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不服!服不服”
來到草廟中,那半大的孩童正壓著身下那名為張小凡的孩子,雙手掐住對方喉嚨,面色通紅的吼道。
“阿彌陀佛!”
“快停下!”
兩道聲音分別從草廟內外發出。
草廟深處探出一只枯瘦的手掌輕輕點在那大一些的孩子身上,將其震開。
同時,從草廟外吹來一道輕柔的的風力,將被震開的林驚羽隔空拉扯著退出了好幾步。
并不高大的廟口處,張浩魁梧的身影從此走入進來,遮住了草廟內本就不怎么明亮的光線。
“沒想到在這里碰到天音寺的普智大師,晚輩有禮了!”
張浩松開用法力挪開的林驚羽,率先行了個禮,同時雙目望向廟宇正中的一個形如乞丐般邋遢的老和尚,還有其手中那一串碧玉念珠里那顆深紫色的圓珠。
“這就是黑心老人的噬血珠嗎?”張浩暗自思付。同時眼睛看向那個普智身前臟兮兮的小孩子,“這就是你嗎?張小凡。”
“阿彌陀佛,小友是青云門弟子?”
昏暗的環境中,普智老僧枯瘦如樹皮的臉上無波無瀾,只是抬起那松垮垮的白眉慈目看向張浩。
張浩伸手將林驚羽拉至身前回復老僧:“正是,家師龍首峰首座,蒼松道人。”緊接著反問了一句“不知大師今日可是來我青云門做客的嗎?”
“唉,老僧才剛從青云山上下來,卻是正要離開。”
普智老僧也伸手扶起地上的張小凡,一邊嘆氣著說道一邊拍打其身上的灰塵。
“哦?不知大師何故嘆氣,可是有什么煩惱就連掌教師伯都無法開解?”
張浩假意發問,道玄真人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高人,很少有修行界的事能難到他。
然而在內心張浩是知道這老和尚為什么在這里的,無非就是想要讓佛道合流,驗證他關于幾卷天書的猜想罷了。
哪怕為此做出牽連無辜之人的滅門血案。
最后事實證明,普智的猜測是對的,也是錯的。幾卷天書確實同根同源,能夠互相促進,讓人功力大增,天下無敵,但與此同時,依然無法靠此成仙成佛,與世長存。
“咳咳咳”
普智還沒有說話,身前的小孩張小凡卻捂著喉嚨干咳,大口呼吸著,看來林驚羽剛才確實是掐狠了。
“對,對不起小凡。”
張浩身前,林驚羽也是一副恍惚的神色。
“沒,沒事的,他們是…”張小凡搖搖頭,有些疑惑的看著廟中的一僧一道,呼吸慢慢恢復平穩,卻是對剛才的事并沒有放在心上。
“我們先回去再說。”林驚羽警惕的看著奇怪的兩人,拉著還沒反應過來的張小凡就繞過門口跑了出去,其余小孩見狀也跟著跑走了。
廟內,隨著小孩子的離去,氣氛越加沉悶了起來。
“大師,不如我們找個地方,賞臉讓晚輩請您喝杯茶?”張浩見普智老僧還沒有說話,而小孩們都走了,心里松了一口氣,對著普智發出邀請。
不管怎么樣,先離開草廟村,這樣后面哪怕再發生什么也不會像原著一樣鬧出屠村血案了。
“也罷,小友既然相邀,老僧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又等了半晌,邋里邋遢的普智好似想明白了什么,發出苦澀的笑聲同意,走到了張浩身邊。
“小友,請!”
等到老僧走近,張浩才發現,原來枯瘦的普智身形如此之高大,光是現在這種年老佝僂的狀態都有一米八幾,要是當初他不修仙,留在凡間從軍練武也著實是個好苗子。
“大師這邊請!”
兩人一前一后,張浩放出青峰劍,普智也丟出念珠手串變大,化作一白一綠兩道遁光向著天空飛去。
不一會兒,兩人就來到了河陽城中的聚福客棧。
“前輩,請。”
張浩抬起茶杯向著普智示意,說著一仰頭像喝酒一樣,喝下了杯中香氣四溢的茶水。
“不知道大師對于天書可有何見解?”張浩放下茶杯,切入正題道。
“天書?小友指的是傳說中的五卷天書嗎?”對坐上,普智正端著茶杯慢慢品茗的手臂一僵,抬頭略有深意的看向了張浩,語氣帶著一絲詫異。
普智活了幾百年了,臨了臨了,最想明白的就是五卷天書的來歷,以及世間是否有仙,可惜五卷天書各在一方,更有幾卷只留下了傳說,根本無法找尋。
“是的,當今天下各大道統,正道青云門,天音寺,焚香谷,魔道鬼王宗,合歡派,萬毒門,長生堂,修行方式各不相同,據晚輩偶然間得知,其中大部分的功法都來源于天書!”張浩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可惜五卷天書各自分開,從來沒人能夠集齊進行參悟,實在是一樁憾事!”
“竟有此事!老僧只知我天音寺確有一面無字玉壁,大梵般若便來自其中,莫非當初貴派的太極玄清道來歷也是如此?”普智看似平靜,實則有些狂熱的問,左手中念珠不住的轉動著。
張浩見到普智上鉤,笑著繼續說道:“正是,可惜各派的功法對外都是不傳之秘,晚輩倒是有一些想法,可惜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太極玄清道,也僅習得玉清境的內容。”說完,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卻是用余光若有若無的瞥了一眼普智。
果不其然,普智聽聞此話,眼中
的狂熱更濃了,只是還有一絲糾結。
此時的他畢竟還沒有到中七尾蜈蚣劇毒,即將喪命的階段,要他就這么把天音寺的神功傳給一個青云門的弟子,著實有些顧慮。
不過這股疑慮沒有持續太久,普智飄忽的眼光一定,看向了張浩:“小友當真有這般大愿?須知從來沒人能將各派功法齊修,按理來說,這很容易讓修煉者走火入魔,輕則武功盡廢,重則命喪當場!”
“大師,此謂求仁得仁,敢于求道者,當有大無畏的精神!晚輩雖然修為低微,卻也有敢為人先的膽量!”見到老僧終于下定決心,張浩郎聲笑道。
看來,在普智眼中,門規祖訓終究不如他的個人追求重要,如此正中張浩下懷。
看來草廟村的血案應該是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