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可控核聚變來了
- 科技帝國從穿越三體開始
- 西門要吹雪
- 1767字
- 2025-07-13 20:00:00
隨著東大公布宏聚變的相關信息,讓全世界再次嘩然。
人們也是第一次知道,世上竟然還有攻擊如此詭異的核武器,簡直跟神話傳說中的神器一般。
不,比神器還要神奇。
“以量子做武器,簡直是天才般的設想!”
“嘶嘶!按東大公開的資料,那豈不是他們擁有銷毀核武器的能力,甚至是將我們人也打成量子態幽靈?這太恐怖了。”
“我就知道,東大舉國之力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目的肯定不簡單,原來是為了制造宏聚變這種喪盡天良的武器,我們必須抵制它。”
“大型對撞機我們要搞,宏聚變武器我們也要搞。否則,我們各國全部都要活在東大的恐怖陰影中。”
“不僅是大型強子對撞機。既然東大可以聯系到外星文明,那我們也能夠聯系到,決不能讓東大獨享外星文明科技的援助。”
…………
M、S紛紛召集盟友,表示要聯合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自己的宏聚變武器,同時他們也紛紛召回在良湘基地工作的物理學界。
他們優秀的物理學家,不應該為東大服務。
以前他們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一來是因為技術不到家,二來也是因為看不到任何的價值,但現在軍事價值簡直爆表了,他們當然要跟上。
然而面對召喚,愿意離開東大也就千余人,絕大部分人都選擇留了下來。
這其中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因為已經愛上了良湘基地的生活,有些是已經加入了東大國籍,或者是拿到了永久居住證,并不愿意離開東大。
按照楊學斌的吩咐,李劍鋒這些年可都在靜悄悄的挖墻腳。
有部分物理學家不想參合政治,他們只想安安靜靜地做研究,即便M、S想要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沒有個十年也休想看到實物。
沒有對撞機,他們回去做什么?
除了教學,就是做理論研究。
但沒有實驗做支撐,理論研究做得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
還有些純粹是核武器反對者,他們也是和平主義者,當然不愿回國研究宏聚變武器,加劇形勢的緊張。
當然也有被東大各種優渥條件吸引,亦或者習慣了東大的生活等等原因而留下來的。
到最后,僅僅只有千余人愿意離開東大,這把M、S氣得要死。
但人在東大,他們也無可奈何。
除了準備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外,原本早已經淪為邊緣項目的尋找外星文明,再次變得炙手可熱起來,獲得了大量的財政撥款。
根據曾凱帶來的資料,他們準備復刻紅岸工程。
……
這一幕,也是楊學斌想要看到的。
事實證明,冷戰期間雖然形勢緊張,卻也是科技發展最快的時候。
在現實世界,老蘇留下的科技遺產,大毛三十多年都沒有吃完。甚至網上都戲說,他們發展科技完全就是在資料室里考古,冷不丁就能從某個角落發現某種高科技技術。
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多老蘇時代的黑科技,直到二十一世紀二三十年都沒有被復刻出來,連老美和東大也是如此。
人類科技發展得越快,接下來面對三體文明也能有更多底氣。
科技競爭雖然更加激烈,但彼此的經濟往來卻沒有斷絕,反而越發頻繁了,因為M、S還要找東大進口高端芯片。
實際上除了芯片,還有很多東西也是他們急需的。
比如說高溫超導體。
如果不找東大進口,不是說他們建不成大型強子對撞機,而是需要更加復雜的工程系統,不僅工作更長,花銷翻倍,將來維護成本和運營成本也會更高。
………
時間飛逝,轉眼間又是三年。
因為知道未來的敵人是三體文明,東大并沒有發展海軍,而是一門心思的發展航空航天,同時也因為老美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掀起了三國航天競賽。
也幸好楊學斌完成了豐收工程,在全力發展重工業的情況下,東大國內并不缺各種生活物資,連燃油也能自給自足,不用從國外進口。
當然,東大的輕工業也不差。
為了給老蘇輸血,免得它倒下太快,在楊學斌的建議下,東大大規模向老蘇出口各種輕工產品,尤其是工業淀粉和高濃度乙醇。
在老蘇家,工業淀粉可以用來做大列巴,高濃度乙醇可以勾兌成伏特加。
這都是毛的日常必需品。
與此同時,金烏工程也全面進入了收尾階段。
早在一年前,楊學斌就率領超導材料團隊實現了常溫超導,在零下十度到三十五之間,都擁有超導性能。
香河核電站。
世界首個商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今日終于迎來試發電。
主控室。
楊學斌神色沉著,有條不紊地發出指令:“啟動全系統自檢程序,確認磁約束系統(超導線圈)、真空室、冷卻回路、燃料注入系統、診斷儀器狀態是否正常。”
在他面前是個巨大的液晶顯示器,顯示著可控核聚變商用堆。
在他左右,是一排排穿著白色大褂的技術人員,他們面前都是最新的高性能電腦。
在收到指令后,他們紛紛開始操作。
“系統自檢中……”
“磁約束系統正常。”
“真空室正常。”
“燃料注入系統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