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白兔奶糖
- 年代1960,我有一臺娃娃機
- 夢半回
- 2013字
- 2025-06-20 17:35:05
張建軍提著大白兔奶糖出來。
廳里的小龍等孩子的目光全落他身上,準確說是他手上的糖果。
“過來吧!”
張建軍給他們一人數了5顆。
不是不愿意多給,尤其是大牛,人家的那堆木塊可是充值了五枚游戲幣,才給區區5顆糖,是小氣了點。
但真不能一次給那么多,落不到孩子的手,就像過年的紅包一樣,會被家長收起來。
這事,張建軍記心上,以后還會有補償的。
別小看5顆糖,小龍他們都樂壞了。他們沒有一次得過那么多的糖,即便是有人娶媳婦分喜糖,也就兩三顆而已。
“我這輩子都沒拿過這么多糖。”小花將奶糖數了又數。
張建軍哭笑不得,你才多大?就說這輩子。
小虎已經迫不及待剝開一顆,將糖紙舔干凈后放兜里。糖紙可不能丟,是孩子們的一項可以炫耀的重要“財富”。
“四叔,好甜,好吃。”
張建軍翻了個白眼,暗道:你四叔可不甜不好吃。
“好了,去玩吧!”
大牛他們立即跑出去,急著去找小伙伴炫耀。這么好吃的糖,他們肯定都沒吃過。
果不其然,他們幾個很快就被村里其他孩子圍住,那些目光羨慕極了。還是小龍大方,拿出一顆,讓每個人都舔幾口。
別說孩子,就連路過的大人都驚訝。
“哪里來的?這糖我們供銷社可沒有。”其中一人見過世面,聽說過大白兔奶糖。
沒想到,小龍、小虎、小花和大牛竟然人手五顆。誰呀?這么大方,一次就給五顆。
“我四叔給的×3”
“建軍叔給的。”大牛得意道。
眾人聽見這糖是張建軍的,不奇怪了。畢竟張建軍在縣里讀書,得到些大白兔奶糖好像也挺合理的。
這玩意他們公社的供銷社沒有,縣里應該不缺的吧?
“還是建軍有本事。”
“廢話!以后建軍可是要當干部的。”
……
估計是得知兒子(弟弟)回來,張建軍的母親和五姐匆匆趕回來。
“六弟,你買大白兔奶糖啦?”
五姐張曉雨的眼睛亂瞄,雖然看著也瘦,臉色發黃,扎著兩根鞭子,但眼睛大,看上去很精神。
張建軍搖頭笑道:“大白兔奶糖我可買不到,人家送的。”
接著,他又把哄奶奶的那一套完整搬出來。
張母又驚又喜,直呼兒子遇到貴人了。
能送那么多好東西的人家,肯定不一般。饒是她是一名村婦,也明白結識到那樣的人對兒子以后的發展有利。
“五姐,糖在這,你隨便拿。”張建軍將那半袋糖移過去。
張曉雨連連擺手:“六弟,你留著吃,五姐這么大了,不吃。”
她趕緊把目光挪開,真怕再看一眼就把持不住。
張建軍無語。
就大他一兩歲而已,還要假裝成大人。哪有女孩子不喜歡吃奶糖?只是在她的思想中,不能跟弟弟搶吃的而已。
他捉了一大把,有十幾顆,塞到五姐手里。剩下的,全給了老媽。
張母打開米缸,從里面撈了一把大米起來,看了幾眼,歡喜道:“這米真不錯,一會給你太爺他們拿點過去。”
其余的,她準備讓兒子帶去學校吃。這種細糧,他們吃不上。
下意識將好的都留給兒子。
張建軍沒意見,順口告訴老媽,自己已經拿了5斤面粉和兩斤花生油到祖屋那邊去。
“嗯!做得好,你爺爺他們……”老娘又開始長篇大論起來,往常三位老人對他們家怎么、怎么樣,讓張建軍要孝順等等。
她雖然寵兒子,但也沒落下正確的三觀教育。
女兒除外,她沒少pua女兒,比如要對弟弟好,什么都要讓著弟弟等,搞得張建軍幾個姐姐都是扶弟魔。
張母看到女兒揣著奶糖,又想吃又想還回去的糾結表情,便開始說教:“你弟弟給你就拿著吧!記得他的好,以后……”
得!張建軍都聽得耳朵出油了。
要擱在21世紀,老媽絕對是傳銷的好手。
他直接放大招打斷道:“媽,我餓了。”
一聽兒子餓了,張母也顧不上pua女兒,趕緊去給兒子做吃的。
張曉雨將奶糖放兜里,開心得跟吃了蜜蜂屎一樣,也跟著去廚房幫忙。
好吧!這時候還跟過去,活該被洗腦。
張建軍沒閑著,根據上一世的記憶,用兩片竹子制作一個黃鱔夾,跟火鉗差不多的東西,制作起來并不難。
要求夾黃鱔的那一頭要有“齒”,這樣才能夾住黃鱔,不讓它滑走。
徒手捉黃鱔,他還沒那本事,而且挺危險的,先不說有沒有蛇,黃鱔本身也會咬人,而且咬得很疼,被咬過的都知道。
此外,張建軍還用一根針燒紅擰彎,做成了一個魚鉤。
黃鱔貪吃,只要有餌,它必咬,非常好釣。
捉黃鱔他是認真的,并非只是哄哄小孩子。目前來看,那也是他最快獲得“肉食”的方式和來源。
無論是爆炒鱔段,煲黃鱔粥,還是黃鱔飯,味道都相當哇塞,想想就流口水。
最后,張建軍還弄了一個火把。
家里沒有手電,用油燈去抓黃鱔也有點不現實。村里沒通電,油燈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照明工具,燒的是火水,也就是煤油。
煤油燈多為玻璃質材,外形如細腰大肚的葫蘆,上面是個形如張嘴蛤蟆的燈頭,燈頭一側有個可把燈芯調進調出的旋鈕,以控制燈的亮度。
盡管如此,煤油燈能不用就不用,因為煤油的價格是醬油的兩三倍,醋的五六倍,很多人家省之又省。
用它去捉黃鱔?瘋了吧?
晚上燒久一點,家里都能說你是敗家子。
大牛回到家就告訴家里人,自己用幾件“小玩具”跟建軍叔換糖。
其家人笑而不語,沒當真,那些邊角料值什么錢?也沒什么用,無非就是建軍看他們家大牛和他的侄子小龍小虎玩得好,也分幾顆糖。
用木塊換大白奶糖,那只是對外的一個說辭罷了。
大牛的媽媽收走了三顆奶糖,用刀切開,給家里每一個孩子都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