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決定入陣
- 西游:從天庭力士開始成就道祖
- 箭道偏左
- 2348字
- 2025-07-04 12:17:02
不知何時,廣誠已經沒有了嘻嘻哈哈的模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鄭重。
說來奇怪,眼前之人,看似平平,毫無修行傍身,但就不會讓人產生絲毫輕視之感。
即便是太乙金仙在前,仍舊看不到有一絲諂媚、畏懼、緊張出現在沈青的眼神里。
有的,只是一種平等視之的淡然。
仿佛是在看一座山,仿佛是在看一處海。
山海雖然博大,危險,但,那也只是山海。
遇山登山。
逢海尋船。
何必強自屈身。
廣誠驚嘆之余,不由得猜測起他的來歷。
到底是什么樣的前半生,能夠鍛造出眼前此人的淡然。
沈青認真聽完廣誠的講述,微微一笑,不再猶豫,拱手一拜,沒有失去禮節:“道友,在下實屬有要緊之事,告辭。愿道友,尋得良才,破開此局。”
說罷,便向外走去。
一切不過平等的交換,如果,所開出的條件不心動,那便離開就好。
即便,眼前交換的對象,是仙界中炙手可熱,受人追捧的丹道大家。
沈瑞撓了撓頭,跟上轉身離開的沈青,跳上他的肩膀,發出吱吱吱的聲音,不時回頭看著廣誠。
廣誠嘆了口氣,他已經很久沒有頭疼過了,眼前的一主一仆,一個拒絕羅漢尊位,一個拒絕壽數長存,都是自有主意的大爺,惹不起,惹不起。
但想到,第三局將開,昨夜憊懶,以為勸這沈青入陣,應當是手到擒來,不費工夫。
眼下,哪里再能尋得代替之人。
真去傲來國尋得一人不成?
廣誠想到傲來國沐塵觀在道門內的一些秘傳,眼神微凜,不敢將此事壓在沐塵觀之人上。
看似這第三局只有三關,但那金蟬精通佛法,為人謹慎,這三關,決然難若登天,不可有絲毫懈怠。
想來想去,他下定了某種決心,出聲喊道:“若我能助道友破開靈竅,讓你踏上修行之路。可否?”
“當真?”
沈青的聲音從半里之外傳來,讓廣誠大喜過望。
“好說!好說!”
他急急忙忙追上沈青,死死攥著烤魚,身上寬大袖袍因風鼓蕩,顯得頗為可愛。
“沈青道友,我方才第一眼看見,便知曉你是個一竅不通之人,但不知為何,竟然砥礪出了如此強橫的肉身,實在令人佩服。”
“我猜,道友來此,是想碰碰機緣,解決不能修行之事,然也?”
沈青沉默不語,算是默認。
廣誠拍手,言語懇切:“若道友,能解決此陣,我愿為道友,煉制神丹,幫助道友破開通竅,開啟修行坦途。”
“之所以,方才未提及此事,著實是因為……”
他長吁一口氣,覺得有些丟人:“通竅看似簡單,實則逆天而為,即便是我……也難保成功。”
“只敢說一句,盡力而為。”
“不知道友,敢信我否。”
方才解釋那延壽神丹與那石蛻之時,他說的天花亂墜,都不覺得疲憊,但現在卻口干舌燥。
沒辦法,這是一張不知能否兌現的條件,在他看來,遠遠比不上延壽神丹與那石蛻。
他突然有些懊惱,心想,這豈不是更惹怒了沈青,以為自己逗他耍樂,拿出一個口空無憑的勞什子神丹出來!若是沈青反被自己激怒,那該如何是好。
第三局,莫不是因為自己一念的憊懶,就要錯過不成?
“成交。”
沈青聲音不大,卻頗為堅定。
這一瞬間,廣誠雙眼泛紅。
“道友!!”
沈青微微一笑,說道:“道友,雖看出我唯求通竅,但卻坦然相告此事背后的風險,沒有出言誆騙于我,已看赤誠之心,我又豈能再不識抬舉。”
“只不過,這第三局所選之人,究竟需要什么條件?”
這話倒不是沒頭腦的一句,沈青思忖覺得,若許愿尋得最佳之人前來破局,并非自己最好。
斜月三星在道門中也屬隱世大宗,若想在天下尋得良才,再加以調教,相信并非難事。
廣誠聽到沈青已經答應下來,百感交集,心中大慰,擺了擺手,坦率地說道:“第三局之人,只要是尚未得道之人,三界皆可。”
“道友神魂未登金闕,尚未修行得道,自然能夠參與此局。”
沈青認真地說道:“話雖如此,各個仙宗世家中找來幾個輩分低的,心性通明,機靈敏銳的,卻也是不難。”
廣誠已經認定沈青,見到沈青表現的又有所遲疑,連忙一番勸解。
“道友,莫要妄自菲薄!”
“道友!我觀道友修行之心篤定,眼下,道門臨危在即,正需要如道友這般熱血兒郎。”
“守護道門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今日你為道門爭光,明日道門為你驕傲!”
“……”
廣誠此刻,絮絮叨叨地像個街頭騙人的游方道士,只想著拉來或是心軟或是輕信的客人,賺上幾個銅板,只不過唯一不同的是,沈青的決定,不是那輕飄飄的凡間俗物,而是關系到千古孕育的這枚神石去向。
天地初開時便積累的氣運,可都與這神石所綁定。
氣運之道,晦明難言。
但,誰能得到此石,日后教統之興盛,自當有如天地助力。
廣誠甚至已經連手中的烤魚都放在一邊,伸出手指,上下比劃,說到熱情之處,手舞足蹈,絲毫沒有道門大修行的氣質。
“我答應了。”
沈青了解絕大部分情況后,終于徹底同意下來。
道人長吁了一口氣。
不知怎得,雖然沈青總是一襲黑袍,有著生人勿近的氣息散發出來,但他見到沈青之后,總有股熟悉的感覺,這股感覺好像伴隨著他曾經度過悠悠歲月。
大概是?眼緣?
道人不解。
他突然發現,自從來到花果山之后,有太多的他未曾算到的事情出現。
“廣誠,切記,丹道路,多崎嶇,其中最繁復的便是,丹道需窮盡藥理變化,以制丹方,可這一旦萬事已有定數,難合天地大道。”
“唯有,于定數中,尋得一線變機,方能以丹為界,演化天地,成就萬古第一丹道。”
師傅曾經的勸誡出現在他的心里。
廣誠端正了身體,默念了幾句法決,冥冥中,仿佛看到自己滯礙已久的丹道,終于出現一絲松動。
……
一個時辰后。
“出發嗎?道友?”
徹底準備好的沈青早已站起,在花果山的上山之處等候。
心中已有所得,閉目修行的廣誠睜開眼睛,臉上露出如同稚子的笑容,絲毫沒有掩飾心中喜悅,太陽光穿過花果山的葉縫,在他身上留下道道斑駁,欣喜之下,連印堂的黑痕都淡了一些。
他向沈青看去,黑袍力士的眼神,依舊絲毫沒有懼意,像是剛剛出鞘而出的寶劍,正在發出陣陣銳鳴。
這是多好的師弟啊!他在心里贊嘆道。
“道友?”
沈青又問了句。
廣誠慌忙答應了,隨后著急忙慌地站起身,向著沈青跑來。
然后,在沈青與沈瑞的注視中,又跑回原位,拿走了吃了一半的烤魚。
“莫要浪費,莫要浪費。”
廣誠笑呵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