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東藩中國通史·清史篇(插圖版)
- 蔡東藩 鄭志勇編
- 1200字
- 2025-06-20 14:35:46
國號大清
太宗擔心將士作戰已久,個個勞累不堪,而且又沒有后援,再不退兵就犯了兵家大忌;就算攻下了城,也是守不住的,一旦明朝的援軍來了,反而進退兩難,所以決定退兵。但滿軍這一次把京畿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明朝內亂,好能乘虛而入,拿下明朝江山。
回到國都后,文武百官都來慶賀,但太宗仍然愁眉不展,眾貝勒問他怎么了,太宗說:“袁崇煥雖然已進監獄,終究還沒死,假如他被釋放出來,又要與我作對,所以我放心不下。等他死了,你們再向我慶賀吧。”
過了幾天,探子來送信說:“袁崇煥已被處死,而且還被抄家。”太宗才松了一口氣說:“這人總算死了,咱們可以長驅直入明朝國境了。”范文程回答說:“袁崇煥雖然已經死了,但孫承宗還在,山海關還是不容易拿下。”
天聰五年(1631年)八月,滿軍起兵攻打明朝。太宗帶領精騎到了大凌河,先派人前往錦州,阻擊山海關的援兵。遼東巡撫邱禾嘉聽說滿軍到了,趕緊派人去路上阻攔,結果被滿軍殺得大敗而歸。太宗率兵包圍大凌河城,但是邱禾嘉置之不理,并不派援兵。大凌河城的守將是祖大壽和何可綱。兩人起初還能抵抗,但等滿軍的大炮運到之后,城墻被毀掉一半,加上冬天來了,城里沒有糧草,守軍漸漸撐不住了。
眼看著援軍遲遲不到,祖大壽主張投降,何可綱反對投降。最后祖大壽也顧不得何可綱了,夜里派部下到滿軍營帳中獻上投降書,并決定第二天傍晚獻城。何可綱得知,急忙來攔截,被祖大壽一箭射倒。城內的士兵走的走,降的降。
祖大壽叩見太宗,太宗格外優待他。祖大壽獻計說:“拿下錦州不難。我一家老小都在錦州,錦州的守將還不知道我歸降天朝的事。如果我假裝戰敗逃回錦州,作為內應,拿下錦州易如反掌。”太宗同意了他的建議。回到錦州之后,祖大壽對自己投降的行為非常悔恨,于是騙太宗說:“這里我的心腹很少,防守很嚴,請先別急著發兵。”于是太宗班師回朝。
太宗從大凌河城班師回國后,養精蓄銳。一年后,太宗征集各部蒙古兵向遼河進發,征討察哈爾部。察哈爾部在滿洲西北,是元朝末代順帝的子孫。當年滿洲太祖起兵的時候,察哈爾的勢力非常強大。察哈爾部的首領是林丹汗。林丹汗十分狂妄,經常掠奪蒙古各部落,這些部落苦不堪言,多來歸順滿洲,請滿洲出兵討伐察哈爾部。太宗率兵攻打察哈爾部,林丹汗猝不及防,拼命逃脫,察哈爾部被征服。后來,林丹汗逃奔到青海,因病身亡,他的兒子只好率領家屬向滿洲乞降。太宗接受他的投降,并收下了他獻上的一個無價之寶。
原來這件寶物正是元朝歷代皇帝的傳國玉璽。太宗得到玉璽后,焚香告天,修建天廟天壇,添造宮殿,隨后改國號為大清,改天聰十年為崇德元年(1636年)。他冊封大貝勒代善為禮親王、貝勒濟爾哈朗為鄭親王、多爾袞為睿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岳托為成親王、阿濟格為武英郡王。此外文武百官,都有封賞;任命范文程為大學士,擔任宰相。整個朝廷喜氣洋洋,只有太宗一人不怎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登基當天外藩各使臣都行跪拜禮,卻有一國使臣不肯下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