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沉地覆蓋了【天都城】外廣袤的焦土。
白晝里那劍拔弩張、殺意沖天的肅殺之氣,并未隨著日落而消散,反而被這無邊的黑暗擠壓、濃縮,化為一種更加粘稠、更加令人窒息的沉重,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之中。
此刻,那白日里巍峨如玄鐵巨龍的城墻,在夜色中化身為一道橫亙天地、吞噬光明的巨大陰影。然而,這陰影并非死寂!沿著那高不可攀的墻頭,驟然亮起了萬千燈火!整座【天都城】,在萬千燈火的勾勒下,宛如一頭披覆著熔金鱗甲、于黑暗中蘇醒的洪荒巨獸!它沉默地盤踞在大地之上,那密布的箭垛和隱約可見的巨型守城器械陰影,則是它蓄勢待發的致命獠牙。這輝煌的燈火將那份固若金湯的防御意志和冰冷的殺機,以最直觀、最刺眼的方式,投射向城外的無邊黑暗!
與城墻上那集中、熾烈、充滿防御壓迫感的熔金燈火截然不同,包圍著巨獸的城外曠野,此刻則化身為一片浩瀚、深邃、充滿進攻活力的燎原星海!營盤之間寬闊的通道上,以及營寨的外圍,流動的火龍穿梭不息!那是巡邏的騎兵隊伍。騎士手持火把,控韁緩行,火光在他們玄色的魚鱗甲上跳躍,勾勒出人馬矯健的剪影。遠遠望去,這些流動的火光如同縱橫交錯的、燃燒的血管,將整個龐大的軍營有機地連接起來,彰顯著嚴密的戒備與森然的秩序。
“右相,秦軍一直在罵陣,并未攻城”,王信宇來到鄭國柱跟前,匯報著戰況。
“自然,他們又不傻,不過是想以王都為餌,減輕前線秦軍壓力而已,不過......到底只是【三等】小國,根本不明白我世天的底蘊”
“你只需加強防御,以備他們狗急跳墻,另外將城中所有重弩調到城頭,對付那些火炮”
“那蕭啟淵自以為這王都是我世天的軟肋,哼,果然只是鄉下小國的太子。但老夫卻知道他真正的軟肋,傳令前線不惜代價加緊進攻,將秦軍徹底擊潰。只要滅掉秦軍主力,這只小部隊就是無根之水,不足為懼”
接下來兩日,秦軍依舊圍而不攻,偶爾罵罵陣,打幾發【深淵大炮】,對此秦軍雖然不解,但出于對太子的絕對信任,沒有人有異議,而世天方面自認識破了蕭啟淵的計策,而且那三十萬勤王軍也越來越近,所以他們更加不急。
蕭啟淵自然發現有援軍過來,但他在等---等烏云。
第三晚,今夜的蒼穹,被厚重、翻滾的鉛灰色云層徹底封死,不見星子微光,更無半分月色傾瀉。那云層仿佛浸透了濃墨的棉絮,沉甸甸地壓在【天都城】高聳的箭樓飛檐之上。天地間,唯有純粹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在流淌,吞噬了遠山,模糊了地平線,將萬物輪廓都揉碎在無邊的墨色里。
然而,就在這片純粹的、連風都仿佛凝滯的黑暗深處,在那隔絕了天光的厚重云層之下,一道比夜色本身更為幽邃的“存在”,正悄然移動。
它不是飛鳥,沒有羽翼破風的聲響。
它不是流云,沒有聚散飄忽的形態。
這“黑影”緊貼著云層的下沿,以一種緩慢到近乎詭異的速度,向著下方那片被輝煌燈火勾勒出的、宛如熔金巨獸般的【天都城】“飄”去。它的移動并非直線,而是帶著一種難以捉摸的、如同煙霧在水底彌散般的飄忽軌跡,時而微微下沉,融入下方更深的黑暗;時而又似乎被城頭熾烈的燈火邊緣吸引,在光與暗的臨界處滑過一道難以察覺的弧線。
下方,【天都城】依舊燈火通明,如同燃燒的巨龍!萬千火把、巨大的烽燧烈焰,將城墻頂部染成一片跳動的熔金色澤。刁斗的敲擊聲、隱約的呼喝聲、兵甲摩擦的細碎聲響,混合著松脂燃燒的焦味,從城頭升騰上來。探照的燈光如同巨大的光劍,不時刺破夜空,掃視著城墻外那片死寂的焦土,警惕著任何可能靠近的威脅。
城墻上,一名守卒下意識地抬頭望向漆黑如墨的天穹,只覺那沉沉的黑暗仿佛要壓垮他的頭盔,讓他心頭莫名一悸。他緊了緊手中的長矛,目光掃過被探燈照亮的一小片焦土,卻對頭頂那片正悄然侵入物一無所知。
近距離看去,那是一個巨型球狀物下面吊著一個大籃子,任何現代人哪怕是小孩都能一眼認出-----熱氣球。
那懸于夜空的巨大囊體像一只碩大無朋、被吹脹的巨蛾腹部,呈現出一種略顯笨拙的卵圓形。囊體由數百塊堅韌異常、經過特殊藥液反復浸染鞣制的厚實野蠶絲錦拼接縫制而成。錦布本身呈現一種便于隱入夜空的深靛青色,表面涂刷著多層從漆樹、桐油和特殊樹脂混合熬制的“玄膠”,不僅防水、防風化,更極大地增強了氣密性,防止珍貴的熱氣逸散。每塊錦布的接縫處,都用浸透了玄膠的牛筋細索緊密縫合,再覆蓋上一層特制的魚鰾膠,確保滴水不漏。
囊體下方并非完全封閉,而是開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火口”,口沿用數圈堅韌的熟銅環加固,環上均勻分布著粗大的青銅扣環,用于連接下方的吊索與加熱裝置。
提供升力的核心,并非明火直噴,而是一個復雜精巧的“地心爐”系統,它位于囊體火口正下方,懸掛在堅固的藤籃框架中央,主體是一個巨大的雙層嵌套青銅鼎爐。外層鼎壁厚重,內膽則相對較薄,布滿蜂窩狀氣孔。兩層之間填充著耐火的石棉與陶土粉末,以隔絕高溫,防止引燃藤籃。整個鼎爐外圍用黑布遮蓋,防止火光泄露,便于隱蔽。
爐內燃燒的不是普通木柴,而是經過特殊炭化處理、燃燒值極高的“烏金炭”和摻入了油脂與松香的“猛火膏”。爐體下方連接著數個鼓囊囊的巨大皮質風箱,由人力或簡單的齒輪曲柄驅動,通過竹骨覆皮的長管將強勁氣流持續送入爐膛,確保猛烈而穩定的燃燒。
爐口上方,并非直接敞露,而是罩著一個巨大的、由多層紫銅薄片鉚接而成的傘狀導流罩。銅片被灼熱的氣流炙烤得通紅發亮。這罩子巧妙地將爐火產生的猛烈上升熱流集中、約束,形成一股粗壯而穩定的熱柱,精準地灌入頭頂囊體的火口之中,避免熱量浪費和火焰舔舐囊壁的風險
承載人員與設備的吊籃,形如一個巨大的倒扣鳥巢,由浸泡過桐油、堅韌無比的老山玄鐵藤編織而成,藤條粗如兒臂,縱橫交錯,結構異常堅固。籃體外部覆蓋著涂有防火泥漿的多層厚麻布,內部鋪設隔熱木板。籃筐邊緣加裝了齊胸高的包銅木圍欄,確保安全。
吊籃通過數十根手腕粗細、同樣由浸油野蠶絲與金屬絲混編而成的巨纜,連接著上方囊體的銅環。這些纜索并非垂直,而是呈一定的傘狀分布,將龐大的囊體穩穩懸吊。
這是蕭啟淵和【兵造司】秘密研制的的殺手锏,取名為【墨穹舟】,是這個時代的“空軍”。這次圍攻王都,蕭啟淵真正的目的是刺殺-----刺殺世天王上。升級后的【地圖】可以清晰的辨認每個人,而在【天都城】內的王宮中,蕭啟淵清楚的看到頂著【王上】標簽的男子,這幾天的觀察以及【千紙鸞】的情報,讓他確切知道了世天王上的行動軌跡,而能對【墨穹舟】有威脅的遠程重弩,皆被調到城頭防備火炮,這也是蕭啟淵這三日偶爾用火跑攻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