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亀甲碑
- 西游:長生仙族從金兜山開始
- 放開那妖女
- 2033字
- 2025-06-30 23:26:24
卻說那炁神相融,化出元神,乃是仙家法術。
陸明再起身時,身子骨飄飄忽忽,如踩了藕絲步云履,行于云端,好一陣才適應過來。
一雙靈目,自也像被那春雨洗過,映著大日下的山色,萬物皆新。
“如此修行,心境通明,再待那青牛下界,我莫不是能修出個金丹大道來。”
一念及此,陸明又苦笑搖頭。
有道是“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如今求道求索,十未有一,尚不知機緣如何,命數如何,合當勉勵,戒驕戒躁。
況且,與大兒子試過身手之后,陸明便明白了性命雙修的重要性。
就拿那猴兒舉例。
取經前,猴子的境界也不過太乙散數,未入真流。
可卻能大鬧天宮,煉丹爐燒他不得,天雷天劫劈他不得,刀槍不入,水火不侵,讓一眾修為比他還要高的仙人棘手不已。
正因猴子不只單修一項,而是天生圣靈,性命雙修。
回到家中,陸康走后,家里冷冷清清的,似乎少了些什么。
小兒子陸安擺著架勢,一板一眼的練著大哥教他的樁功。
念書不行,身子骨總歸得熬一熬。
不然真就和陸明上輩子那些戴著眼鏡,卻大字不認的盲流子一樣了。
“氣再往下沉沉,練功在精不在多,架勢錯了,那倒不如不練。”
陸明經過,隨手指點。
小家伙依舊擺著苦瓜臉,手往袖子里縮了縮。
············
陸明回屋,將書架上那本虎妖給他的丹書抽了出來。
炁神相融,此刻,陸明體內本身便如一座丹爐,心火作引,木母作那添柴。
此時再尋那縹緲丹道,正是好時機。
翻開丹書,其言寥寥,好在從基礎的丹術,到每一種例舉的丹方,上面都有詳細的圖例。
“難!難!難!”
“不說那離卦之火如何得來。”
“單論這丹爐,用灶房里燒柴的土鍋瓦灶肯定不行。”
陸明極具悟性,可看懂丹書所述后,卻是連連搖頭。
想要成丹,實非易事。
不過與之對應的,仙丹之珍貴,難以言喻。
若有仙丹一枚,良田萬頃也換不來。
下可淬體熬筋,洗髓伐骨,上可拔宅飛升,一氣千里。
若是有那九轉大還丹,活死人肉白骨,入幽冥救人魂,亦不是難事。
陸明有靈目一雙,又有【多寶】天賦。
因青牛將至,金兜山中氣運盛極,想要找到珍惜藥材,名貴靈植,并非難事。
可丹爐這種器物,少見無主的。
若無仙人賜予機緣,還真不好強行解決。
好在,丹術雖學不成,但丹書上的藥理藥性卻是實實在在的記錄著。
陸明潛心鉆研了些時日,終于有所悟。
虎血配著毒鏊草調出的熱湯,泡的骨頭發酥,皮肉針扎般劇痛。
吞吐大日,那三氣搗的是體內筋穴。
而淬體的藥湯,疼的卻是體表皮肉。
雖有不同,但也分不出個誰高誰下,只能說是同樣折磨人。
這樣過去好些日子,直到泡在藥湯里都不再有什么感覺。
陸明修體功夫,終于有所小成。
穿著讀書人寬大的袖袍時,倒看不出來什么。
可一旦換上干活時穿的汗衫短袖,結實的線條便顯露出來,引人瞠目。
若讓此時的陸明再對上陸康,即使不以氣卸力,也能硬悍相持。
是日,金兜山中。
陸明依靈目所引,欲采一靈芝。
忽見山凹里刮起一陣黑風,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沙石土氣,似有妖形。
陸明神色微肅,正色視之。
卻見,黑風中,哪里是甚么妖怪?
緣是一長著白胡須,身形佝僂的小老頭子。
正是此方金兜山的土地山神。
“施主留步!施主留步!”
“好土地,我不曾去尋你,你倒尋上我來了?”
“冤枉,小老兒真個冤枉,小老兒乃是此山新上任的土地,可不是從前那夯貨。”
陸明正要開口,可仔細瞧去,卻發現這土地公,與前些年索人事被他唬走的土地公果然并非一人。
面前土地,雖也拄著拐杖,走路顫顫巍巍的,但以靈目觀之,其修為明顯要比先前土地高出不少。
“哦?那家伙做了這么多年,向來無事,為何要換你上任?”
“小老兒不知,此來尋施主只有一事相求,上頭有旨,需在這山外立一石碑相鎮,石碑需用四十九塊亀甲磨粉,再以石灰混秋雨雨水制成,施主乃青山村村長,又踏了道途,是個明事理的,還望全力配合。”
陸明皺了皺眉:“我一介凡夫,要怎生配合?”
“這個簡單,施主若能讓村民們此后不入山,青山村自能風調雨順,不遇洪澇災害,村民安居樂業,無病無災。”
“我雖為村長,卻也不可能時時看護,若有村民私自入山,又當如何?”
土地公捻著胡須,笑道:“不牢施主費心,亀甲碑可鎮一山山靈,立下此碑后,村民們就是想進去也進不去了。”
聽到這兒,陸明心中好歹有了眉目。
天上一日,凡間一年。
青牛下界七年,便是天上七日。
要說老君坐騎走失七日,他本人全不知情,陸明說什么也不信。
畢竟是大赤天道德境的太清道德天尊。
此時一見,果然如此。
不說蓄意安排,至少老君對于座下青牛出走一事,早有預料,而且沒有插手去管的意思。
這便是青山村的緣法、青牛精的緣法、以及唐僧師徒的緣法。
上面有動作,下面便要做出相應布置和準備。
白龍馬的一泡尿都能讓枯草長成靈芝,更別提青牛精下界之處。
這漏出的一點氣運,已是天大機緣。
如果不加以限制,怕是青山村一整個村的人都得成為得道真人。
土地公換人,并且立下這道亀甲碑,陸明能夠理解。
青山村多為農戶,只要真能如土地公所言,風調雨順,無病無災,不入山打獵,日子也能過下去,甚至不失為一件好事。
可是對于陸明而言,這氣運盛極的金兜山,配上他的【靈目】與【多寶】,便是一座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寶庫。
怎能說放棄就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