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念三冬過
- 西游:長生仙族從金兜山開始
- 放開那妖女
- 2022字
- 2025-07-02 23:11:08
與山靈溝通,需心思空明,無有半分雜質(zhì)。
陸明素有道心,然為瑣事所擾,又時常掛念家中妻女,心不能靜。
是以在碑前盤坐良久,石碑依舊無所應。
“呼——”
陸明長長呼出一口氣,不去想這許多。
不知過了多久,終于,待陸明再睜眼時,周圍已不是那白雪皚皚之景,舉目已換新天。
陽春三月,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旭日初升,透過枝縫,暖洋洋的灑在地上。
面前依舊是那塊老舊的石碑。
只是白狐全不知去處。
“畫卷自心開,這里是畫中天地?”
就在這時,一道不輕不重的咳嗽聲傳來。
一個佝僂著背,穿著灰布衣的老者顫顫巍巍的走了過來。
他來到陸明面前,神色中滿是恭敬。
“道長,此來為何?”
陸明不答話,反問道:“你是山靈?”
聞言,那老頭像是生怕陸明誤會了什么,連連擺頭:“非也非也,我不過是守著山靈的山妖······若道長是為了尋山靈而來,我也無法,心不靜者,無以聆自然之聲,還望道長體諒。”
陸明點頭,隨后又問道:“我若沒記錯,你我還是第一次相見,你為何認得我?”
“道長自是第一次見我,不過我可是見過道長許多次吶。”
“此言何解?”
老頭呵呵一笑,道:“有大福分之人,方可見洞天福地。”
此言一出,陸明才想到,這山妖替山靈掌管金兜山一山之事。
自己常來山中修行,還時不時進福地尋些不要錢的天材地寶。
山妖不認識自己才怪了。
陸明心念一動,目中有靈蘊閃過。
山妖深紫色的氣運頓時出現(xiàn)在他眼中。
【靈明山魄】
“果然能夠復制神通。”
四年前,小女兒出生,因白狐庇佑,紫色氣運轉(zhuǎn)為金色氣運。
靈目溪由此多出兩道靈紋,可進行一次神通復制。
這次復制機會,陸明一直留著沒用。
要么是沒尋到好時機,要么是瞧不上那些個低級天賦。
眼下,既然山妖滿足復制條件,【靈目山魄】的天賦又能解眼下困局,陸明自然沒什么好猶豫的。
一念及此,陸明那雙澄澈的靈目中發(fā)生一抹不易察覺的變化。
小字于眼前排開。
【靈明山魄:你本是天生的親和之體,可查坤輿,可感地脈,山中草木之花,靈氣為你所用,閉目聆心,能與山靈通感。】
不知是不是錯覺,復制這項天賦后,那枝頭的鳥叫,在陸明耳中竟也清晰了幾分。
“需心之至靜,方可與山靈建立聯(lián)系?”
“正是。”
“既如此,不妨讓我一試。”
山妖苦笑著搖了搖頭,雖不看好,但也不勉強。
畢竟有些事,總得試過才能死心。
陸明抬手搭于石碑之上,緩緩閉上雙眼,細細感受那古老石碑的紋理。
如若以往,他定感覺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陸明此刻只覺聽覺異常敏銳。
溪水流過的淙淙聲,風吹過林葉的沙沙聲,內(nèi)山深處一頭棕熊匍匐酣眠的呼嚕聲······
不止于此,陸明用心感受,只覺體內(nèi)元炁仿佛化出體外,于山林間遨游。
樹木粗大盤虬的根莖,相互交錯,陸明在想象中伸出了手,輕輕撫摸那樹木的根。
于是,自千百年前,一株遺于此地的樹苗開始,這棵古樹的一生,完整的呈現(xiàn)在了陸明的腦海中。
直到現(xiàn)在,陸明才明白,所謂山靈,并不是一只像山妖一般的妖怪。
倚草附木,萬物有靈。
所謂山靈,便是山中生靈的整體。
下至蟲石蚍蜉,上至蒼崖白鶴。
萬物之靈,需以心聆之,故非心靜者不能聞。
不知是【靈明山魄】的效果,還是與山靈溝通帶來的影響。
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陸明心中為數(shù)不多的浮躁被盡數(shù)洗去,宛如下了一場清雨,雨是淡淡的,連同淡淡的天色。
“好奇妙的感覺,聆萬物之音,這對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陸明心生感嘆。
一旁,親眼看著陸明撫向石碑的山妖,微微張著嘴,驚訝震驚溢于言表。
“好一個有大機緣大造化的小道士。”
············
畫中天地外。
白狐靜靜看著陸明,等待他從神游的狀態(tài)歸來。
忽的,一滴水滴落在她潔白毛發(fā)上,將她凍了個激靈。
白狐抬頭望去,只見頭頂枝頭壓著的積雪,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
時值寒冬,即使有太陽,也是冷冷的。
雪怎么會化?
她不解。
望向遠處,朔風刮來,卻不覺刺骨。
說是凜凜朔風,倒不如說是個春風,吹化了積雪,吹綠了柳枝。
本是蒼山負雪,今個兒卻成了青山。
白狐神色變得肅穆起來,看向仍閉著雙眼的陸明,心中驚疑不定。
且不說這小道士于俗世摸爬,不可能與山靈相通。
就算與山靈建立了聯(lián)系,也不可能出現(xiàn)如此異景······
但說一千道一萬種不可能,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白狐不信。
原先見陸明幾年時間,便孕養(yǎng)出了圣胎,白狐已頗覺驚異。
而今見此景,已不是驚異二字足以形容概括。
白狐望向遠方天邊,狹長的雙眸閃動,久久無言。
············
山腳下的青山村中。
村民們在田地里壓實地雪,勿使從風飛去。
勞作了半天,直起身子,靠著鐵鏟百無聊賴的望向一邊。
只見白皚皚的山,竟然變成了蒼翠的一片。
眾皆揉眼,以為是累出了幻覺。
“咄!麻子哥,你且睜眼看,那凍煞人的小青山,怎的一夜換了天?”
“俺的娘嘞,才見著還如那白額吊睛虎似的伏著,莫不是天上仙神倒了楊枝水,千枝萬樹,冒出綠來。”
“這等奇景,真是打娘胎也未見過。”
眾村民不知,他們此時議論的罪魁禍首,陸明,正于那春意盎然的山中緩緩睜眼。
他吐出一口氣,渾身上下有如經(jīng)清水洗過,澄澈無暇。
望向抽著新枝的層林疊翠,目中沒有絲毫驚訝。
此之謂“一念三冬過,驚聞萬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