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頭一看,原來是護軍將軍陳到。
陳到手很穩,緩緩的拉著細繩,將大魚拉到淺水區。
立刻就有兩名白毦兵跳下水,用抄網將這條大魚撈到岸上。
陳到面色平靜的對李川微笑點點頭:
“郎君,你看看這條大魚如何?可還算滿意?”
李川定睛一看:“臥槽,竟然是鱘魚,得有二三十斤吧!”
“陳將軍,既然你能用標槍插魚,那就多逮幾條,咱們在岸邊來個野炊!”
這一刻,李川骨子里逮魚摸蝦的愛好迸發,好似回到了老家一樣。
他是一點也不跟白毦兵們見外,給眾人分派著任務。
一眾白毦兵看了眼陳到,見自家將軍居然也沒異議,紛紛遵命而去。
他們雖不知李川的身份,卻清楚自家大王剛才對李川有多尊敬。
更有細心的白毦兵注意到,李川很像稱王大典時的神秘人。
沔陽此地周圍多丘陵樹林。
西側便是綿延群山,漢江對面就是定軍山。
漢中之戰,老將黃忠陣斬曹魏最高統帥夏侯淵于此。
風景非常優美,后世的諸葛武侯墓就在定軍山旁邊。
李川看了一會四周的風景,這里挺適合搞高端民宿、療養院的。
白毦兵們撿柴的,撿菌子的,采野菜的,還有跟陳到在水邊捕魚摸蝦的。
李川又讓兩個白毦兵,去搬來一口行軍用的大鐵釜、廚具,他準備露一手廚藝。
趁著沒人注意,他躲在一棵大樹后返回住處拿來一條五花肉,還有一些常用的各類調料。
很快兩個白毦兵氣喘吁吁抬著一口行軍鐵釜回來。
“首先,我教給你們如何挖一個無煙灶。”
“行軍打仗時生火冒煙容易暴露行蹤,若是無煙灶就安全多了。”
李川大學時候刷的短視頻,在這一刻顯露出它的寶貴之處。
信息大爆炸時代,可能僅僅是瞄那么兩眼學來的知識,都是古人聞所未聞的。
借助江邊的斜坡地形,一個無煙灶很快挖好。
當然了,李川主要是動嘴,身體力行的是兩個壯碩的白毦兵。
即便如此,兩個人都對李川感恩戴德,這是授藝之恩。
趁著開挖行軍灶的工夫,李川用一塊豬皮重新開了一下鐵釜。
缺少油脂的年代,鐵很容易生銹,一口養的很好的鐵釜少不了油脂養護。
等無煙灶挖好,李川又修整細節才把大鐵釜放上去,又用泥土把縫隙堵上。
“郎君,不是說君子遠庖廚嗎?”
陳到終于忍不住開口詢問,他這會工夫又抓了幾條大魚過來。
李川將五花肉放進鐵釜里煎炸,口中還笑著回應:
“老子還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自己親身嘗試,能知道什么若烹小鮮?”
“何況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君子凡事也要身體力行,而不是坐享其成,紙上談兵。”
見陳到若有所思,李川也不客氣的給他派活:
“陳將軍,你也別閑著了,先把魚殺好,一會一塊燉了?!?
陳到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鍋里傳出的香味真是太霸道了。
等到油脂差不多煉出來,李川放進蔥姜蒜爆香,加上花椒、辣椒油炸一下。
四周的白毦兵紛紛帶著干柴、菌子、野菜趕回來:
“好香啊,我在成都城從沒有聞到過這么香的味道。”
“郎君這樣的貴人,連大王都對他禮敬有加,居然親自下廚。”
“郎君本領不凡,誰知道簡單的行軍灶,也能這么神奇呢?”
“是啊,連煙都能消除,日后再行軍打仗,好歹能吃一口熱飯菜了。”
待一切準備完畢,陳到也將那條鱘魚和一條青魚一條草魚剁成塊燉進去。
考慮到古人的飲食習慣,李川沒有用川菜的做法,借鑒了滇菜和北方菜的一些做法。
等到鐵釜里燉煮出香味之后,李川還準備了一些面粉貼上餅子。
又找了一些芭蕉葉,編成一個蓋子蓋上去,這樣味道會更好。
“吸溜——吸溜——”
很快周圍不斷傳出吸口水的聲音。
美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不知不覺眾人話就多起來。
原本沉默寡言的陳到,不知不覺間就跟李川多聊了不少,連他都很驚訝。
李川雖然年輕,卻見聞廣博令人嘆為觀止,陳到對李川越發佩服。
李川哪里知道陳到的心思,他只覺得今天吹牛逼吹的很過癮。
當他和陳到吹的正開心,忽然一個陌生男子聲音傳來:
“叔至,遠遠就看到你在這里,這是做什么呢?居然這么香!”
李川、陳到扭頭看去,居然是多日不見的魏延。
魏延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身后跟著十名親兵牽著馬緩緩靠近。
陳到跟魏延關系還算不錯,微笑著點點頭:
“文長從武都回來辛苦了!快來見過郎君,此乃大王貴客!”
魏延也認出這個用神秘武器放倒自己的青年,不由打了一個哆嗦。
想起剛剛拜見劉備時,劉備對他的隱隱叮囑,毫不猶豫的恭敬拱手行禮:
“魏延見過郎君,之前某鎮守壇臺,卻不想驚擾了郎君,還望恕罪!”
魏延并不是傻子。
該服軟的時候,跪的還是很流暢。
“魏將軍何必客氣,也是我反應過度,無意間傷到了閣下!”
李川最煩繁文縟節,各種各樣的行禮。
既然魏延主動服軟,他就笑著邀請魏延坐下,
“今日我和陳將軍在江邊野炊,魏將軍不嫌棄的話,不若一塊品味一番?!?
“哪里,哪里,這香味令人垂涎三尺,某怎么會嫌棄呢!”
魏延早就被鍋里傳出的香味饞的不行,趕緊挨著陳到一塊坐下,
“郎君若是不棄,可喚我文長,陳到字叔至,喚他叔至即可?!?
“既然如此,兩位將軍喚我李川,或者大川也行,朋友都這么叫我!”
誰知魏延、陳到相互對視一眼,一個個撥浪鼓一樣搖頭:
“郎君乃大王的貴客,身份尊貴,我二人還是繼續以郎君稱呼吧!”
見魏延、陳到不敢改口,李川也就罷了,反正就是個稱呼。
恰好這時鐵釜里傳出餅子的焦香氣,李川高興的提醒:
“可以了,火候已經到,咱們大家伙開鍋吃飯。”
三條二三十斤的大魚,分量可不算少。
加上野菜、菌子,還有圍著大鐵釜貼滿一圈的餅子,香味四溢。
“別急,別急,咱們就用芭蕉葉為盤,以竹子為筷?!?
在李川的指揮下,二十多個白毦兵加魏延親兵十人,井井有條的排隊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