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張孝若為陸小小兒子取名
- 沈繡:繡娘也能名垂青史
- 狼山上的郎
- 1089字
- 2025-08-04 09:11:36
第94章 張孝若為陸小小兒子取名
張謇去世,金滄江悲傷欲絕,作挽詩哀悼:
“等霸期王負俊才,應龍飛處一聲雷。縱無鄭禹奇功在,只試瞿曇活手來。”
“昌黎云與孟郊龍,文字狂歡卅載中。今日都來成一錯,奈何淮月奈江風。”
民國十六年(1927年),金滄江已78歲高齡,眼見中國政局動蕩,戰火連年,朝鮮復國無望,自己歸國無期,三個愛子又都先他離世,翰墨林印書局經營慘淡,陷入困境,導致他生計日艱,心力交瘁。在極度郁憤中,4月底,在西南營29號居所,金滄江吞下鴉片煙膏自盡。
5月7日,張孝若等社會各界人士為被譽為“韓國屈原”的金滄江舉行公祭,歸葬于狼山南坡,墓碑“韓詩人金滄江先生之墓”由張詧書寫。
他的安眠處,地勢很高,背山面江,離“唐初四杰”駱賓王墓不遠。去陸洪閘嗇園找張謇,到黃泥山麓訪沈壽,都方便得很。
張孝若回到濠南別業,翻看父親和金滄江之間的唱和詩文,讀到張謇給《朝鮮金滄江云山韶濩堂集》寫的序:
“晉山金滄江能為詩,隱山澤間,與之言,隤然君子也。觀其業,淵思而絜趣,踵古而冥追。世紛紜趣乎彼矣,滄江獨抗志于空虛無人之區,窮精而不懈,自非所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者乎?道寄于文詞,而隆污者時命,滄江其必終無悔也。”
父親去世后,張孝若閉門謝客,搜集資料,專心撰寫父親的傳記,整理父親的各類文稿。
“篤,篤,篤。”有人敲門。
“進來。”張孝若抬起頭。進來的是警衛吳義高。近年來,因見吳義高忠心耿耿、勤勤懇懇,除了警衛團發的餉銀外,張家也將他視為仆人,每月,吳道愔另發一份薪金給他。
“義高啊,有什么事嗎?”張孝若不敢直視他的眼睛,摘下金絲邊眼鏡,用絨布邊擦邊問。
吳義高滿面笑容:“托老爺、少爺的福,老太太也沒少替義高和小小在觀音菩薩前許愿念經,小小昨晚亥時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八斤三兩呢!”
夫妻倆菩薩拜得不少,亂七八糟的偏方也吃了不少,結婚9年方才得子, 能不高興嗎?張孝若戴上眼鏡,笑道:“恭喜恭喜!是想請假回唐家閘伺候娘兒倆吧?沒事,你盡管回去。濠南別業這邊我請警衛團張清鑒團長臨時再派個人來。”
“謝謝少爺。我們還有一個請求,小小再三說了,我倆都識不了幾個字,想請少爺給孩子取個大名。”吳義高點頭哈腰。
張孝若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蔭武!吳蔭武!不是英雄的英,是這個蔭……”擔心吳義高弄錯,他提筆工整地寫在紙上,邊寫邊解釋說:“蔭武,祖上有德,保佑子孫的意思。武,勇猛強大,像你一樣!”張孝若拍拍他強健的胸膛。
吳義高小心地將“吳蔭武”三字收好,千恩萬謝而去。
蔭武閉著眼,貪婪地吸吮著陸小小碩大的乳房。陸小小拿著紙條,淚光瑩瑩,喃喃著:“蔭武,蔭武……”
吳義高摸著蔭武的小臉蛋,笑開了花:“兒子,我的兒子……真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