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運河,烏江
- 我在大乾簽到成神
- 為了重來
- 2035字
- 2025-08-10 14:11:51
一幫大老粗,開始越說越粗俗。但是在他們的話中,這種殺人越貨的事情沒少做。畢竟,如今這種路途遙遠的行走,說不定一走就是一輩子,失聯很是正常。
就在一幫人越來越口吐芬芳的時候,原本幽暗的船艙中更加暗了一些。
船主打了個寒顫,起身說道:“好了,藥效差不多了。走,干活去了。把那男的拋到運河中,還有,手上干凈的,那兩個女子不能動!聽到沒有!”
一幫人嘻嘻哈哈大聲答應,他們都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的?早就死在這廣闊的河面上了。
不知何時,船艙里站著一位不速之客。此時低沉渾厚,鏗鏘有力的聲音嘆息道:“雖然這里很沉悶,但我也不希望你們出去污染空氣。所以,去死吧!”
即便幽暗也不該毫無察覺的船主等人這才發現男子。雖然燈光幽暗,他們也認出了了,出現在這里的就是他們認為繡花枕頭的男子。
夜帝古天恒想著趕路還需要這艘船,不想弄的亂七八糟,于是摸了進來,聽到果然是死有余辜!
封閉的船艙中,清風拂過。船主等人無論是臉色猙獰,還是色變恐懼,還是不在意嬉笑,都定格在了這一刻。
古天恒轉身離去,來到甲板上。嘩嘩的水聲響起,船沿一只只手,攀住翻身上來。
十名屬下跪地拜見:“見過夜帝!”
古天恒吩咐道:“把船艙處理干凈,全速趕往烏江鎮?!?
“是!”
古天恒擺擺手,讓他們自己分工,隨即進入上層客房。就見李綰星和古天靈都在,顯然是古天靈拉著李綰星在等著古天恒。
古天恒輕笑道:“靈兒,怎么了?不習慣在船上?”
古天靈問道:“你是怎么知道船上的人有問題?”
古天恒解釋道:“是收了咱們十兩銀子的原因?!?
對于古天靈來說,從來沒有考慮過銀子的問題,對于古天恒說的話,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問題。
李綰星知道這是古天恒給自己表現拉關系的機會,打了個哈欠,輕聲說道:“他們收錢太少了。按照他們船樓的布置,總共收我們十兩銀子,太少了。
一共十間客房,至少會每間收三兩以上。咱們要求保下客房,至少要收三十兩。
雖然他們解釋,船艙有貨物,他們需要停船卸貨,還是太少了。而且這么這艘船單跑,太不值了。
既然他們怎么都是吃虧,還不多收錢。那就一定是圖其他的,一定不懷好意。夜帝是從這里發現的。”
古天靈不說話了,她的確沒有在乎這些。沉默一會,古天靈又問道:“哥哥,你真是夜帝嗎?外面是他們夜幕的人?”
古天恒糾正道:“每個人出門在外怎么能沒有幾個馬甲呢!還有,是咱們夜幕。我是夜帝,綰星是圣女,你是玄女。記住了,這就是咱們闖蕩江湖的身份!”
見古天靈還要問,李綰星打了個哈欠,迷糊的說道:“我都兩天沒有好好休息了!在船上,哪都沒處去,有話明天再說吧,困死我了!”
古天恒微微皺眉,李綰星這么困不是裝的,白天就精神不濟,問她也不說。不過看起來只是有點困,古天恒就沒再問。
一天下來,居然還沒有恢復,古天恒走過去,按住李綰星肩頭,仔細感應起來,還是之前癥狀,傷神。
這邊古天恒檢查李綰星,那邊古天靈只是有些奇怪李綰星有些疲憊。但此時看見哥哥毫不避諱的接觸李綰星,心中好像明白了什么,臉色嬌艷欲滴,倉皇跑進自己的客房。
李綰星本來懶洋洋的,任由古天恒檢查。她知道自己是怎么了,還想給他個驚喜呢,也就沒多說。
此刻見古天靈忽然害羞的跑了出去,李綰星想到自己和古天靈描述的自己,嗯,九成都是說的真的。就知道剛才古天靈腦袋中想的是什么。
李綰星忍不住笑出了聲,驅散了睡意。然后在古天恒莫名其妙的眼神中,也是風情萬種的扭身離去。
古天恒笑著搖了搖頭,這次真沒猜出是怎么一回事。隨即,古天恒也進去客房休息……
隨著古天恒他們船只越來越接近烏江鎮,路上排查的越來越嚴格。哪怕是水路,有時候會碰到兩三波封河檢查。
不過,古天恒他們的船只上之前的人居然是漕幫的人。而作為神都運河上的地頭蛇,還是給了古天恒他們帶來不少便利。
不過古天恒臉色越來越難看。一個是隨著烏江鎮這個轉換中心,檢查越多,但是都是在敲詐勒索。
再一個,各地軍隊與漕幫之流的勾結,越發的猖狂,一艘艘河運的貨物正大光明的發向四面八方。
就是賑災船有幕后黑手,此時怕是也輕易脫身。而最重要的是,古天恒發現,隨著烏江鎮的靠近,淮南東路的吳王軍出現在神都運河!
吳王的封地是淮南東路,位于神都運河的入海口,運河生意一直是吳王的錢袋子。
根據古天恒這些年的探查,吳王一直上書朝廷,請求將淮南西路并入東路。
前年甚至吳王插手漕幫和排幫的爭斗,將排幫趕出神都運河。而現在,不管賑災船一案有沒有牽扯到吳王,但現在他趁機吞噬西路毫無疑問了。
看到這種情況,古天恒他們干脆棄船走陸路。隨著他們遇到越來越多的人,也陸陸續續知曉了一些內幕,越發心頭沉悶。
而在烏江鎮外,當日二十多艘“萬斤船”沉入水中,此時此地已經被嚴格把守。
但是在水底,數十人不斷摸索,沒有帶來任何發現,浮上來到烏江縣令前,稟報沒有發現。
烏江縣令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休息好了。這里是屬于上縣,屬于肥缺,烏江縣令認可。
這次旱災他早有耳聞,但是事不關己,自然不放在心上。誰料年后一次轉運,三十萬銀子,五十萬石糧草,就那么一轉眼沉入水底,不見了蹤影。
烏江縣令已經寫好了遺書,只是不甘心,都不處理烏江鎮的事務,就盯著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