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寶河
- 醫生:從鄉縣小醫到腫瘤大咖
- 雞蛋青菜炒年糕
- 2186字
- 2025-06-26 06:59:00
沈默微微皺眉,心中暗道一聲不好,但臉上依舊掛著溫和的笑。
“你好,我是腫瘤科的沈醫生,你把會診單給我看看吧,是哪里不舒服?”他做了個手勢,示意對方坐下。
“我,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很難受,想吐,昏昏沉沉的沒精神。”中年男性嘴唇動了動,聲音微弱得如同蚊蠅,勉強坐下。
他有氣無力地遞上會診單,雙手微微顫抖,仿佛舉起那張薄薄的紙張,對他來說,都已經很吃力了。
沈默按下心頭疑慮,接過會診單,仔細地端詳了起來。
會診單大致這樣記錄:
“李寶河,男,51歲,7個月前因為無明顯誘因嘔吐、頭暈、胸悶,記憶下降,于河胥縣人民醫院就診,頭顱MRI檢查見右側側腦室三角區占位性病變,考慮腫瘤性病變。”
“患者為進一步治療,轉診至南醫三院,行顳葉病損切除+顱內病灶切除+硬腦膜補片修補+顱骨骨瓣修補。”
“術后病理提示:右側顳枕葉鏡下見腫瘤細胞呈彌漫片狀浸潤性生長,診斷為膠質母細胞瘤,WHO 4級,IDH野生型。”
“患者術后于南醫三院完善頭部CT-MRI定位,行同期放化療。”
“三日前患者自覺再發嘔吐、頭暈癥狀,伴記憶力下降,要求進一步治療。”
會診單滿滿當當寫了一頁。
而沈默的心情,也隨著這密密麻麻的字跡,一點點沉了下去。
見到病人的第一眼,他就預感到情況不妙。
而此刻看完病情簡介,他只覺這“不妙”比他預想的還要嚴重得多。
顳枕葉膠質母細胞瘤啊……
在腫瘤學中,膠質母細胞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見,也是最“惡”的原發性腦腫瘤,術后的復發率相當之高!
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一兩年。
而WHO 4級、IDH野生型,則代表著李寶河的這種腫瘤的病理類型,在膠質母細胞瘤中,更是差中之差,預后極為不佳。
毫無疑問,在沈默看來,眼前這個病人現在的樣子,大概率是復發了。
“你最近除了頭暈嘔吐、記憶力下降,還有哪兒不舒服嗎?”沈默壓下心頭憂慮,輕輕拍了拍李寶河肩膀,繼續追問病史。
“之前還好,就是最近…最近又開始惡心、想吐……”
“你放化療后,有沒有按醫囑規律服藥,還有沒有做過別的治療?”
所謂放化療,也就是放療+化療,是膠質母細胞瘤治療的常規套餐,效果因人而異,副作用很大,也很貴。
“藥一直吃著,可難受起來實在吃不下,就不太規律了。”李寶河努力回憶著,聲音帶著苦澀,“至于術后,也沒再做其他治療了,因為家里經濟條件實在太差,我們平時都是做些零碎的手工木藝維生,可自從得了這病,手藝也廢了,實在、實在是沒錢了。”
說著,他的眼眶泛紅,淚水隱現,本就瘦弱的身軀顯得更加憔悴。
而這時一直他身旁站著的婦女,也就是李寶河妻子,同樣忍不住了。
她哽咽著說道:“醫生,我們家為了給老李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了許多錢。現在他這病又犯了,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求求你,看能不能幫幫我們吧!”
沈默嘆了口氣,他知道對于這些癌癥患者和患者家屬來說,經濟壓力往往比疾病本身更讓人痛苦。
治——意味著她們有可能人財兩空,面臨著難以承受的后果。
不治——則意味著她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日日接受病痛折磨,直到死在自己的眼前,更難以接受!
這是兩難的抉擇,甚至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而陸剛也在一旁眉頭緊鎖,滿臉愁容,不知如何是好。
醫生或許并不應該對病人感同身受,否則會失去理智的判斷,也很遭罪。但他們二人都是年輕醫生,又很難沒有同理心。
沈默沉思片刻后道:“寶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你的病情有可能出現了復發或者進展,但到底是什么情況,還需要再仔細檢查一下。對了,你為什么不回南醫三院治療?那邊的水平會更好一些。”
“醫生,那邊太遠,治療費太貴,報銷的比例也太低了,我們實在承擔不起……”李寶河眼中閃過一絲恐懼,顫聲說道,“每去一趟,都像是要把整個家都掏空,實在是不敢去了。”
“那你這次在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住院,是打算……手術治療嗎?”
“我……應該是的。”李寶河眼中閃過一絲茫然,嘴唇動了動,猶疑著說道。
李寶河妻子哭著補充:“張主任說老李的情況很糟糕,手術風險很大,要是做的話,成功率很低!可要是不做,繼續化療……效果可能也很不好,最后可能人財兩空。”
沈默知道她說的張主任,是神經外科大主任張文斌,聽說口碑和技術都很不錯。
神經外科是新安縣醫院最出名的科室之一,哪怕在整個云陽市里,也是數一數二之列。
沈默微微皺眉,又問:“那你們自己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李寶河深吸一口氣,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道:“醫生,我是想手術的,要是真沒了……那也就認了,總比這樣一直拖著,最后人沒了,家也沒了強!”
沈默再嘆了口氣,又添幾分愁緒。
作為業內人士,他知道這手術可不好做,尤其是這種二次手術的病人,還是顱腦手術,難度更大!
就算病人想做,醫生也不一定答應,風險實在太高了。
很可能手術臺都下不來。
安陽縣的神經外科雖然在云陽市里算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但要說比南醫三院強,沈默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也不太相信。
不過他還是點點頭,握住李寶河的手,安撫道:“行吧,現在還不能確定具體情況,我先看看你的檢查片子,然后給你做個查體,你稍等一下。”
他站起身來,來到辦公室角落的閱片燈前,動作利落地將李寶河的頭顱CT片一一夾好。
燈光亮起,CT影像便如一幅幅神秘的畫卷在幾人眼前徐徐展開。
這幾張CT片子皆是出自南醫三院影像科,所以清晰度頗佳,沈默目光如炬,瞬間沉浸其中,眼神在片子上快速游走,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
陸剛也順勢好奇地湊了過來,他的腦袋都快貼到片子上了,眼睛瞪得像銅鈴。
可面對那些復雜的影像,看了許久,他只覺得眼前一片模糊,完全摸不著頭腦,就像在看天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