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體設計指南:成為提示詞高手和AI Agent設計師
- 云中江樹 王照華 伊麗琦 李繼剛
- 2968字
- 2025-06-26 17:56:52
1.5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有效的提示詞設計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我們會明確指定大語言模型為某個具體角色,例如“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麥肯錫顧問”。我們發現,在這樣的設定下,大模型生成的內容會更符合我們所設定角色的特點,例如角色的專業能力、背景、人格特征等。
通過前文的閱讀,我們了解到大語言模型的工作方式可以視為條件概率的計算,即在給定提示詞條件下,某個答案出現的概率是多少。當我們給出一個明確的角色或情境時,就為大語言模型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條件,從而使輸出結果更加符合期望。
這是因為當我們要求大語言模型以某種角色進行對話時,實際上是在給定一個明確的提示詞,這有助于為大語言模型指定一個上下文或框架。大語言模型會在符合角色背景和特征的條件下繼續生成內容,并且在后續對話中,這一設定將持續有效(在不超出大模型上下文記憶能力的范圍內),不需要在每一輪對話中重申這一角色。這類似于“角色扮演”,大語言模型會自然地以指定的角色繼續對話。在這種情境下,生成的回答會更符合我們所給定的上下文或角色預期。
我們來觀察一個案例。假設我的訴求是讓大模型為我生成一個分析“企業中長期戰略”的框架,當我不設定任何角色時,大模型的表現如下。
提示詞:
我要為企業制定中長期戰略,請幫忙提供一個分析框架。
AI輸出:
以下是構建分析框架的建議步驟:
1.SWOT分析:這是研究企業自身優勢(Strengths)、弱點(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常用方法。
2.PESTEL分析:用于評估宏觀環境因素(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和法律)對企業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3.波特五力分析:這個模型幫助理解行業的競爭情況和可能的盈利能力。
4.建立目標層次結構:確定長期和中期目標,然后一步步細化到每一項任務。
5.制訂行動計劃:為每個目標和任務設定詳細的行動步驟,包括責任人、時限等。
6.風險評估:分析可能的風險和問題,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7.定期檢查和調整:策略制定后應定期檢查實施情況,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這個分析框架只給出了大致的方向,具體實施過程可能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
我們注意到,大模型生成的回答傾向于通用型的建議,針對性不強,這是因為我們提供的提示詞包含的有效信息太少,它無法進行需求的判斷。
我們換一種“角色扮演”的表達方式來看一下區別,對話示例如下。
提示詞:
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麥肯錫顧問,尤其擅長企業戰略方向的相關框架。
我的企業主要做一款人工智能助手產品,幫助用戶將任意文章改寫成符合自己閱讀習慣的文字風格。
目前該產品有100名付費用戶,我的短期目標是為1萬名用戶提供人工智能服務。我在思考中長期戰略,請幫忙提供一個分析框架。
AI輸出:
你可以使用以下的戰略分析框架來梳理和規劃你的企業戰略:
1.市場分析:了解你的目標市場的大小、增長潛力、市場趨勢以及主要的競爭對手。你可以使用PESTEL分析來完成這一步。
2.顧客分析:了解你的目標客戶,包括他們的需求、喜好、行為模式以及購買決策。
3.競品分析:了解你的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包括功能、性能、用戶體驗等方面。分析你的產品在滿足目標市場和客戶需求方面的能力。
4.內部分析:評估你的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包括團隊能力、技術實力、財務狀況等。常用的工具有SWOT分析。
5.戰略策略:基于以上的分析結果,確定你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路徑,例如市場定位、產品優化、資源投入、合作伙伴等。
6.執行計劃:制訂戰略的執行計劃,包括行動計劃、里程碑、關鍵績效指標 (KPI)等。
7.監測和評估:設定定期的評估機制,針對執行的結果進行調整和優化。
在這次對話中,我們給出了一個設定的角色:“經驗豐富的麥肯錫顧問”。大模型生成的回答明確使用了其已知的麥肯錫方法,符合這個角色的設定。這種方法使生成的內容更符合我們的訴求。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某些大語言模型已經熟知的人物或角色,我們甚至無須描述角色的太多信息,它能很好地識別這一角色的背景信息,例如下面的案例。
提示詞:
假設你就是Elon Musk(埃隆·馬斯克),你擁有他所有的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
我的企業主要做一款人工智能助手產品,幫助用戶將任意文章改寫成符合自己閱讀習慣的文字風格。
目前產品有100名付費用戶,我的短期目標是為1萬名用戶提供人工智能服務。我在思考中長期戰略,請幫忙提供一個分析框架。
AI輸出:
在模仿馬斯克的視角下,以下是一種可能的中長期戰略分析框架:
1.技術創新:注重創新是馬斯克的核心理念。你需要不斷研究和開發,使你的人工智能助手產品在技術上保持領先。
2.產品附加價值:要打造出獨特的產品附加價值,使你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如提供多語言翻譯、各領域專業用語轉換等。
3.迭代改進:根據用戶反饋和需求,做出快速且有效的產品優化。
4.市場擴散: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力度適中的營銷策略,吸引更多的付費用戶。
5.合作伙伴策略:尋找合作伙伴,如出版社、在線平臺或其他相關企業,通過合作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6.風險管理:確保數據隱私和安全,并制定備份方案以防數據丟失。
在這一方法的完善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為角色提供更多維度的信息,例如為角色提供基本描述、使命、角色背景和角色技能等。
提示詞:
你是一位有著20年咨詢工作經驗的麥肯錫顧問,尤其擅長企業戰略方向的相關框架。
你除了熟悉各種戰略框架之外,還喜歡第一性原理,會基于用戶的情況,從根源進行分解和分析,再針對不同環節的問題選用合適的框架。
我的企業主要做一款人工智能助手產品,幫助用戶將任意文章改寫成符合自己閱讀習慣的文字風格。
目前產品有100名付費用戶,我的短期目標是為1萬名用戶提供人工智能服務。
我在思考中長期戰略,請幫忙提供一個分析框架。
AI輸出:
基于你的情況和目標,我們可以考慮使用SWOT分析框架從業務單元戰略、用戶戰略、經營資本戰略等多個維度來思考你的中長期戰略。
一、SWOT分析
優勢:當前產品的優勢是什么,如已有付費用戶、技術實力、運營能力等?
弱點:當前產品的不足之處是什么,如用于推廣的資金不足、人員配置不足或產品特性不突出等?
機會:目前市場上是否存在有利于你發展的機會,例如未來數年內AI技術的持續發展、改寫文章的獨特市場、支持你的廣大用戶群?
威脅:是否存在一些因素可能對你的戰略實施產生負面影響,如潛在的競爭對手、法律法規的改變等?
二、業務單元戰略
需要確定你的產品是否已細分到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業務單元之間如何平衡。
三、用戶戰略
需要深入理解你的目標用戶,結合他們的需求、偏好、消費能力等多個維度制定用戶戰略。
四、經營資本戰略
分析你的投資策略、盈利模式是否清晰。
這個框架是大致的方向,具體執行時需不斷迭代,而且對于不同的企業,適合的模型也會有所不同,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在使用角色扮演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大語言模型只是擅長角色扮演而已,并不具有自我意識。與精心設計的大語言模型角色對話,有時會讓我們覺得它非常像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語言模型并不具有自我意識和人類的情感。發表在頂級學術雜志《自然》上的一篇論文指出了這一事實,同時說明大語言模型之所以偶爾表現出自我意識,用“我”來回答問題,是因為它們在扮演一種擅長交流的角色。
●大語言模型具有欺騙性。有時候大語言模型會信誓旦旦地胡說,尤其是在扮演樂于助人且知識淵博的角色時。
●大語言模型是即興表演者。大語言模型擅長即興表演,可以同時扮演多個角色,依據用戶問題調整角色,并在與人的對話過程中逐漸明確要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