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唐史
-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 2505字
- 2025-06-19 18:28:24
從晉陽到長安
唐朝的開國始祖名叫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是東晉西涼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孫。李淵世襲譙、隴二州刺史,隋煬帝時期升為太守,后來被封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隋煬帝出征遼東,李淵負責督運軍糧,正好趕上楊玄感起兵作亂。隋煬帝趕緊帶兵回朝,命令李淵為弘化留守,剿滅楊玄感。楊玄感兵敗身死,李淵卻沒有離開。他對待下屬寬厚仁慈,很得人心。
隋末統治殘暴,百姓民不聊生,開始有隋朝要滅亡的民謠傳入皇宮。隋煬帝派人打聽才知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桃李子,有天下”;另一種是“楊氏將滅,李氏將興”。蒲山郡公李寬的兒子李密額頭有棱角,眼白多過眼黑,隋煬帝就以他眼神詭異為借口將他罷官。楊玄感起義的時候,李密曾與他勾結。楊玄感失敗后,李密逃往瓦崗山投奔翟讓。
李密離開朝廷后,郕國公李渾成了隋煬帝懷疑的對象。隋煬帝誣陷他謀反,隨后就殺了他全族。乘坐龍舟游山玩水的時候,隋煬帝又聽說李淵很得人心,就心生懷疑,派人傳召李淵。
李淵聽說李渾被滅族的事情,哪里還敢去見隋煬帝,于是謊稱生病,拿出大量金銀賄賂使臣,說自己病好了一定去覲見。使臣拿了李淵的好處,就為他說了很多好話。隋煬帝正忙著玩樂,也沒心思管李淵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撞見了李淵的一個外甥。
李淵的外甥姓王,在后宮當差。隋煬帝見到他后就問:“你舅舅怎么好幾個月都不來見朕?”王某趕緊回答說:“應該是病還沒有好。”隋煬帝笑著說:“干脆死了得了。”王某趕緊給李淵寫信。李淵看了后很害怕,一邊賄賂使臣,一邊放縱享樂,想讓隋煬帝認為他胸無大志。
一年后,隋朝的大好河山已經四分五裂,隋煬帝卻還在終日玩樂。李淵見天下大亂,經常嘆息,他的兒子李世民則相反,開始結交天下豪杰,策劃起兵。晉陽令劉文靜和宮監裴寂都與李世民有往來。劉文靜很看好李世民,裴寂則不以為然。劉文靜和裴寂說李世民是曠世奇才,裴寂只是將信將疑。
沒多久,李密起兵。因晉陽令劉文靜與李密是姻親關系,隋煬帝要求李淵將劉文靜革職下獄。李世民聽到消息后,趕緊去探望。兩人見面后,劉文靜說:“如今天下大亂,賞罰也就不正當了,只有漢高祖、漢光武再世,才能撥亂反正,不讓好人冤死。”李世民則說:“當世奇才并非沒有,只是你沒有看見,我來這里正是要與你共商大事,難道你覺得我是眼看親友下獄而束手無策的人嗎?”
聽了李世民的話,劉文靜當場表示效忠,并為李世民獻策。太原地區進城避難的流民超過十萬,李淵手下還有數萬人馬,如果能乘虛入關,半年就能成就帝業。李世民也認為此計策可行,唯一的問題就是李淵不愿意起兵。
裴寂與李淵是好友,李世民打算先收買裴寂。裴寂喜歡飲酒和賭博,李世民就終日陪他,輸給他好多錢。等兩人的關系親密以后,李世民才將要起兵的想法告訴他。裴寂猶豫了一下,決定幫李世民。
幾天后,裴寂在隋煬帝行宮晉陽宮宴請李淵。李淵喝醉后,裴寂便找來晉陽宮中的美人服侍李淵。這些美人都是隋煬帝的宮女,李淵這樣做就是死罪。第二天李淵醒來,十分懊悔,埋怨裴寂不該害他。此時,又有突厥攻打馬邑,李淵派副將應敵,卻戰敗了。
李世民一直勸說李淵起兵,李淵還是猶豫不決,甚至生出要將李世民舉報給朝廷的想法。又過了幾天,隋煬帝派遣使臣前往太原問李淵剿匪不力的罪名。再加上裴寂和李世民時常勸說,李淵才下定決心,起義反隋。
李世民向李淵保舉劉文靜,李淵就悄悄把劉文靜放了出來。隨后又聽從劉文靜的計策,假傳圣旨,說太原、雁門、馬邑等地的男子,只要年滿二十歲就必須當兵,出征高麗,民怨進一步加深。
此時,叛軍劉武周占領了汾陽宮,李淵便和副留守王威商議,讓劉文靜出獄征兵,填補不足。王威答應以后,李淵又派劉弘基和長孫順德二人協助劉文靜。不料,這個舉動卻讓王威生出疑心。
王威是隋煬帝的忠臣,聽說此次招兵由長孫順德和劉弘基統領后就懷疑李淵有不臣之心,因為長孫順德是李世民岳父的弟弟,劉弘基又與長孫順德是同僚好友。王威與攻打突厥失利的高君雅商量,要除掉李淵。沒想到,李淵在軍隊中頗有聲望,王威調派不動,只好命令鄉長劉世龍帶兵埋伏準備到晉祠求雨的李淵。然而劉世龍也很佩服李淵,就把事情告訴了他。
李淵和李世民將計就計,抓住了王威和高君雅,又誣陷二人勾結突厥,將其斬首。隨后寫信給始畢可汗,告訴他自己準備起兵,起兵后要與突厥交好。始畢可汗大喜,說只要李淵自稱天子,他愿意出兵相助。李淵趕緊命劉文靜回信,與突厥約定一起攻打京師,平分所得。始畢可汗更高興了,直接送給李淵一千匹戰馬,李淵也對始畢可汗自稱外臣。

解決了突厥的后顧之憂,李淵便傳書各地,正式起義。西河郡丞高德儒不肯向李淵投降,李建成、李世民便帶兵前去攻打。在攻打西河的過程中,李世民與士卒同甘共苦,對百姓秋毫無犯,樹立了很高的聲望。攻破西河后,他僅僅殺了高德儒,沒有牽連其他人。從出兵到返回晉陽,他只用了九天。
這一戰大大提升了李淵的信心。他自稱大將軍,一邊招兵買馬,一邊打開糧倉賑濟災民,深得民心。等到秋季,他就和李建成、李世民帶三萬大軍從太原出征了。
李淵提出要廢黜昏庸的隋煬帝,立代王為皇帝。沒想到,前來討伐起義軍的宋老生和屈突通正是代王楊侑派來的。此時除了李淵外,比較有名望的義軍還有李密。李密自稱魏公,發檄文歷數隋煬帝十條大罪。李世民認為,李密有幾十萬人馬,應該與李密結盟。李密同意結盟,但需要李淵奉他為盟主。李淵雖很不滿意,但還是假意順從。
李密的問題剛剛解決,后方又傳來消息,說劉武周與突厥勾結,攻擊晉陽。李淵怕老家有失,就有了撤兵的打算。李世民則認為,行軍應該一鼓作氣,更何況要是被敵軍堵截后路,那就萬劫不復了。李淵這才恍然大悟,堅定了繼續進攻的想法。
果然,沒多久就攻破了宋老生固守的霍邑,宋老生也被劉弘基斬于馬下。隨后,義軍勢如破竹,一直攻到屈突通把守的河東。
屈突通兵多將廣,裴寂與李世民兵分兩路,主力軍繞過河東前往長安,偏師與屈突通周旋。前往長安的路上,李淵先后兼并了李世民大舅哥長孫無忌、女婿柴紹和左親衛段綸、堂弟李神通等人的軍隊。李世民也與房玄齡率領的另一支義軍合兵一處,最后與李淵的部隊會合,此時已經有多達二十萬的兵馬。
攻下長安后,李淵和百姓約法十二條,革除隋朝暴政,又把陰世師、骨儀等人按罪斬首。隨后大赦,釋放了監牢中的囚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