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清廷最后的期望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fù)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48字
- 2025-08-11 08:16:50
而真定府則不同,它地處京師西南,西接太行山脈通道,南控順德諸府,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目前該府尚在清軍掌控之中,對于明軍而言可謂如芒在背,若不將真定府攻克,就難以保證后方的安全,接下來攻打京師就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馮恒英自慶都南下追擊清軍,馮勇勝和沈賀星則分別聯(lián)絡(luò)河南和山東方面的部隊,配合馮恒英作戰(zhàn)。
河南布政使司方面由沈賀星負責(zé)聯(lián)絡(luò),他北上山東之前曾在山東短暫駐扎,與黃得功也算有過一面之緣,所以說起話來不會特別生分,他直接給黃得功發(fā)報,請他自彰德府出兵,協(xié)助收復(fù)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
如今河南方面也已經(jīng)有了電報,雖然河南方面只有明軍,沒有澳明軍隊駐扎,但這一路明軍畢竟也身負重任,朱勝機不會因為沒有澳明軍隊在,就其不重視,該由的通訊保障和后勤保障都是與澳明軍隊一視同仁的!
電報站在河南諸地建設(shè)之初,黃得功和陳潛夫等人對“電報”這個新鮮玩意兒自是表現(xiàn)的無比驚奇,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世上竟然真有能夠“千里傳音”之物,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這電報之原理。
當(dāng)然,會去琢磨思考電報之原理的,自然也只有陳潛夫這樣的書生,至于黃得功這樣的粗人,他才懶得去費這個腦筋,對于自己想不懂的事情,直接歸于“神異”即可!
當(dāng)今圣上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已經(jīng)太多了,諸如鐵甲艦,諸如澳明軍隊所使用的火器,哪個是可以以常理度之,以他們的認(rèn)知可以理解,可以想得通的?
所以對于如今的電報,他們會感到驚奇和震撼,但也僅僅如此而已,似乎是受到的震撼已經(jīng)太多,早已變得麻木,產(chǎn)生了免疫一般!
但這不過是對于大多數(shù)兒人而言,對于讀書人,他們還是想要一探究竟,刨根問底的,所以這些天,陳潛夫都快住進電報站里了,一直在向電報站里的通訊兵們請教關(guān)于電報原理之事。
因為河南方面的通訊并不密集,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收發(fā)報的工作,所以這些通訊兵們倒也樂得跟他解釋,只是這陳潛夫的基礎(chǔ)太低,連澳洲那邊的小學(xué)生都不及,所以只能是從頭兒開講,要講“電報”為何物,還得先讓陳潛夫知道什么是“電”……
山東方面,則由馮勇勝負責(zé)調(diào)派,他讓劉肇基親自率軍南下,調(diào)動?xùn)|昌府的明軍向西攻入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配合河南方面的明軍作戰(zhàn)!
因為有電報之便利,不論是聯(lián)絡(luò)各方,還是傳遞軍令都無需再耗費時日,各路明軍自是當(dāng)即便行動了起來,從東西兩方同時涌入了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
然而這在清軍看來,可就不禁有些嘆為觀止了,在他們的視角中,明軍是剛一抵達保定府,便當(dāng)即出兵南下欲攻真定府,而后河南與山東方面的明軍便同時出兵,左右夾擊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這番操作未免也太絲滑了一點兒吧?
清軍可不知道明軍手握“電報”這種擁有近乎于即時通訊的神器,按照他們的認(rèn)知,僅僅依靠驛卒傳令這種落后的通訊手段,是決計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
除非,這一切都是明軍早已計劃好了的!
可是,要說這一切都是明軍提前計劃好的,那么明軍又何以能夠保證他們每一步都不出差錯?如何估算出各路部隊行動的具體時間,且確保戰(zhàn)場局勢正如自己所預(yù)估的般,各路部隊的行動恰逢其時呢?
不管怎么想,這其中的容錯率未免也太低了些,莫說是七八成,沒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是決計不敢這么玩兒的,也是玩不轉(zhuǎn)的!
可越是這么想,清軍便越感覺到毛骨悚然,因為明軍他們確實就這么干了,而且還完美的做到了,這豈不是說,明軍的把握就在九成以上,甚至就是十成!
他們對于明軍而言,就是棋盤上的棋子,任人擺布,其生死早已在明軍的算計之內(nèi),不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掙脫命運的束縛。
這種感覺,相信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給人帶來的將是無盡的恐懼與不安,畢竟,有誰能夠容忍自己的命運被握在他人的手中?而且還是敵人的手中!
且不說旁的建奴,此時就連多爾袞都快要道心破碎了,他不僅抬頭仰望南方,卻萬難想象出此時與自己對弈的,到底是何方神圣,亦或者,連同他都也只不過是對方手中的一粒棋子罷了!
現(xiàn)在,連同多爾袞,所有建奴都把最后的期望寄托到了英親王阿濟格一人身上,明軍所展現(xiàn)出的實力已經(jīng)令他們感到絕望,似乎也就只有阿濟格和他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可以“一力破萬法”,靠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掀翻明軍的棋盤!
然而,承載著萬千人期望的阿濟格此時卻并不在趕回京師的路上,而是已經(jīng)自作主張地率軍南下了!
自上次多爾袞讓順治帝福臨下旨,召阿濟格回師之后,阿濟格已經(jīng)隱約意識到了不對勁兒,多爾袞沒有直接給他下令,而是通過順治帝福臨給他下旨,這說明多爾袞確實是急了,是鐵了心要召他回去,他能推諉一次,卻不能推諉第二次,恐怕早晚都是得回去的!
因此,阿濟格當(dāng)即做出決定,他要速取西安,他可不想在即將就要殺到大順軍都城西安之前,在這臨門一腳之際,功虧一簣,帶著遺憾回去,所以他決定要攻打西安,爭取在多爾袞和清廷再度召他回師之前,把西安城先一步給取下來再說!
到那時候,這潑天的功勞就被自己握在了手中,誰也奪不走了,而自己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巴圖魯!
也正是因此,多爾袞雖然再度派人前去給阿濟格送信,召他回師,并在信中詳細說明了京師和清廷當(dāng)下十萬危機的處境,但這信也得能送到阿濟格的手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