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前漢、后漢、唐(全3冊)
-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 2023字
- 2025-06-19 19:08:01
大楚興,陳勝王
秦二世即位后,便屠戮宗室,打殺有功之臣。之后,他又效仿秦始皇,準備再興土木,繼續修筑未完成的阿房宮,以供自己享樂。
大興土木,自然需要錢財和勞力,那么,錢財和勞力從哪里來呢?當然是從民間索取。因此,在秦二世的暴虐統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各地都出現十室九空和百姓為了活下去賣兒賣女的慘況。
然而,久居深宮的二世對此卻一無所知,甚至還打算繼續效仿始皇,調派百姓民夫前去塞外防范胡人。這道詔令一出,天下都為之嘩然,叛亂四起。
在千里之外的陽城縣,一個姓陳名勝字涉的農夫,雖從小家境貧寒,卻有著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一次,陳勝和其他農夫一起在田間耕作。日落時分,眾人坐在一起休息時,陳勝突然看著天空嘆息一聲。有人聽到這聲嘆息,便關心地問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難。陳勝卻說:“無須擔心,有朝一日,我定能飛黃騰達,有所作為,到時候,你就和我一起同享富貴吧!”
那人不屑地笑道:“你開什么玩笑?咱們不過就是替人耕田的傭工,貧賤至此,還能有什么出息啊!”
陳勝再次嘆了口氣,說道:“燕雀又怎么能夠明白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二世元年(前 209)七月,詔令下達陽城,地方官員奉詔調發九百貧民充當戍卒,陳勝也在其中。因為身材高大、器宇軒昂,陳勝和另一個叫吳廣的人被選為屯長,帶領眾人趕往漁陽。
經過大澤鄉的時候,突然天降暴雨,道路難行,眾人只好就地駐扎,打算等雨停了再繼續趕路。沒想到的是,這雨一下就是數日,一點兒見晴的意思都沒有。
陳勝和吳廣雖然此前并不相識,但由于志趣相投,且都擔任屯長,很快就親近起來。眼看這雨一下數日,他們距離漁陽還很遙遠,根本無法在朝廷規定的期限內抵達。到時候,按照秦律,他們這些人都是要殺頭的。
吳廣思前想后,便對陳勝說道:“反正都是死,咱們不如逃走吧!”
陳勝卻搖搖頭,說道:“逃只有死路一條,倒不如拼死一搏,另圖大事,或許還有機會求得富貴。”
隨后,陳勝就將自己聽說的關于二世殺死扶蘇、篡奪皇位的事情告訴了吳廣,并提出借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號來號召百姓起義的想法。兩人一番商議,便定下計策,開始分頭行動。
第二天上午,士卒去買菜時,陳勝特意吩咐買幾條魚回來。眾人發現,其中一條魚特別大,尤其是腹部圓滾滾的。士卒用刀剖開魚腹,腹中竟有一個布條,打開一看,布條上寫了三個字—“陳勝王”。
夜里,許多人躺在床上睡不著,低聲談論著布條的事情。這時,外頭隱約傳來一些奇怪的響動,像是有人在說話。眾人凝神細聽,依稀辨認出那聲音說的是兩句話,第一句是“大楚興”,第二句是“陳勝王”。
眾人感到驚懼又好奇,便結伴出營查看。營外是一片野地,西北角有一座古祠,隱藏在樹林之中,那聲音正是從古祠中傳出來的。更奇特的是,在黑乎乎的樹林中間,隱約還透著火光,一會兒移動到這邊,一會兒又移動去那邊,著實怪異。
不論是“魚腹藏書”,還是“篝火狐鳴”,都是陳勝和吳廣的計策。古時百姓多迷信,陳勝和吳廣正是想要利用這一點,給人們制造出一種“天命所歸”的印象,來贏得更多百姓的支持。
此事過后,陳勝和吳廣開始暗地里拉攏人心。他們二人雖是屯長,但衣食住行都和部卒相同,從不搞特殊,故而一直深得人心。再加上之前種種怪異事件的影響,以及前路的必死結局,眾人很快就倒戈了,愿意擁立陳勝,跟隨他一起造反。
就這樣,陳勝和吳廣率領眾人攻占了大澤鄉,并以此作為起事地點。奇怪的是,就在這時,連綿已久的雨竟然停了,陽光灑滿大地,水勢盡數褪去。眾人都認為,這是上天對此次起義的認可與幫助,更加精神抖擻、信心十足。
很快,全國各地的亡命之徒都會聚到大澤鄉,加入起義的隊伍。在陳勝的帶領下,起義軍勢如破竹,迅速占領陳縣,眾人趁機勸說陳勝稱王。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說有兩位大梁的勇士求見。
前來拜見陳勝的大梁勇士,一個叫張耳,一個叫陳余,都是朝廷的通緝犯。而他們之所以被通緝,據說是因為太有才能,朝廷擔心他們將來造反。
這二人聽說陳勝打算稱王,便出言勸說道:“將軍如今才攻下陳縣,應趁勢向西進發,聯合六國后人,共同抗擊秦朝。如果只占據一小塊地方就急著稱王,不免讓天下人覺得將軍有私心,到時候人心盡失,后悔就晚了!”
陳勝當即就垮下臉,敷衍了一句:“這事日后再議吧。”
二人顯然有些失望,但因一時間找不到其他容身之處,只得留下來,但都沒得到重用。陳勝很快就自立為王,國號張楚。
在楚軍轟轟烈烈起義的時候,秦二世正沉迷淫樂,朝政把持在趙高手里。趙高擱置了外面的全部奏報,導致陳勝已經起兵數月,二世仍舊一無所知。一次,有使臣求見二世,說陳勝造反,已攻陷多個郡縣,結果二世竟以妄言欺主的罪名將此人打入大牢。在周文率領的一支楚軍入關之時,秦朝廷依然沒有半點動靜。
前期的勝利讓陳勝開始輕視秦朝廷,尤其是在得知周文已經入關的消息后,陳勝更是喜不自勝地做起皇帝夢。但很快,四面八方的警報就陸續傳來了。
先是出征趙地的武臣在張耳和陳余的挑唆下脫離陳勝的控制,自立為趙王;然后是進攻秦都的周文,因為孤軍無助被秦將章邯擊退,敗出關外。至此,關內算是暫時安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