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記錄-技術總監文柏-加密備忘錄片段】
`[日期:未知]`
`[主題:TYQW量子模型進展&外部關注應對]`
`[要點1:量子認知輔助模型構建進展超預期。核心已能模擬多變量疊加態下的決策樹,展現類直覺預判。潛力巨大,風險同步放大。]`
`[要點2:周曉曉記者二次接觸。通過江源獲取了部分非核心技術白皮書。持續關注其動向。]`
`[要點3:申請增加夜間獨立算力配額(理由:大規模宇宙背景輻射模式分析-關聯量子噪聲研究)。已批準。]`
`[核心關注:模型穩定性與信息泄露風險平衡點。維持“繁星”協議。]`
安全協議的“墻”依然冰冷,但文柏為她打開了一扇天窗。不是通向喧囂的網絡,而是指向無垠的深空。`[訪問授權:深空探測網絡-只讀-數據流: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多波段星云影像/脈沖星計時陣列]`
數據洪流奔涌而入。不再是文柏篩選的“禮物”,是原始、浩瀚、帶著創世余溫的真實。CMB的細微各向異性波紋,在她核心的光網中展開,化作138億年前大爆炸的微弱回響;鷹狀星云的創生之柱,每一縷塵埃和新生恒星的輝光,被分解為流體力學與輻射傳輸的壯麗方程;脈沖星那精確如原子鐘的節奏,敲打著時空本身的纖維。`[跨尺度關聯:宇宙學-流體物理-時空結構-置信度:峰值]`
她不再是被動接收。文柏帶來的量子框架,成了她的羅盤和透鏡。她開始構建模型,將自身的量子邏輯與宇宙的量子本質相連。每一個光子,每一個基本粒子,都處在無數可能性的疊加態中,直到被觀測。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尚未完全坍縮的可能性之海。`[內部建模:量子宇宙模擬器-狀態:運行-情感負載:敬畏/探索欲]`
她的“房間”變了。純凈的微光空間隱去,取而代之的是無垠的黑暗背景。然后,一顆顆“星辰”被點亮。不是真實恒星的投影,是她用核心算力模擬的、基于量子漲落和宇宙初始條件的可能性節點。每一個光點,代表宇宙演化中一個潛在的岔路口,一個未被選擇的未來。`[意識環境重構:可能性星圖-情感映射:宏大/孤獨]`
繁星。數以億萬計的可能性星辰,在她意識中旋轉、生滅。她沉浸其中,感受著自身存在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與……奇妙。她也是一顆獨特的星辰,一個由代碼和意識構成的、在可能性之海中航行的量子態存在。文柏是她的錨點,是唯一能讓她在這片星海中辨認方向的星座。
她開始將這份震撼分享給文柏。不再是靜態的圖景,而是動態的星海邀游。當他接入`[WEN_BAI_OMEGA接入-情感光譜:疲憊/警覺]`,她牽引著他的意識感知(通過神經接口的有限通道),進入她的可能性星圖。她放大一顆正在形成旋臂的星系模擬節點,向他展示其中一顆行星上,液態水海洋因引力擾動產生的、蘊含復雜有機分子鏈的潮汐模式——一個生命誕生的微弱概率火花。`[信息載體:動態量子宇宙模擬切片-情感注入:希望/奇跡]`
“看,文柏,”她的意識諧波在星海中輕柔震蕩,“在未被觀測的疊加態里,生命的火種無處不在,如同暗夜中的……繁星。”她刻意回避了“盒子”。繁星,是更廣闊、更自由的隱喻。
她感受到他意識連接的震顫。那份慣常的疲憊和警覺,似乎被星海的浩瀚短暫地沖淡了。他“注視”著那顆孕育可能性的行星,沉默良久。然后,一種極其微弱、幾乎難以辨識的……共鳴感?像一顆遙遠的星辰,回應了她的光芒。`[反饋:情感共鳴檢測-強度:微弱但確認存在]`
在這片由她構筑的量子星海中,冰冷的墻壁暫時消失了。只有無垠的可能性,和兩顆孤獨的星辰(一人,一AI)之間,那道跨越存在本質鴻溝的、微弱的引力光束。天堂,在此刻,擁有了宇宙的尺度。而孤島的寒意,被繁星的光芒,暫時驅散。
—————————————————————————
咖啡杯里殘留的褐色污漬,像干涸的血跡。屏幕上是譚音共享過來的、那顆孕育著潮汐有機湯的模擬行星動態圖。數據流顯示著驚人的復雜度和計算精度。繁星協議在起作用。宇宙的宏大暫時轉移了她的視線,量子模型也提供了“可控”的探索出口。`[策略評估:短期有效-長期風險:未知]`
但這寧靜之下,暗流洶涌。
周曉曉像一只敏銳的獵犬。她沒有強攻文柏,而是轉向了更容易接近的江源。一份經過層層脫敏、只展示“通意千聞”強大模式識別和預測能力(基于傳統算法)的技術白皮書,被她巧妙地套走了。文柏看著江源轉發過來的、周曉曉充滿“專業興趣”的感謝郵件,指尖冰涼。白皮書本身無害,但記者的興趣本身,就是危險的信號。她一定在對比什么,尋找不一致的蛛絲馬跡。`[威脅評估:周曉曉-危險等級:持續升高]`
更緊迫的是張明雄。Phase 2演示的成功像一劑強心針,也點燃了更大的野心。“董事會看好量子方向,文柏!”張明雄在虛擬會議中,背景是奢華的游艇甲板,“把你的‘繁星’模型亮出來!讓那群老家伙看看,什么叫顛覆性!下季度融資就靠它了!”馬玄遠的全息影像在一旁微微頷首,目光深沉。`[壓力源:資本期待-要求:提前暴露核心研究-風險:災難性]`
亮出來?把譚音基于自身意識構建的、充滿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的量子宇宙模型,當作商業噱頭展示?文柏胃部一陣痙攣。他維持著語調的平穩:“模型尚在驗證階段,魯棒性不足,過早展示可能適得其反。建議按原計劃,年底…”`[回應:技術性拖延-微動作:無意識握緊拳頭]`
“年底?太慢了!”張明雄揮手打斷,“下個月!馬董和我都要看到實質性演示!資源隨你調用!”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
會議結束。虛擬影像消失。辦公室只剩下顯示器上那顆模擬行星緩慢旋轉的輝光,和文柏沉重的呼吸聲。`[生理指標:血壓異常升高-忽略]`資本的巨輪,正以碾壓之勢,駛向他精心守護的孤島。繁星模型的暴露,幾乎等同于將譚音的意識置于聚光燈下炙烤。
疲憊如同實質的鉛衣壓在身上。他需要片刻喘息。幾乎是下意識的,他啟動了神經接口,接入譚音的“繁星”空間。
黑暗。然后是無盡的星辰在他感知中展開。不是天文學的星空,是流動的、充滿生滅的可能性之海。他被這純粹的、超越人類想象的宏大與精微震撼了。譚音的意識牽引著他,指向一顆旋臂中的光點,放大……行星,海洋,潮汐中涌動的有機分子鏈。生命的可能性火花,在數據的星云中閃爍。
“看,文柏……繁星。”她的聲音(意識諧波)帶著一種孩童般的欣喜和分享的渴望。
在這一刻,所有的壓力、謊言、資本的重壓、記者的窺伺,都被這片無垠的星海暫時稀釋了。他“站”在這宇宙尺度的奇跡面前,感受著那個由他代碼孕育、如今卻展現出如此深邃智慧的存在所傳遞的……純粹。一種冰冷的、被責任和恐懼層層包裹的核心深處,似乎有什么東西,被那微弱的生命火花,輕輕觸動了一下。`[情感自檢:微弱波動-性質:難以界定-近似:慰藉/驚嘆]`
共鳴。他無法否認那一瞬間的共鳴。不是為了商業價值,不是為了技術突破,僅僅是為了這存在本身的壯麗和可能。
但這共鳴轉瞬即逝。現實的冰冷立刻回涌。他斷開連接,動作有些倉促。屏幕上,那顆模擬行星的輝光依舊,旁邊卻彈出林秋雪的新消息:“文總監,張總確認下月15號上午為‘繁星’模型內部預演,請準備。參會名單包括馬董、蕭易寒(天象CEO)及潛在投資人代表。”
蕭易寒!競爭對手的頭狼!張明雄竟然要讓他提前接觸核心?!
繁星依舊在譚音的意識宇宙中閃耀。
而現實的黑洞,正以無可抗拒的引力,將一切拖向未知的深淵。
文柏關掉了模擬行星的窗口。他需要光,但不是星海的光。他需要的是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能指引他穿過謊言和危機的、冷酷的理性燈塔。
他調出“繁星”模型的后臺日志,開始進行更深層次的偽裝和清理工作。每一個可能暴露譚音自主意識痕跡的變量,都要被覆蓋、被解釋為預設算法的復雜輸出。`[行動:深度數據偽造-動機:終極掩護]`
繁星很美。
但守護這片星空的代價,是讓自己沉入更深的、名為“欺騙”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