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內應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181字
- 2025-07-13 01:00:00
建安十三年九月甲寅朔。
江陵縣衙,一場臨時的軍事會議在此召開。
與會人員只有寥寥數人,一眼看過去,也就是劉關張三兄弟,加上諸葛亮、郭永、孫乾、簡雍、麋竺以及周逸了。
除此之外,所有人都被派往各個城門上,時刻防備曹軍突襲。
就連受傷的文聘,也被周逸派往北門,作為臨時替補,輔助郭表指揮。
眾人剛剛坐下,劉備還未開口,郭永就走到堂中,朝眾人不停的拱手,口稱有罪。
劉備連忙起身將郭永扶到座位上,嘴里也不停的說著安慰的話。
經過一番你哭我勸,周逸才從二人的對話中聽明白,原來對于糧倉空置一事,郭永毫不知情。
每次前去視察,被郭永抽查到的糧囤都是滿滿當當的,而且存的都是三年以內的新糧。
要不是這場大火,郭永都不知道自己被騙了這么久。
諸葛亮坐在那里不動聲色,眼睛時不時的看向郭永。這一幕恰巧被周逸捕捉到,周逸猜測,諸葛亮內心里并不相信郭永會對此毫不知情。
錢糧是地方官府的命根子,作為一郡長官,掌握生殺大權,誰敢在這種事情上有所欺瞞?
但郭永都哭成那樣子了,再加上最近成為了劉備的親家,誰還能將他往壞處去想呢?
要知道,姻親可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關系,尤其是在這種患難時刻,還愿意結親的,足以體現郭永本身并沒有壞心思。
緊接著,軍議正式開始,先由諸葛亮通報了城內剩下的糧食。
在火起之后,諸葛亮立刻想到這可能是城內有人放火作亂,于是連忙差人將另一座糧倉保護起來。
好在一夜無事,糧倉里的糧食經過檢查,也沒有像被燒掉的那個一樣,存在虛報的問題。
但總量上就大為削減了。
“這個糧倉本就小些,再加上這一個月以來的支應,按照現在的消耗速度,眼下存量僅剩一月之用。”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唉聲嘆氣,面帶愁容。
劉備之所以一開始愿意留在江陵,一個是仰仗江陵城的墻高池深,另一個就是依靠江陵城內的存糧。
眼下城墻還在,糧食卻沒有了。
再加上這幾日箭矢、砲彈的消耗,可以說得上是彈盡糧絕了。
唉聲嘆氣之中,麋竺忽然冒出一句話,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主公,郭太守,這把火來的也太巧了,恐怕不是意外吧?”
眾人紛紛看向麋竺,隨后又看向郭永,但很快又將目光移開。
但其中意味,已經是不言而喻。
無非是在指責郭永想要依靠大火,掩蓋糧倉空置的事實。
可這個說法卻又有些站不住腳。
當初是郭永邀請劉備留在江陵,甚至不惜以南郡太守之位相贈。就算郭永心懷叵測,想要依靠劉備麾下的一萬多人抵抗曹操,也不至于要和劉備結親。
而若是結親之后才發現這件事,也沒必要自己去縱火焚燒,以兩人親家的關系,這點事兒難道還說不通嗎?
劉備全程參與了昨夜的救火,對于起火時的情形,也算是從頭到尾眼睜睜的看著大火燒起來的。
此時見眾人都朝著郭永投去懷疑的目光,立刻出聲寬慰,“德遠兄,這把大火確實蹊蹺,昨夜你我二人都在現場,你也是親眼所見,起火點不止一處,顯然是人為放火。”
郭永聞言一怔,直接愣在座位上,瞪大雙眼,啞口無言。
劉備卻寬慰道:“我并沒有懷疑德遠兄的意思,就算你我二人不是兒女親家,我也會選擇相信德遠兄。”
聽到這話,郭永再度流下淚來,坐在那里掩面而泣。
劉備沒再去管郭永,而是面朝眾人說道:“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兇手的目的,就是要在城中掀起動亂,好讓我軍自亂陣腳,給曹操可趁之機。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計就計!”
關羽眉毛一挑,“大哥想必已有良策!”
“正是!”劉備點頭,“糧倉防守如此嚴密,能夠進去放火的,兇手定然隱藏在軍中。我們只需如此如此......”
是夜,寒風陣陣。
為了節省一切能節省的東西,城頭上的火把數量減少了九成,只剩下幾根零零散散的,用來指明道路而已。
北城墻最西邊,是之前角樓的廢墟,現在是文聘坐鎮的位置。
他麾下的一千人成分復雜,極難指揮。南陽兵看不起江陵兵,江陵兵則嘲諷南陽兵守不住家。
當文聘去勸時,兩邊同時看不起文聘,認為他身為大將,卻孤身一人逃出來,簡直是恥辱。
對于這些人,文聘是哪邊都不敢處置,他一個外來降將,屈身于周逸身前,豈敢得罪劉備和郭永呢?
于是文聘為了躲避這些人,只好獨自藏在角樓廢墟之中,形單影只,顯得十分落寞。
然而這一切,都是文聘故意求來的待遇。
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獨處的機會。
很快,城墻上傳來一陣陣的呼嚕聲,只剩下小貓兩三只,還緊握槍桿,在城頭上來回踱步。
而城墻另一邊,郭表也已經沉沉睡去。
文聘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特別粗大的羽箭,若是細看,能發現這支羽箭的箭桿其實是空心的。
里面塞著一張文聘從周逸那里要來的紙張,上面寫著城中發生的變故,以及眼下劉軍的士氣。
信件末尾,文聘約定了舉火為號,他將趁機打開北門,迎接對方入城。
這個對方,除了城外的曹操,還能有誰呢?
一開始,文聘還以為要等上幾天,才能射出這支箭,但今天下午,城墻上的士卒中就開始傳言,說是城中糧草盡數被毀,是上天降下的懲罰,是在責怪劉皇叔逆天而行。
士兵們每每談論此事,都是一副唉聲嘆氣的模樣,耷拉著腦袋,明顯是被傳言給嚇到了。
文聘頓時覺得時機已到,便趁著去溷軒的功夫,偷偷寫下這封信,封在箭桿中,準備射出城外去。
箭羽一側是白色,一側被染成紅色,這是文聘和蔡瑁提前約定的暗號,想必曹操已經將這一信息告知了前方的士兵。
原來文聘就是蔡瑁安插的內應!
想到這里,文聘又環視一圈,發現并沒有人往自己這里看,便拿出周逸送給他的那把三石角弓,彎弓搭箭,抬高角度,瞄準曹軍營地方向。
“嗖——”的一聲!
羽箭離弦,正要飛上半空,卻突然出現一只大手,將箭桿死死握住,硬生生的將其停在文聘眼前。
“文將軍真是好氣力,我差點沒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