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學
- 1992:從模擬侄女命運開始
- 回到七年前
- 2035字
- 2025-07-28 23:58:01
“林先生,在我們老家,大家一直都把地看得很重,按我們原本的規(guī)劃路線,要征收五六戶人家的部分農(nóng)田。”王鳳維語氣懇切,“我會在一周內(nèi)說服他們,把征地的事辦妥的。”
“鳳維,征地的核心無非是補償。你們村里應該有遷去城鎮(zhèn)落戶的吧?你可以問問他們還要不要承包地,要是不要了,就把他們的責任田收回來,補償給那幾戶人家。”回到這個時代也有段時間了,他對當下了解得越來越深。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農(nóng)業(yè)戶口并不值錢,靜江縣不少人為了遷戶口進城,甚至還花了不少錢。
國人在骨子里雖看重土地,可這年代持有土地成本太高,有些遷去城鎮(zhèn)的人,反倒覺得農(nóng)村的土地是負擔,稍作勸說,多半愿意放棄承包權(quán)。
“好,那我去和他們聊聊。”王鳳維聞言眼前一亮,林先生所說的法子,的確可行。
林立輕點下頭,又叮囑:“像征地這種大事,一定要簽好書面協(xié)議。”可不要像模擬里那樣,最后賠上了自家半畝土地。
“等一下我讓人轉(zhuǎn)賬十一萬給你,要是還不夠,你可以去找你們村在縣城的大老板想想辦法。”之前這個項目,本就是西洲村一位做工程的老板資助的,王鳳維現(xiàn)在去找他,對方多半也是會資助的。
“林先生,這真的太讓你破費了。”王鳳維眼眶發(fā)熱,連忙起身道謝:“我代表西洲村一千兩百位村民,給你道謝了!”
這份恩情,在工程完工后,必須立碑刻字以示感謝。
【你贊助了西洲村的道路硬化項目110000元,返現(xiàn)率 125%,返現(xiàn) 137500元,凈收益為27500。】
【是否對項目受益者王鳳維進行模擬?】
收益率居然這么高?
林立一下子便來了興致,按他原本的估算,在降本增效以后,這個項目的返現(xiàn)率肯定能超過100%,而他的預期是110%左右。
125%已然遠遠超過他的期待。
【是。】
【1970年,你出生于靜江西洲村。】
【1989年,你高中畢業(yè)。】
【1992年,五月份,你被選舉為西洲村村長,六月份,為了筑一條出村的水泥路,你在羅大哥的引薦下,在原麻紡廠拜訪了林先生,林先生非常慷慨,資助了111000元。
為盡快完成土地置換,你找到了兩三位早已遷出戶口的同村長輩,順利地收回一畝多土地。
你和其他兩個村子的村委進行磋商,在得知不用分攤建筑材料費后,對方很爽快地答應了出工的請求。
七月一號,工程正式動工,可動工前一天,工地上出了件糟心事,幾捆鋼材被人給搶了。
那天,你也曾想過這么多建材堆在工地上不太安全。但轉(zhuǎn)念一想,工地離村子這么近,本村在附近也算有分量,附近的混混該不至于敢來招惹,所以只安排了三四個人在工地看守。
萬萬沒料到,竟有人敢明目張膽開著汽車來搶劫工地,等你帶著人趕過去阻攔時,他們瘋了似的連水泥都想往車上抬,你雖趕得及時,終究沒攔住那輛汽車,眼睜睜看著幾捆鋼材被他們拉走了。
好在除了這樁不快,整個工程倒也順順利利。
七月二十五號,進村道路澆筑完畢,除了叫人定期養(yǎng)護外,主體工程已然完成。
八月五號,村里的水泥主干道也全部澆筑完工。
工程完結(jié)后,三個村集體聯(lián)合在你們村頭立碑,碑文中特意感謝了林先生等資助者。
八月七號,你注意到了集體林地被侵占的情況,于是便調(diào)集人手對上面的建筑和林苗進行清除,過程中,懾于你的威信,包括羅興在內(nèi)的侵占者都沒敢阻撓。】
【村道開通后,附近三村村民出行方便得多了,因路況變好,騎摩托的蔬果收購商也因為你們這邊的道路情況更好,更喜歡來村里收購農(nóng)作物,就連收破爛的和賣貨的也喜歡來你們村。】
【此后多年,你作為村長積極參與各種村務,調(diào)解鄰里宅基地糾紛,協(xié)助上級救助孤寡,翻修村里水利……在上任之初,村里人便對你充滿期待,隨著你不斷地做出成績,你在村里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1996年,村里唯一的小學西洲小學已然破舊不堪,六十年代建成的泥磚房課室在刮風下雨天開始漏水。你反復向上申請撥款建新教學樓,可靜江縣當時的財政吃緊,所以一直沒批,反倒希望村里能自己解決問題。
剛開始時你曾考慮過向村民們進行攤派,可那幾年農(nóng)民的負擔很大,一些人家里有兩三個小孩的,很多連學費也湊不夠,一些學生家長,經(jīng)常要拖欠學校半個學期,甚至到期末時才能湊夠錢交學費。
村民們都太苦了,再向他們攤派的話,他們會受不住的,你想了一天一夜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最終,只能厚著臉皮,再次來到佑雁圖書館尋找?guī)椭?
只是那時,曾經(jīng)親自接待過你的林先生已經(jīng)去了省城,圖書館的館長秀才表示,他們會向上面反映你們村小的情況。】
虛擬屏幕上,徐徐地展開了一道選擇題:
【面對著王鳳維的難題,宿主的選擇是:
1、泥磚房上課也有獨到的滋味,讓孩子們繼續(xù)感受貧困,當作無事發(fā)生。
2、看在相識一場,給一千塊打發(fā)算了。
3、資助西洲小學建一棟教學樓。】
望著屏幕里殘舊的泥磚瓦房,還有操場上坑坑洼洼的跑道,林立忽然明白,為何系統(tǒng)對資助村道硬化給出的返現(xiàn)比預期高。
西洲村雖然出了一些能人,但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過得都很拮據(jù),他對窮人進行資助,返現(xiàn)自然就高了。
想到這里,林立直接選擇了三。
【三天后,省城傳來回復,林先生會資助十二萬,資助西洲小學建立新的教學樓和操場。
半年后,新的兩層高的教學樓建成,為了感謝林先生的資助,學校曾向縣里提出申請,將學校改名為林立小學,雖被教育局駁回,但同意將新教學樓命名為“林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