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資本游戲
- 穿越成火箭總經理:幫哈登奪冠
- 火焙魚
- 2602字
- 2025-06-22 20:48:13
比弗利山莊酒店的水晶吊燈折射出冷光,林峰整理著定制西裝的袖口——這套阿瑪尼由系統獎勵的“形象優化”功能推薦,襯得他微胖的身形多了幾分精英質感。不遠處,那位神似“石頭姐”的好萊塢新星克萊爾?安德森正端著香檳走來,裙擺掃過地面的聲音與林峰手機里比特幣突破 1200美元的提示音重疊。
“林先生,你好像更習慣看手機屏幕,而不是欣賞畢加索的真跡。”克萊爾的藍眼睛映著林峰手機界面的 K線圖。
林峰將手機鎖屏,露出定制的火箭 logo壁紙:“藝術品是靜態的美,而數字是動態的詩。比如——”他指向遠處角落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小李子投資的那家電動汽車公司,三個月后股價會上漲 47%。”這并非信口開河,系統“未來碎片”剛標注【2013年 12月,特斯拉將公布 Model S續航突破 400公里】。
克萊爾挑眉:“聽起來比我的新劇本更刺激。聽說你用比特幣收益投資了《爆裂鼓手》?”
“達米恩?查澤雷的才華不該被埋沒。”林峰想起系統提示的“娛樂信息”——這部成本 330萬的獨立電影將斬獲三項奧斯卡。他湊近克萊爾耳畔,刻意壓低的聲線帶著系統強化后的磁性:“就像我在休斯頓發掘的約基奇,好東西總需要眼光。”
遠處突然傳來騷動,NBA總裁大衛?斯特恩正向這邊走來。林峰立刻切換到商業模式,與斯特恩握手時,系統“談判大師”自動分析對方微表情:【對火箭的票房增長滿意度 85%,對亞裔經理的接受度 60%(正在提升)】。
“斯特恩先生,火箭新賽季的收視份額上漲 22%,”林峰遞上定制版數據手冊,“我們計劃在下個月推出區塊鏈賽季票,用比特幣結算。”這是系統“金融信息”的延伸應用,斯特恩的瞳孔微縮——他看到手冊扉頁印著“未來體育商業藍圖”。
另一邊,休斯頓火箭訓練館的 VIP會議室里,亞歷山大盯著投影儀上的資產報表,雪茄在水晶煙灰缸里積了長長一截。林峰的個人資產在比特幣飆升后突破 1.2億美元,而他通過“未來碎片”精準布局的特斯拉、亞馬遜股票,收益率均超過 300%。
亞歷山大長嘆一口氣,收起震驚的心思,撥通了林峰的電話“你用 300萬簽下約基奇,又用 500萬投資那個叫‘Instagram’的圖片社交軟件?”亞歷山大敲擊著桌面,“林,我知道你有‘內幕消息’,但籃球才是根本。”
林峰滑動屏幕,切換到火箭的商業開發計劃:“老板,籃球是載體,資本是翅膀。我們和特斯拉合作的‘魔球充電樁’項目,預計年增收 1500萬;而投資《復聯 2》的貼片廣告,能讓火箭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認知度提升 40%。”他頓了頓,調出一份股權轉讓協議,“我希望用個人資產收購火箭 5%的股份,成為小股東。”
亞歷山大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比我當年還敢賭。不過——”他拿起鋼筆,“先讓我看看你怎么處理接下來的勇士比賽。庫里受傷后,西部格局正在變。”系統提示【亞歷山大信任度提升至 75,股權轉讓談判進度 30%】。
與此同時,林峰的私人助理威爾金斯正在執行秘密指令:將 1000枚比特幣轉入一個瑞士匿名賬戶,那是為“未來碎片”提示的“2014年區塊鏈技術革命”預留的彈藥。辦公桌上,《好萊塢報道者》的樣刊攤開著,標題是“NBA經理跨界影視:林峰?莫投資《荒野獵人》”——系統標注這部小李子主演的電影將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戰術分析室里,波波維奇將林峰的比賽錄像按暫停,對助教說:“看看這個‘1-4聯防’的變種,他讓約基奇站弧頂策應,本質是用中鋒當控衛,顛覆傳統空間理論。”屏幕上,約基奇正用一記橫跨半場的傳球撕破快船防線,助教在戰術板上寫下:【林峰體系的核心是‘數據驅動的位置模糊化’】。
洛杉磯快船隊的教練辦公室里,里弗斯對著白板上的火箭球員數據皺眉:“哈登的后撤步三分出手占比提升到 35%,命中率 41%,這不是偶然。林峰用數據分析重構了他的進攻選擇,就像……就像用算法打籃球。”旁邊的助理補充:“我們的球探報告說,林峰辦公室有臺服務器專門跑球員動作模型。”
邁阿密熱火隊的訓練館內,斯波爾斯特拉將林峰的采訪錄音放慢 0.5倍:“他說‘籃球是概率學的具象化’,這話沒錯。但他能把概率算到讓詹姆斯的突破成功率下降 18%,這就不是普通數據分析師了。”旁邊的韋德插話說:“我聽說他給球員的戰術板是定制的 iPad,實時顯示對手的肌肉疲勞度熱圖。”
這些評價通過聯盟的教練微信群悄然傳播,關鍵詞從“瘋子”“騙子”逐漸變成“戰術革新者”“資本獵手”。當林峰的名字出現在《福布斯》“30位 30歲以下富豪”候選名單時,NBA教練們意識到,這個來自東方的穿越者,正在用一種他們從未理解的方式重塑籃球規則。
慈善晚宴的后半場,克萊爾挽著林峰的手臂走向露臺。遠處好萊塢山上的“HOLLYWOOD”標志在夜色中閃爍,與林峰手機里火箭下一場比賽的戰術預覽圖形成奇妙呼應。
“你好像心事重重。”克萊爾注意到林峰頻繁查看手表。
“明天對勇士,庫里缺陣,”林峰調出系統界面,【斯蒂芬?庫里腳踝扭傷,缺陣 3周,勇士隊勝率下降至 58%】,“但馬克?杰克遜不會輕易認輸,他們的‘死亡五小’雛形已經具備威脅。”他突然握住克萊爾的手,“有沒有興趣去休斯頓看一場真正的‘數據戰爭’?”
克萊爾的指尖傳來林峰掌心的溫度——那是系統“身體強化”帶來的體溫調節能力,永遠保持在最舒適的 37℃。她看著眼前這個男人,西裝革履下藏著戰術大師的靈魂,華爾街巨鱷的手腕,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我會帶攝影機去,”她踮起腳尖,在林峰耳邊輕語,“記錄下你如何用算法擊敗籃球。”
11月 23日,豐田中心的球員通道里,林峰看著約基奇正在練習“四分衛長傳”,系統提示【尼古拉?約基奇潛力值提升至 85,戰術契合度 82】。亞歷山大站在他身后,手里拿著那份尚未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如果贏下勇士,我就簽。”
“會贏的。”林峰看著場上哈登與科溫頓的三分對練,系統界面顯示球隊士氣值 88,“我們不僅要贏,還要讓所有人看到,火箭的王朝藍圖,從來不止于籃球場。”
場外,克萊爾的團隊正在架設攝影機,準備記錄這場“數據 VS傳統”的巔峰對決。而在林峰的私人賬戶里,一筆新的投資正在確認——系統“未來碎片”提示的“2014年虛擬現實技術突破”相關企業。
當燈光聚焦賽場,林峰整理著領帶,感受著系統賦予的全方位成長——財富數字的攀升、好萊塢星光的環繞、聯盟大佬的忌憚、老板信任的加深,以及身體里涌動的強化力量。他知道,擊敗勇士只是資本與籃球聯姻的又一個注腳,而真正的王朝敘事,正在場外與場內的雙重維度,以數據為筆,資本為墨,緩緩鋪陳。
“比賽開始了。”亞歷山大的聲音將林峰拉回現實。他走向教練席,目光掃過對面勇士隊的替補席,心中默念:庫里的傷是機會,但真正的挑戰,永遠在下一場。而他的戰場,早已超越了籃球場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