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保持創業熱情
- 我太該重生了!
- 我棒棒噠
- 2005字
- 2025-07-06 20:17:52
【檸雪冰城】奶茶店的生意在晚上迎來了巔峰。
今天也是體育館禁止擺攤的第一天。
陳瞾旭她們之前的老攤友都已被清場,攤位被迫移到外面。
本來他們還納悶:
“怎么沒看到那兩個小姑娘的人啊。”
“難道放棄了?”
“不應該啊,咱們中就她家生意最好。”
“誰知道呢,說不定錢賺夠不干了,年輕人嘛,就圖個新鮮,正常。”
到了晚上八點,賣綠豆水的老李忍不住偷偷溜進體育場,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人擺攤。
結果擺攤的沒看到,倒是看到一家名為【檸雪冰城】的店鋪排著長龍。
“什么生意這么好。”
老李繞到人群前面,偷偷往里瞟了眼,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不由揉了揉眼睛。
確定自己沒看錯后,老李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這不是陳瞾旭和她那個小閨蜜嗎?”
老李心里咯噔一下,“她們什么時候開起店鋪來了?”
他窩在人群后面,看著店里忙碌的景象。
嶄新的招牌在燈光下格外醒目,柜臺前擠滿了年輕人。
這時,一個穿著褪色籃球背心的年輕小伙正麻利地操作著收銀機,時不時和陳瞾旭交流幾句。
“那是......張卓?”
老李認出了這個經常在他們攤位旁邊晃悠的小伙子。
聽陳瞾旭說,是她們老板。
老李忽然想到幾天前,他們愁眉苦臉聊天時,就是這個年輕人說有辦法解決。
當時他們還嘲諷來著。
“不會......不會真買了個鋪子吧?”
老李暗自咋舌。
“應該是租的。”
突然,店外傳來一陣熟悉的摩托車轟鳴聲。
老李回頭一看,頓時腿軟,條件反射就想跑。
來的是城管執法車,為首的正是人稱“謝閻王”的城管隊長謝迪。
不過他立刻反應過來,我又沒在這擺攤怕個啥子嘛!
“都把隊排好,別擋住主道。”
謝迪皺著眉背對奶茶店招牌對眾人道,語氣卻不如往常兇悍。
老李正想開溜,卻見張卓一個箭步從店里沖出來,直接跳上了謝迪的背:
“老謝!晚上還親自過來啊!”
在潛陽一個多月的時間,張卓和謝迪的關系已經很熟了。
更讓老李震驚的是,一向不茍言笑的謝迪居然笑著反手給張卓一個過肩摔:
“臭小子,不是你說的嗎?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張卓哈哈一笑:
“上午都送花籃來了,晚上還親自過來一趟。”
“晚上我值班,總是要過來看看的,而且。”
謝迪指了指排得長長的隊伍,正色道:
“鋪子是你買的,店也是你開的,可得守規矩。”
“這隊伍都排到人行道中間了,出事怎么辦?”
張卓立刻敬禮:
“報告謝隊!馬上整改!”
轉頭對排隊的人說道:
“兄弟姐妹們,給我謝哥個面子,咱們往邊上排排!”
幾個城管隊員都憋著笑,主動幫忙維持起秩序來。
正好此時陳瞾旭從冰箱里拿出幾杯打包好的冰鮮檸檬水:
“謝隊長,這是我們老板提前跟你們備好的,說天氣太熱解解暑。”
謝迪接過檸檬水無奈地搖頭:
“你小子......”
陳瞾旭送完檸檬水就繼續回去工作了,張卓和謝迪稍稍閑聊了下,謝迪就準備離開。
臨走前,謝迪一只手搭上張卓的肩膀,眼睛朝奶茶店方向掃去,目光最后停留在陳瞾旭身上:
“你小子眼光還可以啊,找的女朋友挺不錯。”
說完就帶著隊員離開。
張卓看向奶茶店里忙碌的賀安檸。
還可以?挺不錯?
不是老謝,你眼光到底有多高啊。
老李頭此時也悄悄回了攤位,將剛才的所見所聞講給攤友們聽,頓時又惹起一陣驚嘆:
“啥?那小子真買了個鋪面?”
賣烤腸的周姐差點把烤架掀翻。
“就那個天天穿個破背心晃悠的小年輕?”
“沒錯,還是頭鋪,不信你去看!”
“我的天,頭鋪起碼得上十萬吧?我賣烤腸不知道多久才能賺十萬。”
“老李你沒看錯吧?”
“千真萬確!我還親眼看到他跟謝閻王勾肩搭背的,那關系鐵著呢!”
“我說怎么當初把梧桐樹下的位置劃給那兩個女孩。”
“有謝閻王的關系在,拿個鋪子不難。”
“就是,我聽說謝閻王他爹可是局里的,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當上城管隊長。”
......
......
后面的兩天,張卓給奶茶店換上兩臺電動榨汁機。
這樣一來,賀安檸和陳瞾旭的工作強度就輕松不少。
張卓也可以抽出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
7月19號,張卓成功拿下駕照,成為一名持證上崗的老司機。
接著他又把其中一個交易賬戶里的錢出金提現。
華金網的比賽還沒結束,那個賬戶的錢暫時動不了。
不過這個賬戶從兩萬美金做到現在,近二十個交易日的時間,也有九萬美金的余額。
出金到賬共計五十六萬人民幣。
張卓如法炮制,在另一個平臺注冊賬戶,并入金四萬美金繼續交易。
沒辦法,怪就怪國內沒有個正規的現貨黃金交易平臺。
其實13年四大行已經推出了“紙黃金”“紙白銀”的理財產品。
但那玩意兒不帶杠桿,行情波動太小,而且只能單向交易,對張卓而言,實在雞肋。
剩下的三十萬,張卓打算拿出來鼓搗鼓搗別的。
他知道不能一輩子活在K線圖里,而且不出意外,【金界傳奇】這個賬號在15年就會停止更新。
而且張卓一想到那些重生文里的主角靠炒股、炒比特幣成為資本的,就覺得蛋疼。
“沒有背景、草根出身的金融天才,最適合成為資本背鍋的工具了。”
所以,他必須拿出部分錢來開路,試探各個行業的深淺。
實踐是最好的真理,再結合重生的先知性,能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奶茶店也好,爸媽的零食店也好,都只是一小部分。”
13年,還是有很多風口,很多大機遇的。
當然了,張卓也沒準備靠這三十萬賺多少錢,純粹就是為了讓自己保持創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