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驚蟄至,蟄伏的蟲豸悄然復蘇。
太乙觀內,晨曦微露便已是人影綽綽。
姜桓于院中燃起艾草與香條,青煙裊裊,鉆入屋角檐下,又細細熏過貯藏玄稷五谷的倉廩。
末了,他再撒上一層細白石灰,口中低誦驅蟲辟穢的祈咒,以防蛇蟲侵擾。
院墻角落、石縫間隙,蘇醒的小蟲被這煙霧一激,紛紛倉皇四散。
偶有動作遲緩者,被煙氣一沖,登時小足僵直,暈厥過去。
姜桓見狀,廣袖輕揚,一縷清風卷起那些暈厥的小生靈,穩穩送至院外草叢泥土之中。
“呀!這氣味好熏蟻!”阿青用觸須捂著腦袋,身子左搖右晃。
雖沒有鼻子,兩小卻依舊“阿嚏、阿嚏”地叫喚不停。
姜桓失笑,指尖微彈,清風立將它倆環繞,驅開煙霧:“早叫你們避一避,偏生要湊這熱鬧!”
“我們也想見識見識嘛。”兩小委屈巴巴,抱作一團。
姜桓含笑搖頭,待院中再無蟲影逃竄,方才掐訣御風,將殘余煙霧一卷而空,只余下淡淡艾草清香。
阿青抖抖觸須,好奇道:“阿桓,為何不直接布下禁制,不讓蟲子進來?不更省事嘛?”
阿翠也點頭附和:“就是!這樣熏烤,費時費力得很!”
姜桓溫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寒冬難熬,不設禁制,亦是予這些微末生靈一線生機,容它們尋個安身之所。”
兩小似懂非懂,點了點小腦袋。
打理完自家院落,姜桓這才施施然踱向飯堂。
自陸妍于靈膳一道初窺門徑,眾“定”字輩弟子的伙食便多由她操持。
除卻平日常食,今日案幾上還多了一盅冰糖燉“雪云梨”,人手一份。
“梨”者,“離”也,取遠離病害之吉兆。另有滾水煮就的靈禽卵、油亮噴香的炒玄豆,皆是驚蟄應景的佳肴。
那雪云梨乃觀中長老培育,位列中品靈植,冬月掛果,直至初春方熟。
其內蘊一絲冰雪靈氣,經灶火蒸騰,便生玄妙變化,最是溫潤肺腑。
盅內,雪白玉潤的梨塊在琥珀色的糖汁中沉浮。
姜桓舀起一塊送入口中,只覺甘甜清冽,毫無膩滯,入口即化,一股溫潤清流順喉而下。
“陸師姐這鼓風控火的功夫,越發精妙了。”姜桓由衷贊道,“這雪云梨的火候拿捏得極妙,竟無半分煙火燥氣殘留。”
陸妍眉眼彎彎,笑吟吟打趣道:“任你如何舌綻蓮花,這梨也再勻不出半塊了。懷垣師叔有言在先,靈物不可貪多。”
“唉,肺腑之言,師姐竟當作了奉承?”姜桓故作無奈,隨即運轉功訣,煉化梨中靈韻。
霎時間,一縷清靈之氣如甘泉浸潤肺腑,緩緩滋養周身,其效竟比痛飲十壇白谷靈酒更為顯著。
兩小亦分得一小粒晶瑩果肉,美滋滋地抱著細細吮吸。
“呀!真甜!”
“比靈花蜜還甜!”
靈膳用畢,“定”字輩的九名道童便結伴前往觀外,精心養護各自杏樹,盼著今歲能結出靈杏果,早日完成筑基。
而姜桓等人,則在章鳴引領下,來到后山靈田。
十株靈杏樹苗環布如陣,散逸著淡淡清輝,將灰霧阻隔在外。
章鳴與趙綏對視一眼,同時祭起一枚小巧土黃印章。
印章懸空,放出濛濛黃光,投向下方田畝。這是兩人于火尸之災中所得土屬寶物。
“轟隆隆……”
黃光漫卷之處,如有地龍翻身。泥土翻涌疊浪,將上層濕潤泥濘與下層干燥土壤攪拌融合。
藏匿了一冬的蟲豸與小獸,也被一股柔和之力“請”至田外,不情不愿地結束了酣眠。
不多時,大片靈田翻整如新,泥土芬芳彌漫四野。
鄒彪、舒芳旋即上前,自儲物袋中取出早已浸種、飽吸靈水的白谷與玄豆種子。
二人揚手,自有清風卷起種子,如天女散花般,均勻撒落于沃土之上。
四人配合無間。每一粒種子落下,下方泥土便溫柔地將其包裹、覆蓋。
待播種完畢,莊琳、阮軒念動甘霖咒。
霎時間,沾衣不濕、細密如酥的杏花春雨,無聲灑落,將靈田與埋藏的種子盡數浸潤。
“姜師弟,看你的了!”章鳴轉頭望向姜桓,眼含期許。
“俗話說:‘驚蟄有雨并閃雷,谷積場中如土堆。’今年收成豐歉,你這驚蟄春雷,可是頂頂緊要的一環!”
眾人目光亦齊聚在姜桓身上。
姜桓含笑頷首,靈臺之中芒種微旋,引雷術的云章符篆毫光大放,與外邊紫雷靈杏的氣機勾連。
便聽得“轟隆”一聲春雷,裂帛般炸響于山野之間!
此前被鎖住的生機,如同巖漿尋到了宣泄口,驟然噴薄而出!
春雷響,萬物生!浩蕩春意,于此刻席卷開來。
那剛剛埋入沃土的白谷、玄豆種子,齊齊輕顫。
浸種后飽脹的種皮變得嬌嫩脆弱,內里萌動的胚芽奮力一頂,便順利破開一道小口。
霎時間,生機勃發!一股清新的靈韻,如同無形的漣漪,在整片靈田之上流轉蕩漾。
“轟隆!”第二聲驚雷接踵而至!
破殼的胚芽聞聲而長,嫩白的子葉奮力擠出,旋即染上一抹青痕,舒展成長。
待到第三聲驚蟄雷隆隆滾過天際,無論白谷還是玄豆,竟已齊齊探出一寸來長、青翠欲滴的秧苗!
秧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愈發濃郁的靈韻,氤氳成一片淡青色的薄霧。
眾人只覺吸上一口,便有些微醺陶然之意。
雷聲漸歇,那場應景的杏花雨亦隨之停歇。
“姜師兄這雷,打得是真有勁道!”蘇白朗聲一笑,側首望向陸妍,“師姐,該咱們了!”
二人默契配合,一個掐動炎陽咒,暖意微生;一個施展御風術,清風徐來。一陣暖風自南向北,恰到好處地拂過田畝。
暖風過處,禾苗與豆苗如碧波起伏,在田中蕩開層層綠色漣漪。氤氳靈霧也隨之彌散開來。
“嗡嗡……”十株靈杏樹苗似有所感,清輝驟然明亮流暢。
但見一道七彩虹霓憑空而生,如拱橋高懸,與下方勃發的靈霧交相呼應。
頃刻間,一座靈氣場域渾然天成!其中靈氣流轉不息,活潑靈動,引動了眾人靈臺苦杏虛影。
姜桓等人相視而笑,各自取出蒲團,尋到自家靈杏樹,盤膝而坐。
《太乙救苦真經》運轉,芒種懸于眉心,與靈臺苦杏、身外靈杏三者勾連,如長鯨吸水,源源不絕地汲取著場域中的精純靈氣。
播撒靈種,生發靈機,反哺修行,這正是靈根大道最核心的修行法門。
此刻場域中的靈氣,比平日由靈杏樹苗直接過濾的天地靈氣,精純何止三分!
幾乎無需刻意煉化,只隨功訣自然流轉,便化作精純法力,如靈魚般在靈臺暢游。
這一次,連姜桓的句芒法相,也未曾引動腹中雷霆對靈氣、法力進行“消毒”。
祂欣然睜眼,望向靈臺中那條正追逐著烈陽、皎月的青龍,口中吐出一個玄奧音節。
青龍昂首,噴出一縷極淡極清的青色薄霧。
薄霧自靈臺逸出,先將紫青芒種溫柔包裹。芒種受此洗禮,湛湛毫光愈發純粹凝練。
又有一絲薄霧散逸而出,融入靈氣場域,被其余同門的芒種悄然吸收。
“嗡嗡嗡……”潛移默化間,眾人汲取靈氣的速度逐漸加快!
一個巨大的靈氣漩渦在后山成形,其勢沛然,引動廬山深處靈氣。
遠處小山頭上,懷垣憑風而立。
他拍開腰間酒葫蘆的塞子,仰頭浮了一大白,喜形于色:“嘿!這才是我太乙門人該有的氣象!好!好得很!”
言罷,他廣袖輕拂,施法將那靈氣漩渦悄然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