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決定大事
- (英)勞倫斯·艾莉森 (英)尼爾·肖特蘭
- 3635字
- 2025-06-18 17:09:54
引言 從戰場的生死選擇到籌辦一場婚禮
不管你是戰場上選擇下一分鐘要走哪條路線才能保命的老兵,還是考慮是否要將婚禮推遲到12個月以后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會站在需要做出重大決策的十字路口。我們如何克服恐懼、拖延和回避,充滿自信地做出那1%的關鍵決策?
“當下的時機對我很不利,我必須做出選擇。如果我走到街上,就有可能被槍殺,而如果我往回走,則有可能被叛亂分子炸死。面對這種情況,我到底應該做何選擇?”
“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既想和親朋好友一起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又想盡早把婚結了,太多的瑣事讓我感到心煩意亂。”
上述第一段話來自一位美國武裝部隊成員。我們問他在阿富汗部署期間面臨的最艱難的決策是什么,他告訴我們,他當時不得不選擇走一條不熟悉的路線,要么穿過鎮上一個暴力活動猖獗的地區,要么沿著他剛剛走過的路線折回去——但他又不能走這條路,因為叛亂分子有時會在他們看到士兵走過的路上放置炸彈。
第二段話來自我的一位朋友,他當時正在決定是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舉行婚禮,還是將婚禮推遲到12個月以后。如果選擇前者,他就可以和妻子一起盡早開始他們的婚姻生活,開始備孕、買房;如果選擇后者,那么親朋好友們就能有更多時間上和經濟上的準備,更多的賓客可以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他們現在的居住地)參加他們的婚禮。
從表面上看,這兩項決策似乎大相徑庭——從許多方面來看也確實如此。前者是一名士兵在一場戰爭中面臨的決策,而后者是一對夫婦在悉尼的一套舒適的三居室都市公寓里所面臨的決策。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你會發現這兩者之間有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首先,兩位決策者以前都沒有面臨過類似的決策。這位士兵稱,擺在他面前的選擇是“獨一無二的”和“未曾受過訓練的”,而我的朋友也從未有過籌辦婚禮的經歷,更不用說一場讓數百人漂洋過海的跨國婚禮了。
其次,在這兩項決策中,無論做出哪個選擇,都有為決策者帶來好結果和壞結果的可能性。對于這位士兵來說,無論哪種決定,都有可能給他帶來重大人身傷害,也有可能讓他安全返回基地。對于我的朋友來說也是如此,無論哪種決定,都有可能帶來負面結果——推遲婚禮,他可能會發現人們仍然無法到場;現在結婚,他又會為這么多親朋好友沒能來到現場見證自己的婚禮而永遠感到遺憾。它們也有可能帶來積極結果——如果推遲12個月結婚,那么他就可以舉辦夢想中的婚禮,那么等待12個月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現在就舉辦婚禮,即使賓客名單上人數很少,他也仍然可以和最親近的人共度夢想中的一天。
最終,要想知道這兩種情況分別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做出決策。
在本書兩位作者的職業生涯中,我們一直在幫助士兵、警察、醫療專業人員和其他各種處于高風險環境中的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做出艱難的決策。勞倫斯曾應對過各種各樣的事件:倫敦奧運會的籌備工作;2005年7月7日倫敦爆炸案的應對方案;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非戰時火災——2005年12月英國邦斯菲爾德油庫火災事故的處理;2004年12月,災難受害者識別小組對印度尼西亞海嘯的應對,他還參與過數起重大兇殺案和連環強奸案的調查。尼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國的一家科學實驗室工作,幫助士兵為應戰做準備。從那時起,他與世界各地的士兵、警察和高級決策者合作,幫助他們應對在工作中面臨的一系列挑戰。
有趣的是,我們共事過的軍事、安全和其他領域的領導者經常給我們反饋說,雖然我們的培訓是針對職業決策的,但也能幫助他們在自己的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這就是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我們意識到,這些知識有助于人們在個人生活大事中做出重大抉擇,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戰時或安全局勢中做出生死攸關的關鍵決策。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帶你了解良好決策的基本要素。這意味著下次當你面臨決定未來的人生大事決策時,你將對如何應對充滿自信。
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在那里做出一個重大的、可能改變一生的決策。這些決策有可能關乎是否搬家,是否要離開工作或伴侶,是否出國或移民,如何照顧年邁的父母或年幼的子女,是否要匯報工作中發生某件事,是否要對寵物實施安樂死等。
作為科學家和世界觀察者,我們還意識到,優柔寡斷往往會導致最具破壞性的結果。惰性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我們認為它是決策中最具危害性的潛在因素。從無法擺脫不愉快的人際關系,到為是否跳槽而猶豫不決,再到回避改變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決策不僅與決策內容有關,還與決策時機有關。總之,決策惰性對我們很不利。
在許多關鍵時刻,正是由于我們無法克服自己對采取行動產生的恐懼感,才最終導致了更大的損害,使我們無法成為更幸福、更健康、更成功的自己。
這本書將幫助你應對人生中可能面臨的關于大事的艱難抉擇。它參考了我們針對那些需要做出關鍵和高風險決策的人群進行的實地研究,探討了人類在面對所有決策結果看起來都很可怕的情況時所經歷的心理沖突。
書中包含我們通過對士兵進行的訪談,描述了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況,以及在數百次培訓警察、救護人員和消防人員應對包括恐怖襲擊在內的高風險情況的模擬練習中,我們觀察到的結果。我們還借鑒了那些真實恐怖襲擊中的急救人員所做的情況匯報,以及實驗研究、神經科學成果和我們自己對士兵和警察如何做出決策所進行的實驗結論。
方法多種多樣,但一切問題的核心是相同的:面對內心的沖突,我們如何克服恐懼、拖延和回避,從而順利地做出決策?本書將會解釋,為何我們的決策過程會變得困難重重。我們將幫助你理解你在決策時可能產生的感受,因為很多時候,這不僅僅是你個人的問題,也關乎人類的本能和深層次的進化傾向。
當你發現自己面對人生大事處于兩難境地時,學會識別它們,可以讓你更好地做出決策。我們的目標是為你提供一套方法,讓你不僅可以了解自己的決策能力,還可以了解在決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你就能極大地提升自己的有效行動能力,并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采取行動。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本書講述的并不是所謂的日常決策,而是有可能永遠改變人生的那1%的大事的關鍵決策。當你發現自己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我們希望能為你指點迷津,接下來的每一章都會幫助你充分熟悉和掌握一個能夠提高決策能力的模型,并幫助你將其付諸實踐。
我們的工作和這本書的核心是我們提出的STAR模型,它包含的四個要點將指導你做出最艱難的人生選擇。如果你能掌握這一要領,我們保證你將以最佳狀態迎接改變人生的重大決策。
1.何種場景(Stories and scenarios):了解清楚你正在面對的情況(見第4章)。精英決策者會識別出一系列可信的“故事”,幫助他們對當前事件的發展做出診斷,并分析事件后續可能的發展方向。而新手決策者往往因為將判斷建立在以下兩種情況上,而導致出現不好的結果:(a)唯一合理的解釋,或(b)另一個極端,提出過多的模型,然后無法應對。新手決策者要么做得太少,要么做得太多。相比之下,精英決策者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充足的思考,但不會過多。
2.何時行動(Time mastery):知道何時該行動,何時該克制(見第5章)。精英決策者會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我需要現在就做決定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就會采取行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就會尋求更多信息,以進一步澄清問題。新手決策者未能有效利用時間,要么行動太慢,要么行動太快。
3.何種假設(Adaptation and assumptions):澄清和檢驗情況,提出問題,檢驗假設(見第6章)。隨著新信息的出現,精英決策者會調整他們對形勢的看法。他們是我們所說的“變通的思考者”,能夠快速推進并檢驗假設。新手決策者往往不會進一步審查問題或考慮替代方案,這就是二者的不同之處。
4.何時修正(Revision):知道何時修正計劃至關重要。你需要知道何時應該改變,何時應該堅持。在做出選擇之后,你需要在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困難面前保持堅毅(見第7章)。精英決策者會根據對形勢的新認識來修正他們的行動方案——即使這種修正可能不受周圍人的歡迎。道德感和勇氣也很重要。精英決策者善于照顧自己,這能確保他們在遇到不可避免的人生抉擇時能夠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當他們踏上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時,也能更好地應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
做出一個艱難的決策是令人生畏的,面對這樣的時刻,人們往往會雙手抱頭說:“誰能告訴我該怎么辦!”這種情況并不奇怪。但問題是,這種方法從未奏效,也永遠不可能奏效。
STAR模型不是要讓別人告訴你該怎么做,而是要讓你理解決策過程,使你能夠運用自身所擁有的力量,成為一個精英決策者。當面臨艱難的抉擇時,你需要向內探尋,并使用我們在本書中提供的工具。因為我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只有真正適合你的決策才是最好的決策。
STAR模型讓你有胸懷接納不確定性,有勇氣面對艱難的抉擇,有工具優化應對方法,有技能因地制宜地采取行動。你將學會一種思維方式,讓你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擁有一種迎接機遇和敢于冒險的心態,對自己充滿信心,而不是惴惴不安。即使再艱難的決策,你也能夠成功應對,而不會陷入無休止的擔憂和焦慮,擔心自己應該怎么做、這樣做是否會把事情搞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