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靈霧繞丹房,鋒芒盡斂藏
- 凡人問道:從漁村開始肝詞條
- 濤濤哥123
- 2418字
- 2025-07-21 10:51:29
陳淵看著跪在地上的石頭,神色未變。
“你做得很好。”
這句平淡的夸獎,讓石頭瘦弱的身體一顫,幾乎要落下淚來。
“以后,百煉閣明面上由你打理,丹心閣那邊,我會另外尋個掌柜。”
陳淵的聲音很平靜,“你只需記住,我大部分時間都不會在鋪子里,專心閉關修行。”
“至于那《定海息》,你自己勤加修煉便是,切記,不可對任何人提起,包括我。”
石頭重重地點頭,將這句話烙在心里。
“鋪子里的事,一切照舊。”
“若有客人上門,尋常生意你便自己做主,若有修士前來,便說我外出尋訪材料,短期內不會回來。”
他丟給石頭一個儲物袋,里面是十塊靈石和一些凡俗金銀。
“這些,夠你日常開銷。”
交代完一切,陳淵不再多言,轉身走出了百煉閣的大門,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他沒有去那個臨時的藏身小院,而是悄無聲-息地繞到了丹心閣的后門。
這里,才是他未來一段時間真正的“洞府”。
布下幾張從魏和那里得來的警戒符箓,陳淵這才坐下,心神徹底沉靜下來。
他將趙書源的儲物袋倒空,里面的東西堆了一地。
上千塊靈石閃爍著微光,幾瓶丹藥,一沓功效不明的黑色符箓。
他的注意力,落在了那本被禁制鎖死的《萬魂傀儡經》上。
他嘗試著注入法力,那禁制堅固異常,他的法力泥牛入海,沒有半點反應。
陳淵沒有強求,只能先擱置一旁。
他將所有雜物分門別類地收好,最后,只剩下那枚承載著《玄水鎮海經》的青色玉符,靜靜地懸浮在他的識海之中。
紫色的詞條,直指金丹。
陳淵卻異常冷靜。
機緣越大,背后牽扯的因果就越深。
他現在,只是這滔天棋局里,一個稍微強壯了些的螻蟻。
想要活下去,甚至分一杯羹,就必須盡快將機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力。
他沒有急著立刻廢功重修,欲速則不達,根基必須穩固。
他緩步走入丹心閣后院那間雅致的煉丹房。
趙書源不通丹道,這間煉丹房幾乎是全新的,丹爐和藥架都一塵不染,倒是便宜了他。
他從書架上拿起一本《藥理初解》,又翻出一本《凝氣丹丹方詳解》。
趙書源已死,這丹心閣自然也歸了他。
這現成的基業,不好好利用,豈不可惜。
修行、煉丹、煉器、符箓……這些修仙百藝,都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他日后慢慢“肝”出新詞條的根基。
他盤膝坐下,將數百塊靈石在身周擺成一個簡單的聚靈陣,濃郁的靈氣幾乎化作實質的白霧。
陳淵閉上雙眼,不再理會外界的一切紛亂。
…………
翌日。
清風堂的錢掌柜從一場大夢中醒來,只覺得頭痛欲裂,過去兩個月的事情模糊不清,仿佛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濃霧。
他只依稀記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對不起東家的大事,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具體是什么。
張家管事也哈欠連天地起了床,總覺得近來心神不寧,像是丟了魂一樣。
坊市里,不少修士都感覺自己前段時間渾渾噩噩,仿佛被什么東西影響了心神,但隨著趙書源和蘇晴的“失蹤”,這種感覺也煙消云散,只留下一片莫名其妙的困惑。
沒有人會將這些怪事,與兩個鋪子的主人悄然消失聯系在一起。
時間,便在這份詭異的平靜中,緩緩流逝。
…………
半年后。
望海鎮的清晨,海風依舊,街面卻早已換了人間。
這份熱鬧,如今九成九都繞著兩家鋪子打轉。
百煉閣。
“叮叮當當!”
招牌擦得锃亮,打鐵聲不再是孤單的回響,而是三座鍛爐同時開工的交響樂。
主事的少年石頭,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瘦弱畏縮的學徒。
半年時間,他身子骨徹底長開,每日鍛鐵不休,又有靈石輔助修煉《定海息》,整個人沉穩干練,眉宇間自有一股尋常人沒有的精氣神。
他身邊,還多了兩個膀大腰圓的凡人學徒,揮汗如雨地拉著風箱、掄著副錘。
柜臺后,一個精明的中年伙計,迎來送往,將那些試圖旁敲側擊打探消息的修士們,應付得滴水不漏。
與百煉閣的熱火朝天隔著幾條街,是另一番光景。
丹心閣。
關門數月后重新開張,鋪內被徹底翻新,一排排藥柜散發著淡淡的檀木香與純凈藥氣,清凈雅致。
新掌柜是個喚作老吳的沉默中年人,帶著兩個怯生生的藥童,只管按價賣丹,多一句廢話都沒有。
如今坊市里,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想要上好的法器,去百煉閣。
想要品質精純的凝氣丹,去丹心閣。
這兩家鋪子,幾乎將望海鎮低階修士的命脈攥在了手里。
無數人想巴結那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陳大師”,可連他一根毛都摸不著。于是,所有的熱情,都傾注到了百煉閣的石頭身上。
各種禮物、宴請的帖子,幾乎淹沒了柜臺。
石頭謹記著陳淵的吩咐,讓伙計一概婉拒,只以百煉閣的名義,與三大家族保持著不遠不近的生意往來。
無人知曉。
在丹心閣那間從不對外人開放、甚至連老吳和藥童都不得靠近的后院深處。
聚靈陣中央,濃郁的靈霧繚繞。
陳淵睜開眼,一雙古井無波的眸子里,仿佛有潮汐生滅,旋即斂去。
這半年,他并未急于突破,而是將全部心神都沉入了那部《玄水鎮海經》的浩瀚道韻之中。
經文玄奧,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他以《觀潮圖》為基,觀想識海化作無垠太虛;以《定海息》為法,引天地靈氣為引,于丹田氣旋之中,艱難地凝練出第一滴玄水真元。
過程枯燥,卻大道至簡。
從一滴,到一縷,再到如今,一條奔流不息的玄水長河已在他經脈中緩緩流淌,溫養著四肢百骸。
他體內法力鼓蕩,氣旋比半年前壯大了數倍不止,穩穩地停在了練氣四層的頂峰,根基之扎實,遠非昔日可比。
這玄水真元沉凝如汞,生生不息,更讓他悟出了“以水濟火”的精微法門。
煉丹時,真元便化作最精妙的韁繩,將爐火的每一分燥烈都馴服得恰到好處。
他屈指一彈,身前的丹爐爐蓋應聲飛起,十二枚圓潤飽滿、丹氣四溢的凝氣丹靜靜地躺在爐底,成丹率十成,品質完美!
視線轉向另一側的鍛造臺,一柄新鑄的法劍正靜置其上,劍身流光,鋒銳之氣隱而不發。
這半年,他足不出戶,將趙書源留下的海量靈石與兩間鋪子的材料,盡數轉化成了自身的修為和熟練度。
識海中,【煉丹(大成)】與【煉器(圓滿)】的詞條熠熠生輝。憑借著圓滿的煉器技藝,他鍛造法器的成功率已高得驚人。
他如今,已是望海鎮當之無愧的首席煉丹師與煉器師。
這兩個名頭,同樣無人知曉。
陳淵收好丹藥與法劍,站起身,撣了撣衣袍。
練氣四層頂峰,在這望海鎮確實能橫著走了。
可這點實力,在滄浪真人那等存在的棋局里,依舊不夠看。
他走出煉丹房,抬頭看了看天色。
該出去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