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大哥的教誨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43字
- 2025-08-10 07:58:10
現如今,阿濟格的大軍已經殺至延安府,距離大順軍的都城只有不足七百里,最多也就六七日的路程,敵軍的老巢近在眼前,在這種時候你讓阿濟格撤軍,他怎么肯答應?
而且,別說是撤軍了,阿濟格到現在心里還埋怨著之前多爾袞下令讓他停止進軍,還把吳三桂給調走了的事情呢,認為多爾袞簡直就是在阻撓他剿滅賊寇,攻破賊都!
現在,自己已經聽了他的話,在這延安府駐扎等候多日,但卻沒能等到繼續進軍,攻打大順軍都城的命令,竟然反倒是讓自己馬上撤軍,這不扯淡呢?
主要是阿濟格感覺多爾袞讓他撤軍的理由也過于荒謬,竟然說什么京師危機,需要他速速率軍回援!
上一次多爾袞讓他停止進軍,把吳三桂調走的時候就是這么說的,而且阿濟格可是聽說了,吳三桂回去之后就輕輕松松地解決掉了那些攻入京畿的大順軍,既然麻煩都已經解決了,京師還有什么危險可言?
而且,那吳三桂可是自打被調走之后就再沒有被送回來,想來定然又是被調去增援多鐸了,阿濟格不用想都知道,多爾袞對多鐸可是出奇的疼愛。
但是,誰叫阿濟格同樣也是多鐸的胞兄呢,作為三人中的大哥,他倒也不介意多爾袞對多鐸的偏心,吳三桂被調給了多鐸的事兒,他也便不說什么了!
可偏心也得有個度不是,如今難道連自己都得放著近在眼前的大順軍都城不打,要回去給多鐸幫忙不成?
阿濟格是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京師會有什么危險的,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想到,多爾袞調他回去,八成是就救多鐸的急,想必是多鐸對付不了來勢洶洶的明軍,把他那好哥哥給急壞了!
阿濟格遠在陜北,情報延遲的厲害,自是還知道多鐸早已全軍覆沒,連人都被明軍給俘虜了去,他還只是剛剛得知明軍攻入山東,豪格兵敗戰死的消息。
所以在他的印象中,這支明軍來勢洶洶,確實實力非同一般,不可小覷,但還不至于上升到強得離譜的程度。
因此,他不認為多鐸手握十萬大軍,又有吳三桂相助,還能打不過區區幾萬明軍,若是這樣多鐸都能打輸了,那就說明這小老弟兒確實有點兒太嫩了,還得多練啊!
出于這樣的認知,阿濟格自然是不會從命,趕回去幫忙的,反倒是以老大哥的口吻給多爾袞寫了一封回信,諄諄教誨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和挫折才是成長的墊腳石,多鐸還很年輕,吃些敗仗,遭遇些挫折也沒什么壞處,你我不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嗎?
若是對多鐸過于溺愛,事事都出手幫他擺平,反倒不利于多鐸的成長,老這么著,多鐸何日才能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統帥?
阿濟格對于自己給多爾袞的這封回信十分滿意,他也堅信多爾袞在看到自己的信后,能夠體會到自己的一番苦心,這封信足以震撼多爾袞的心靈!
阿濟格猜得沒錯,他的這封信確實震撼到了多爾袞,多爾袞當時望著這封信整個人都懵逼了,足足愣了有一刻鐘才回過神來。
他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把阿濟格的信撕的粉碎不說,把房間里的東西也砸了個亂七八糟。
發完了脾氣之后,冷靜下來的多爾袞突然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是的,這事兒不怪阿濟格,都怪自己,是自己的錯!
他早該想到自己這個傻大哥長著一顆什么腦袋的,當初就不該奢望他能接到自己的軍令就能乖乖回師,你不把事情給他說得明明白白,他是絕對不可能自己想到的,就算能想到些什么,也會如今日這般,朝著一些完全錯誤荒謬的方向胡思亂想,胡言亂語!
多爾袞只好強壓下心中怒火,親筆給阿濟格寫了一封長信,把現下的情況寫得一清二楚,而后再次派人前往延安府,調阿濟格回師!
從京師到延安府遠隔兩千里,且需要跨越太行山脈,交通很不便利,這一來二去的,耽誤的時間可就多了,便是快馬晝夜狂奔,打個來回也得十天半個月!
清軍慢吞吞,明軍可不會等著他們,已經從河間府背上打到了保定府來。
這保定府乃是京師門戶,是京師的南大門,若是丟了保定府,這京師以南,便再沒有什么像樣的屏障了!
好在那阿濟格雖然抗命不遵,在第一次收到調他回京的旨意后沒有立即返回,可山西的葉臣卻是不敢不遵從清廷旨意,不遵從多爾袞的命令,當即就從太原府拔營,啟程向西過榆次、壽陽,由固關穿越太行山脈,經井陘趕往了真定府。
因為明軍是直接從河間府北上保定府的,所以位于北直隸西、南的真定府、順德府和大名府并未遭受明軍攻擊,目前尚被清軍控制,葉臣因此得以進駐真定府。
回到京畿的葉臣這才意識到了形勢之危急已經遠超自己想象,他不敢再有絲毫怠慢,馬上自真定府出兵,北上攻打盤踞于保定府的明軍。
此時,駐扎在保定府的明軍也已經得知有一支兵力不下五萬的清軍自真定府襲來的消息,為了迅速解決掉這支清軍,馮恒英決定親自率領麾下一萬澳明陸軍南下阻擊。
馮勇勝和沈賀星對此自然沒有意見,而且他們也并不擔心馮恒英此去會有什么危險,有一萬澳明陸軍出手,別說是五萬清軍了,就算是十萬,也不在話下!
商議已定,馮恒英便率領一萬澳明陸軍自保定城南下,沿大路走出越三十里之后,便抵達了慶都縣,而此時,前方的偵察連也帶回了清軍的消息,兩軍相距已經不足二十里了!
馮恒英當即決定,停止南下,就在慶都縣御敵,阻擊清軍!
慶都縣城很小,城防脆弱,是萬難抵御數萬大軍圍攻的,更不要說來襲的還是清軍了!
不過澳明陸軍有射程數里的火炮在手,自是不必依賴城防,不能以常理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