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招生難題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52字
- 2025-07-22 10:00:00
不過朱勝機哪有他們想的那般小氣?
聽聞柳如是的問題之后,他的臉上不僅沒有顯露出絲毫的不悅,反而露出了些微贊許之色,這柳如是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不懂裝懂,敢于開口向自己詢問請教,便足以說明她膽魄過人,同時對這書院也是有責任心的。
便開口解釋道:“所謂‘科技’乃是‘科學’與‘技術’的簡稱,朕給這書院取名‘科技’二字,便是希望這書院能夠為朝廷、為我大明培養兼具‘科學’與‘技術’的人才!”
眾人見朱勝機沒有生氣,反倒是耐心為柳如是解惑,頓時都暗暗松了口氣,同時也都豎起了耳朵,想要一聞究竟,現在聽到了朱勝機對“科技”一詞的解釋,也都恍然大悟般點起頭來。
但是朱勝機知道,自己的話他們看似是聽懂了,實則卻完全不懂,自己的意思,至少有一半兒是被他們誤會和曲解了的。
原因無他,只因當今的大明還沒有“科學”這個詞,如今在大明這“科學”二字之意,可絕非后世之“科學”,而是“科考之學”的簡稱,如此一來,在這些大明官員們的理解中,自己所說的培育科學人才,就成了培養科考人才了,完全是兩碼事兒。
朱勝機感覺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的,也算是為了后續的教育改革提前給這些大明官員們打個預防針,做個鋪墊。
“朕所說之‘科學’,并非只局限于科舉之學,還包括算術、天文、地理、農學、醫學等一切經世致用之學,所以這科技學院也將不再局限于培養科考人才,而是要為朝廷、為我大明培養各行各業有真才實學的人才,這便是朕對書院之期望!”
眾人都聽得目瞪口呆,心中不免都感覺朱勝機的想法兒有些不切實際,但他們自是不敢把心中的想法說出口的,陛下年輕,做事難免會有些理想化,倒也無可厚非,你總不能連夢都不讓陛下做吧?
加之又有錢謙益這個擅長逢迎圣意的首輔在,自是都紛紛拱手逢迎道:“陛下高瞻遠矚,臣等萬分欽佩,書院在陛下的擘畫之下必將成為我大明育才之圣地,助我大明繁榮昌盛!”
朱勝機對于群臣的彩虹屁是既無感又無語,連理都不想理,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轉頭對身旁的柳如是問道:“柳愛卿可還有疑問?”
柳如是自是趕忙拱手道:“多謝陛下垂憐點撥,臣已經明白了陛下之良苦用心,亦將竭盡所能,為陛下、為朝廷、為我大明打理好這應天科技學院!”
“好,有柳愛卿這話,朕便放心了!”
朱勝機滿意地點頭,隨即又笑著一指錢謙益道:“你有什么難處可以直接告訴錢愛卿嘛,他是做首輔的,讓他幫你解決?!?
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卻還是把錢謙益給嚇了一跳,趕忙拱手道:“朝廷大事,臣雖為首輔,亦不敢擅專,自是要陛下準許之后,才可遵圣意為之!”
甭管錢謙益私底下是怎么辦的,但人家在朱勝機面前的時候那是主打一個聽話懂事兒,至少情緒價值給你拉的滿滿的,讓朱勝機都不禁心中暗自感嘆,難怪自古君王都喜歡佞臣呢!
朱勝機起駕回宮之后,錢謙益便馬上命人將朱勝機的題字做成了牌匾,至此,這應天科技學院便算是正式“掛牌營業”了。
錢謙益自是早就提前做好了準備,這書院一開,便有上百名東林黨人和復社成員家中的女眷被送入了書院之中讀書。
這些女眷可不是進來湊數兒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本就具備相當的文化功底,且年齡適合,能力與品行等諸多方面都十分出眾,為的就是能盡快通過朝廷的選拔,入仕為官。
當然,僅憑這些女眷自然是無法將偌大的應天科技學院給充滿的,而且為了符合朱勝機之前提出的要“普惠于民,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還是要廣納民間女子入學的。
只是這事兒辦起來可就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了,礙于封建思想和禮法綱常的限制,百姓們的傳統觀念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過來的,即便是現在朝廷已經明確表示女子可以入仕為官,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把女子送入學院學習的?
這種現實的情況就讓學院在招生之時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富貴人家重視禮法不愿意把家中女子送去學院,普通百姓便是有想讓女子讀書博一番前程的又沒有能力供,所以最終前來報名入學的女子可謂是寥寥無幾。
柳如是為此急的焦頭爛額,錢謙益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只好絞盡腦汁地幫她想辦法,最后,錢謙益決定直接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眼下的招生難題,那就是“鈔能力”!
凡報名入學之學子,不僅學雜費全免,而且學院還會按月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也算是明朝版的“公費生”了,錢謙益就不信既免費又發錢還沒有人來。
只不過這辦法雖好,但如此一來學院不僅沒有收入,日常開支用度等一應的運營成本都得自負,而且每月給學生們生活補貼還要有一大筆的開支,這加在一起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這筆錢又該從哪兒出呢?
如今朝廷正在打仗,可謂花錢如流水,朝廷早已入不敷出,這財政如此吃緊的情況之下,再讓朝廷撥款,顯然是不可能的,皇上也不會答應,所以錢謙益索性也就不去觸這個霉頭了,只能想別的辦法來解決錢的問題。
不過這思來想去,眼下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咬咬牙,自己出點兒血了。
當然,這所謂的自己“出點兒血”,自然不是錢謙益要自己來出這筆錢,而是打算要帶頭兒捐款,發動江南士紳們慷慨解囊,捐款助學!
可這些江南士紳們個個都是只進不出的守財奴,讓他們拿銀子捐款助學,他們肯嗎?
誒,這一次這些平日里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們還真就肯了,而且還一個個的都很主動、很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