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80.天佑軍的覆滅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58字
- 2025-07-25 08:01:40
多鐸和他手下的建奴們也算是逃跑逃出經驗來了,說撤就撤,那叫一個干脆利索,轉瞬間便把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天佑軍遠遠丟在了后頭。
孔有德和耿仲明方才都被炸懵了,好不容易才從震驚和惶恐之中回過神來,卻不成想多鐸竟然早就丟下他們跑路了,當時便忍不住破口大罵了起來。
馮勇勝和沈賀星望著狼狽逃竄的建奴,頓時都忍不住仰頭大笑,也隨之當即派兵出城追擊那些還未來得及逃走的天佑軍。
天佑軍本就慢了一步,沒能及時逃跑,加之他們又不是騎兵部隊,可不是誰都有馬的,便是想逃都逃不掉。
孔有德和耿仲明雖然都有馬,但也不可能只顧著自己逃跑,置麾下的天佑軍于不顧啊,這天佑軍可是他們的身家性命,沒了這天佑軍他們還靠什么在大清立足?他們又哪里舍得拋下!
孔有德和耿仲明這一猶豫,可就讓他們喪失了最后的逃跑機會,禹城城門突然打開,上千騎澳明禁軍沖出城門,朝著他們殺來。
孔有德和耿仲明見狀大驚,暗道不好,再顧不上指揮催促手下的士卒們撤退,趕忙撥馬回頭要逃。
可為時已晚,澳明禁軍部隊已經追至近前,一連串兒的槍聲也隨之驟然響起。
孔有德和耿仲明聽聞槍聲都下意識地縮起了脖子,回頭望去才發現這支出城追擊的明軍與普通的騎兵部隊不同,他們手里沒有大刀長矛,卻是全都拿的火銃。
看到這一幕,孔有德和耿仲明都頓感十分疑惑,雖然火銃的射程和威力都比弓箭更勝一籌,更適合遠程攻擊敵人,可關鍵是火銃使用起來并不方便啊,尤其是對于騎兵而言,火銃裝填困難,在馬上就更不成了!
這些明軍除了火銃之外都沒有攜帶其他兵器,打完了手里的火銃之后該當如何?停下來裝填嗎?
雖然孔有德和耿仲明想不通明軍這是什么操作,但想到此處倒是讓他們心安了不少,明軍犯傻,他們不就有活路了?
然而還不等他們感到慶幸,槍響聲便再度響起,驚得二人不禁都回頭張望,滿臉愕然,或許此時他們還能想象這是方才沒有開槍的另外一部分明軍開槍了,亦或是每個明軍都攜帶著多桿火銃……
可關鍵是這個念頭剛起,明軍的第三輪槍響聲便接踵而至,隨即是第四輪、第五輪……
槍響聲絡繹不絕,根本就沒停過!
孔有德和耿仲明這下徹底傻眼了,臉上那驚駭的神情宛如見了鬼一般,他們根本無法理解,為什么明軍們手中明明就只有一桿火銃,卻可以接連不斷地連續射擊,這在他們看來完全就不合理啊!
他們只看到那明軍在射擊間隔之中用手快速撫摸一下槍身便可再次射擊,難不成就這么摸一下就能完成裝填了?
這怎么可能?就算是泰西人的火銃,也做不到這般吧!
可就算他們心中百思不得其解,此時也顧不得細琢磨了,那明軍此時距離他們已經不足一里了,再不逃跑可就真的跑不了了!
然而他們才剛要逃跑,令他們更加震驚的事情便發生了,他們眼睜睜看著明軍在一里之外開了槍,而他們身旁的士卒竟然直接應聲倒地,中彈死了!
明軍的火銃竟然能打一里遠?!!!
孔有德和耿仲明驚得瞪大了雙眼,也隨之回憶起,多鐸和一眾建奴將領們好像確實跟他們說過明軍的火銃能打一兩里遠,還沒有射擊間隔之類的話,只不過他們壓根兒不信,全當耳旁風了!
現在,孔有德和耿仲明是真的嚇傻了,趴在馬背上瑟瑟發抖,只希望能趕緊逃離這里。
可事到如今還想著逃回去,不是癡人說夢嗎?澳明禁軍部隊都已經追到近前了,還有誰能夠逃出他們的手掌心?
雖然出城追擊的澳明禁軍部隊只有千余騎,而此時還活著的天佑軍仍有上萬,但現在的天佑軍早就被嚇破了膽,連手里的兵器都給扔了,哪里還有什么反抗之力可言?
而且“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孔有德和耿仲明這樣的統帥,這天佑軍還能有什么骨氣可言?
當澳明禁軍將士們將這些天佑軍們圍堵分割開來之后,這些天佑軍頓時便都跪在地上投降了,只需幾名禁軍將士,便可俘獲幾十甚至上百名敵軍。
孔有德和耿仲明自然也不能幸免,隨著天佑軍紛紛投降,澳明禁軍部隊很快便都朝著他們二人追了過來,眼看著身后追擊的明軍越來越多,而護衛在身旁的親兵卻接連中彈落馬,數量越來越少,二人的心理防線也隨之徹底崩潰了。
他們二人倒是也能屈能伸,眼看著已經沒有逃脫的希望,索性直接停了下來,翻身下馬,往地上一跪,主動投降了!
與此同時的城西方面,吳三桂麾下兵馬主要以騎兵為主,自是先一步抵達了禹城附近,但是吳三桂心眼兒多,故意等到北門那邊多鐸的大軍開始攻城,與明軍開戰之后,才下令開始攻城。
如此一來,明軍被多鐸的大軍牽制,自己這邊的壓力自然就會小很多,不僅能減少傷亡,自己攻破城門的幾率也將大大提高!
然而吳三桂卻不知道,他所聽到的炮響聲壓根兒就不是清軍的火炮發出來的,更想不到清軍竟然一炮未開,就直接被明軍的炮火擊潰。
所以他壓根兒就沒有防備,就這么一頭扎進了澳明禁軍部隊迫擊炮的射程之內。
結果自不必說,這毀天滅地般的景象直接就令吳三桂傻了眼,他在遼東之時也算見過世面的,畢竟大明十分重視遼東軍事,基本上有什么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好玩意兒都會先緊著送去遼東,可便是他想遍自己平生所見過的所有火炮,也從未見過有威力恐怖如斯者!
吳三桂再不敢貿然上前,也恰在此時,被他派去與多鐸聯絡的士兵滿臉驚惶地趕了回來,向他稟報了北門那邊的情況,吳三桂聞言更是大驚失色,當即便再不敢有半點兒遲疑,率軍倉皇撤回了高唐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