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揮淚斬馬謖,幼常!我的幼常!!!
- 歷史獨白:開局隆中對,皇帝們淚
- 想擺爛的fufu
- 2186字
- 2025-06-17 14:06:50
先帝的重托,如山一般,壓在我的肩上。
我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撫育幼主,發展生產,南征孟獲,平定南中。
五年的時間,我將一個因夷陵慘敗而風雨飄搖的蜀漢,重新擰成了一股繩。府庫充實,兵甲已足。
萬事俱備,只欠北伐。
建興六年,春。
我上表后主,親率大軍,出漢中,兵鋒直指祁山。
天幕之上,那面繡著“漢”字的黑色大旗,在時隔數十年后,再一次,飄揚在了關中的土地上!
北伐之初,勢如破竹!
我軍一出,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風而降!整個隴右地區,官民響應,震動關中!
曹魏朝野,一片嘩然!魏明帝曹叡,甚至嚇得親赴長安,以作抵御!
整個蜀漢,都沉浸在一種“漢室復興,旦夕可待”的昂揚氣氛之中。那是自赤壁之后,我軍聲威最盛的時刻。
然而,所有的優勢,都系于一處咽喉要道——街亭。
街亭若失,我大軍的后路與糧道,便會被徹底切斷,整個北伐大業,將毀于一旦。
誰去守街亭?
帥帳之中,所有老將,如魏延、吳懿,皆主動請纓。他們是身經百戰的宿將,經驗豐富,足以擔當此任。
但我,卻做出了一個讓我悔恨終生的決定。
我力排眾議,選擇了我最鐘愛、最寄予厚望的學生——參軍馬謖。
天幕上,出現了馬謖的身影。
他年輕,英俊,眉宇間充滿了自信與才氣。他熟讀兵法,在平日的軍議之中,高談闊論,見解獨到,時常能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大唐,太極宮。
李世民看到這一幕,眉頭緊鎖,他長嘆一聲,對身邊的臣子道:“來了,街亭之失。史書載,孔明此舉,乃識人不明。朕今日倒要看看,這馬謖,究竟是何等人物,能讓孔明這般智者,都看走了眼。”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的反應則直接得多,他冷哼一聲:“任人唯親!咱最恨這個!這馬謖,一聽就是他諸葛亮的親信。把這么重要的關口,交給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親信,而不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這仗,還沒打,咱就覺得要輸!”
天幕上,我的獨白在此時響起,充滿了欣慰與期許。
【幼常,自荊州起便跟隨于我。我視他,如子侄,如愛徒。】
【我傾囊相授,他亦不負我望,是軍中公認的奇才。】
【我以為,是時候,讓他去獨當一面了。我希望他能像我一樣,用一場輝煌的勝利,來為自己正名,成為蜀漢下一代的擎天之柱。】
【我以為……我沒有看錯人。】
然而,現實,給了我最沉重的一記耳光。
畫面轉到了街亭。
馬謖,完全違背了我臨行前“當道下寨,穩守要隘”的再三叮囑!
他剛愎自用,為了所謂的“兵法大義”,竟將數萬大軍,駐扎在了一座遠離水源的孤山之上!
副將王平,跪在地上,苦苦相勸:“將軍!丞相臨行前再三交代,讓我們據守城邑道路,萬不可大意!如今將軍將大軍置于絕地,若魏軍前來,斷我水道,則我軍不戰自亂矣!”
馬謖卻勃然大怒,指著王平罵道:“你懂什么兵法?!居高臨下,勢如破竹!我據此山,可俯瞰全局,魏軍來犯,我大軍沖殺而下,豈有不勝之理?!”
他,將我教他的兵法,讀成了死理。
然后,魏國大將張郃來了。
他看到山上扎營的蜀軍,先是一愣,隨即狂喜,立刻下令,斷其水道,將蜀軍團團圍困。
街亭,大敗!
數萬蜀軍,全線潰敗!
這一敗,如同一場雪崩,讓我之前所有的優勢,瞬間化為有。為了避免全軍覆沒,我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返回漢中。
第一次北伐,以一種最令人痛心的方式,宣告失敗。
……
中軍大帳之內,氣氛壓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馬謖被五花大綁,推搡至帳前。
他早已沒有了之前的意氣風發,渾身污泥,涕淚橫流,他跪在地上,向我哭喊著。
“丞相!學生知錯了!學生一時糊涂,辜負了您的期望!求丞相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饒學生一命!學生愿戴罪立功,死在戰場之上!”
我,背對著他,一言不發。
但我那微微顫抖的肩膀,卻泄露了我內心的天人交戰。
大漢,建章宮。
漢武帝劉徹看著這一幕,眼神冰冷。“法,大于情。此乃為君為帥之道。若有不忍,便是軟弱。此子若能斬之,尚可為帥;若不能,則其心已亂,不足為懼。”
天幕之上,我的獨白,如同潮水般,涌上了所有人的心頭。那聲音,充滿了痛苦,充滿了掙扎。
【我的心,在滴血。】
【這是幼常啊!是我當成親生兒子看待的幼常啊!他的每一聲哭喊,都像一根鋼針,狠狠扎在我的心上。】
【理智的一個角落,在對我瘋狂地咆哮:饒了他!他是一塊璞玉,只是一時失察!殺了他,無異于自斷臂膀!我蜀漢,本就人才凋零,經不起這樣的損失!】
【可是……】
【另一個聲音,卻如同寒冰一般,在我腦海中響起。那是先帝在白帝城,托付給我的眼神。那是數萬在街亭慘死的將士,不甘的冤魂。那是大漢軍法,那冰冷的條文!】
【我若今日因私情而赦免了他,明日,我又該如何號令三軍?】
【我若今日因私情而踐踏了法度,他日,誰又會再去敬畏軍法?】
【一支沒有軍紀的軍隊,一支賞罰不明的軍隊,如何能戰勝強大的曹魏?】
【若法度不存,何談北伐?!何談興復漢室?!】
獨白結束。
我,緩緩地,轉過了身。
當帳中眾人,看到我臉的那一刻,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我的臉上,早已是,淚流滿面。
我看著地上哭成淚人的馬謖,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哀傷與痛惜,可我的聲音,卻前所未有的堅定,前所未有的冰冷。
“來人!”
“將馬謖……推出斬首!”
“以……明……軍……法!”
在馬謖不敢置信的絕望眼神中,我最終,還是下達了那個讓我心碎的命令。
事后,我獨自一人,在帥帳之中,為我那親手送上絕路的學生,失聲痛哭。
哭罷,我擦干眼淚,提筆,向后主上表,自貶三等,以擔此戰敗之責。
我的獨白,在悲涼的夜色中,幽幽響起。
【此役之敗,罪不在馬謖,在我用人不明!我識人不清,才致有此大敗!】
【我為幼常流淚,可誰,又來為我大漢的北伐大業……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