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求追讀)有底氣的官家
- 人在知否:執(zhí)掌天下
- 來杯黃豆粉
- 2110字
- 2025-07-05 18:28:26
趙晗心下一驚,忙上前拱手道:“下官新任翰林編修,拜見海學士,諸位大人。”
翰林學士官職正三品,凡重大制誥,均由翰林學士執(zhí)筆,還可參謀機要,擔任殿試會試的主考官。
因此,翰林學士雖是三品,但往往可以壓制二品,就連一品大員見了也要給幾分薄面。
海寧淡淡瞥趙晗一眼后,繼續(xù)對著下首的幾名官員訓斥道:“你們睜眼瞧瞧趙探花!”
“眉目疏朗,神采奕奕,這才像是翰林院的官員。”
“再看看你們,個個無精打采,如何給后輩樹立榜樣!”
幾名大臣欲哭無淚,暗道他們多年前剛剛入朝為官時,何嘗不是這般意氣風發(fā)的模樣。
海寧擺擺手示意他們滾出去后,這才讓趙晗上前回話,瞇起雙眸仔細打量著他。
“這探花郎的成色,還真是一年勝過一年。”
“老夫對你早就有所耳聞,你會試時作的一首《竹石》深得老夫的心。”
“好一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你尚不到弱冠之年,便是官家欽點的探花郎,前途不可限量,今后可莫要學他們的憊懶習氣。”
趙晗忙點頭拱手道:“下官謹記大人教誨,今后定日日三省吾身,不負圣恩。”
“不負圣恩。”
“說的好!老夫當年初入朝堂時,也如你這般!”海寧爽朗的笑了兩聲后。
又瞇起眼睛,在趙晗身上不斷的巡視,臉上還平添了一抹疑惑。
趙晗被瞅的渾身不自在,忍不住問道:“大人,可是下官今日有何不妥之處?”
“沒有沒有……”
海寧恍然回神,輕嘆一聲,淡淡道:“方才老夫看到你,不禁想起了一位故人。”
“他年輕時的眉眼與你足有六七分相似,只是他終日操勞,又接連遭受重創(chuàng)。”
“這才剛過半百的年紀,身子骨連老夫都不如。
“老夫每每瞧著他,心里不是滋味的很吶!”
趙晗并未多想,只當他是尋常的感慨,微微一笑道,“海大人此言差矣。”
“下官觀您鶴發(fā)童顏,中氣十足,莫說半百,只怕是而立之年的郎君也未能比得上。”
海寧搖搖頭,苦笑一聲。
他口中的那位故人,此刻正坐在文華殿的龍椅上批閱奏章呢。
又聽海寧簡單交代幾句后,趙晗便前去正堂,與諸位同僚們一同奮筆疾書起來。
正常翰林官員,完成當日工作后,可在申時離院。
而趙晗作為初入翰林的新人,今日直至酉時三刻,才踏上回府的途中。
路上,長青蹙著眉頭,滿臉疑惑的問道:“哥兒,小的怎么覺得您今日似乎沉默了許多?”
“莫不是翰林院的大人們不好相與?”
趙晗抬手擰了擰眉心,“只是太累了,等過幾日適應下來就好。”
直到此時,他才算明白海寧的身子骨究竟有多強健,以及今日被他訓斥的官員們究竟有多冤枉。
“哥兒回去就好好歇息,明兒一早還要上朝呢。”長青小聲提醒著。
—
翌日,寅時四刻,汴京城上方還籠罩著一層青灰色的薄霧。
而趙晗已經穿戴整齊,直奔東華門而去。
等他抵達時,待漏院前長隊如龍,值守的禁軍正挨個驗明身份。
恰好盛纮從馬車上下來。
看到趙晗的身影后,徑直走過來,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頭,輕聲笑道:“這身官服穿在你身上,可比我年輕時清俊多了。”
見是盛纮,趙晗忙后退半步,拱了拱手:“岳丈大人。”
盛纮捋須微笑,低聲道:“今日你初次上朝,需處處小心。”
“切莫讓御史臺的言官抓到錯漏之處,尤其這朝笏定要拿穩(wěn)了。”
趙晗點頭道:“小婿明白。”
不多時,百官們按照官階列成兩行,手持朝笏,踏著青石御道,穿過重重宮門,直奔垂拱殿而去。
以趙晗目前的官階,自然是站在文官最末端。
看著最前方身著紫袍,手持玉笏的朝中重臣們,眼下不禁閃過一抹羨慕。
垂拱殿,百官禮畢后,官家端坐在龍椅上,一身赭黃色龍袍,莊重中透著威嚴。
“官家這面色,倒是一日比一日康健了。”
“是啊,不知是哪位御醫(yī)調理的,當真是妙手回春。”
“……”
站在趙晗前頭的幾名五品官們竊竊私語著。
接連的喪子之痛,使得眼前這位官家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可近半月來,他們上朝時竟發(fā)覺官家的面色紅潤,就連眉宇間的郁結之氣也消散了不少。
龍椅上,趙禎強壓下心頭的喜悅,面上仍舊保持著官家應有的威儀。
目光卻不由自主的穿過滿殿朱紫,看向位于最遠處的趙晗。
片刻后,他收回思緒,按例聽取各路大臣的奏報。
不知不覺間,已經將近辰時。
就在趙禎準備宣布退朝時,禮部尚書韓章高聲道:“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聽到韓章的聲音,趙禎不由擰了擰眉頭,“時辰不早了,你不要橫生枝節(jié)。”
“若是內帷之事,可來文華殿說與朕聽。”
吏部尚書薛溥,手持玉笏,開口道:“陛下,老臣數次求見陛下于文華殿。”
“陛下不是與老臣談古,就是與老臣論畫,臣和韓大人今日是顧不得體面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臣懇請陛下,早日過繼宗室子。”
此話一出,滿殿皆寂。
趙禎一改往日那般直接發(fā)火斥責,只是沉眸直勾勾的看著他二人,
這樣的話,他這些年聽的耳朵都快起繭了。
“陛下,儲君之位懸而未決,實乃動搖國本之舉。”
“為了大周江山,老臣今日不得不冒死進言,懇請陛下過繼宗室,考問品德!”
說罷,韓章雙手高舉朝笏,重重跪地叩首。
殿內文武百官們見狀,也紛紛跪地。
其中不乏一些保持中立,對儲君之事不甚關心的大臣。
畢竟在這種關頭,若仍作壁上觀,很容易招人記恨上。
趙禎只淡淡道:“諸卿雖懷忠諫之心,然《春秋》有云“大夫無遂事”,爾等今日這是要逼宮嗎?”
“臣不敢!”韓章與薛溥二人異口同聲道。
“罷了罷了,二位卿家都是飽學之士,朕不與你們爭辯。”眼下已有親子,趙禎心中自是底氣十足,冷笑一聲后,直接把問題拋給他們。
“諸卿覺得朕該過繼哪位宗室子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