落于下風,可以看得出球隊還沒有有效的進攻手段,前鋒獲得機會太少了。
兩輪戰罷,一線隊的比賽告一段落,U19隊伍也已集結,江遠也見到了隊友,其中比較矚目的是一個亞洲面孔,教練把他介紹給球員們,并沒有給予過多的熟悉時間,開始了訓練。
球隊集合后的第一件事是體能測試,以此確定球員們休假期間是否懈怠。測試結束后,大多數球員表現很好,江遠也初步了解了隊友們的體能狀況,畢竟都是青年球員,自律是第一要求,除非不想再走足球的道路。這個夏天有幾名U17升上來的球員,也有上調到預備隊的,還有已經離開的球員,所以教練需要重新組隊,確定每人的位置,只不過第一天只進行了體能測試和訓練,結束后就宣布解散了。
球隊的前鋒克里斯托夫·達弗納和江遠打招呼道:
“你好,我叫達弗納,你叫遠·江?是中國人嗎?”
“你好,我是中國人,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你應該叫我江遠”
“好吧,江,很高興認識你”
江遠無奈,可能隊友們短時間不會叫對自己的名字了。
“達弗納,我看咱們隊里還有個亞洲人?”
“是的,他是個日本人,他的名字更不好記,哈哈哈”
江遠不置可否,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通過達弗納,江遠一一認識了其他隊友,球隊里面外籍球員不多,所以江遠注定被他人關注。
接下來幾天,球隊進行了多項測試,收集了所有人的數據,江遠對隊友們的情況也有了些了解。前鋒達弗納跑位靈敏,善于尋找后衛的漏洞;中場丹尼斯·德雷塞爾腳下技術嫻熟,體能充沛,是左腳將;中場朱利安·賈斯萬速度很快,盤帶、傳球俱佳;還有一位斯洛伐克人馬丁·甘博斯,雙腳十分均衡,能踢多個位置;后衛有托馬斯·哈斯、盧卡·普拉滕哈特等人,各有特點。
根據教練組的考慮,決定球隊的陣型為442,達弗納和9號隊友組成雙前鋒,中從左到右賈斯萬、江遠德雷賽克、甘博斯一字排開,后衛哈斯和普拉滕哈特坐鎮中間,左右邊后衛人員不固定,存在輪換。
陣型確定后,隊伍緊鑼密鼓的進行合練。江遠和德雷賽克作為中場搭檔,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德雷賽克是俱樂部青訓出身,比江遠根正苗紅,新賽季的隊長袖標在他身上,但主教練沒有確定中場核心,倆人需要通過表現來穩固自己的位置。倆人之間比較合得來,在球隊戰術中有不同的作用。達弗納是一個靈活的球員,踢法偏向于影鋒或者前腰,會活躍在前鋒和中場之間,經常回撤和江遠、德雷賽克配合,初步形成前場三人組合。
教練設計了兩套進攻套路。在球隊掌握控球權時,9號壓制后衛線,達弗納靈活跑動拉扯方向,江遠和德雷賽克輪番前插,通過中路滲透進入禁區。在球隊防守時,達弗納回收中場,賈斯萬留在前場,一有機會就通過賈斯萬的速度進行反擊,而賈斯萬的速度是隊內最快的。
計劃確定后,球隊開始演練。教練別出心裁的約了俱樂部U17和預備隊,和U17比賽,就練習第一種戰術,和預備隊比賽就練習第二種戰術。經過半個月的訓練,教練的戰術頗具成效,球隊也逐漸磨合。
8月16號,慕尼黑1860U19主場應戰薩爾布呂肯U19,江遠將要迎來人生第一次職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