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地塊轉讓
- 1992:從模擬侄女命運開始
- 回到七年前
- 2024字
- 2025-07-14 22:47:00
【宿主為佑雁圖書館安裝空調的決策,讓這里成了中小學生夏日里的避暑寶地。
宿主更出資助力張清華創業成功,以五百萬本金為未來的自己賺得十倍投資回報。】
【恭喜!宿主在模擬中的表現評定為優秀,可獲額外 30%返現獎勵。】
【圖書館冷氣項目開支 109005元,恭喜宿主獲得 32702元額外收益。】
林立在心里默算片刻,加上基礎收益,這次為圖書館冷氣項目投入的回報總計 92654元。
【宿主賬號可動用資金現為 354892元。】
瞥了眼系統顯示的可用資金,林立踱步走向一樓。
一樓閱覽區內,四五名手下正往書架上擺書。一張長書桌旁,張清華正教陳柏夏讀拼音,兩人一教一讀,聲音輕柔,旁邊放著兩三本翻過的《水滸傳》連環畫。
眾人見了林立,紛紛問好,林立則微微點頭回應。
“陳文、陳武。”林立稍一遲疑,吩咐道:“等一下你們提醒大伙,叫他們留意一下附近鎮子上有沒有一個叫小芹的女孩,大概十一歲左右。”
他看了眼陳柏夏,不確定小芹的父母此時是否已因車禍離世。
剛才經歷的模擬里,陳柏夏的結局沒有細說。但他是“易車租”的聯合創始人,公司被收購時也實現了財富自由。張清華回靜江生活后的短短十幾秒視頻里,他還出現過一兩次,唯一能確定的是,模擬中他三十一歲仍未結婚。
“好的。”陳文默默點頭,沒多問老板為何突然要找這樣一個人。
“清華啊,最近在看什么書?”林立在兩個孩子身旁坐下,隨意問道。
圖書館雖未對外開放,但張清華作為編內人員,這四五天已在館里讀了不少書。
“老板,我看了本童話書,還有一本講神農架的……”張清華絮絮叨叨地說起來,提到小紅帽、神農架野人,還有雨林里的行軍蟻。林立越聽,越覺得這小子的興趣點當真廣泛。
“你以后該多看看和因特網有關的書。”林立目光轉向陳柏夏,“你也一樣。”
以張清華這樣不安分的性子,既然注定要走互聯網創業的路子,早些了解相關知識總歸是好的。
“因特網?那是什么?”張清華瞪大了眼睛,滿臉茫然地問。
人很難理解從未接觸過的事物。互聯網還要過兩三年才接入國內,大規模普及更是要等到 1998年以后。
“因特網啊……”林立略一沉吟,組織好思路才開始講解。
他用張清華剛看過的童話書里的小精靈打比方,說它們能把電腦等設備連起來,在中間傳遞信息。他講了人通過網絡即時文字交流,講了因特網在各行各業的作用,又描繪了未來網絡的一些應用場景。
張清華起初一臉茫然,聽著聽著,仿佛聽到了天方夜譚,雙眸越來越亮。
那是一個只有在想象中才存在的奇幻世界,在因特網的兩端,兩個人雖然相隔著千萬里,但也可以見到對方;甚至就連那一張張實體的紙幣,在那個世界里竟然也變成了數字符號,以后去小賣部時,都不用帶錢包了,把數字符號轉給老板就可以買東西了。
“林先生,我們以后真的能在電腦屏幕前通過因特網買東西?”羅永泰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
林立轉頭,見羅永泰和中介老五不知何時到了圖書館,剛才林立在講因特網時,他們就在旁邊安靜地聽著,對他所描述的未來網絡世界還頗感興趣。
“羅主任,今天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他起身向羅主任伸出手。
“林先生,好久不見。”羅主任握了握手,笑著說。
林立也和老五握了手,邀兩人坐下。看著他們,心里琢磨著倆人一同前來,應該是有什么正事。
“林先生,我這次來,是受人所托。”寒暄幾句后,羅永泰笑問:“你既然租了麻紡廠做圖書館,不知對這塊地有沒有興趣?”
“哦?羅主任的意思是……”
“林先生,還記得前段時間和你簽租賃合同的趙處長嗎?”老五和林立打過幾次交道,說話更直接:“麻紡廠管理方想把這塊地放出去。”
管理方竟想讓自己接手這塊地?林立愣了一下,他現在對這地塊沒多大興趣,主要是麻紡廠太大,就算拿下來,似乎也沒有多大用處。
圖書館在這里,總不能在另外兩棟廠房里開工廠吧?
不對……
林立腦海里浮現出這段時間與圖書館相關的模擬,在兩次模擬里,張清華三十多年后還常來佑雁圖書館。
這么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佑雁圖書館都會留在這里。將來,自己應該會繼續長租,或是把這塊地買下來了?
這時羅永泰開口了,解釋起相關部門想出手麻紡廠地塊的緣由。
自從麻紡廠關停后,近兩年來,廠方每月都要給近百名未轉業的員工發 40元基礎生活費,資金壓力一直很大,既然工廠業已關停,廠區也閑置起來,還不如直接賣掉來填補缺口。
“不知道縣里的報價是多少?”林立開口問道。
“縣經委方面的報價是兩萬三千一畝地。”羅永泰也覺得這數字有些偏高了,忙不迭補充道:“縣里知道林先生不會把這塊地用于工業用途,所以叫價才高了一些……林先生,像我們開發區的工業用地,價格只要六千塊錢一畝。”
這段時間,對于林立的動態,局里一直都有關注,羅永泰就知道林立最近一直在醫院贊助貧困病人,期間不知花費了多少錢財。
靜江縣城就這么大,人民醫院的醫生們私下早傳開了,說有位神秘的熱心人專門幫扶重癥患者,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
就連林立在麻紡廠開設免費圖書館的事,如今也成了局里的新鮮談資。不少同事私下里感慨,萬萬沒想到,他們當初接待的外商對投資本地園區一點興趣也沒有,反倒一頭扎進了慈善這種賠本的營生。
林立略為沉吟,開始認真考慮接不接受這個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