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看片會
- 華娛之我是一名歷史片導演
- 炎定終生
- 2039字
- 2025-06-16 05:12:33
電影制作完成,程勝第一時間就跟校長說了一下,又通知楊朝、張揚以及參演的學生,還有中影的韓三爺。
雖然中影沒有投資自己的電影,但因為對賭關(guān)系,程勝還需要韓三爺幫自己電影做發(fā)行。
而且,程勝還希望電影以中影的名義送審。
《大唐王朝——起源》電影想過審應該不會太難,但有一點是不可避免的。
電影在過審過程中通常不管有沒問題都會被剪一刀。
其中一點是因為電影分級制度要求對影片內(nèi)容進行嚴格審查,以確保其符合相應的等級標準。
比如電影分級會詳細規(guī)定影片中可以出現(xiàn)的粗口臺詞和血腥鏡頭的數(shù)量。
其二,電影講究精華的匯總,不能像電視劇那樣允許冗長鏡頭存在。
因此,為了確保觀眾能在座位上坐夠90分鐘乃至更長的時間,影片需要在不顯得拖沓的情況下進行刪減。
三,一些暴力和色情鏡頭在影片中是敘事、主題呈現(xiàn)和美學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有余下的幾點,但那些都不是太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刀不剪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樣會顯示不出總局的權(quán)利。
當然,現(xiàn)在很多電影過審的時候,都會說一刀未剪。
但這是真的嗎?
肯定不是。
傳統(tǒng)意義上所講的“一刀未剪”可以看做是噱頭的一種,傳遞正能量弘揚人間大善的電影你剪它干嘛,可能在主觀角度上是作為了發(fā)行方的一種宣傳策略。
一刀未剪慢慢的成了一種宣傳方式。
程勝這部電影雖然沒問題,但他也害怕總局那邊會胡來。
可要是用中影的名義拿去送審,那么看在中影集團面子上,怎么也會手下留情。
完成電影制作,接下來程勝會舉辦一場看片會。
程勝選擇的播放影片的地方是學校的小放映室。
邀請來的人也不多。
除了學校老師們、還有主要幾個演員以及韓三爺。
電影開始前,韓三爺出于客氣,還夸獎了程勝一番,但程勝卻能看得出來,韓三爺對自己影片根本沒在意。
他能來應該是對賭關(guān)系,或者想看看一個億拍出來的電影是怎么樣的。
“老韓,這次電影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徐曉中校長坐在韓三爺旁邊說道。
“哦!看你的樣子,你對程勝拍的電影很有信心了?”韓三爺想了想,壓低聲音道。
徐曉中校長笑道:“那當然,我去片場看過,程勝的能力那是沒的說,演員演技更是一流,我打算把這部電影以學校的名義送歐洲那邊走一圈。”
韓三爺聞言,心中很是震驚,他沒想到徐曉中對程勝和電影里的演員評價如此高。
而且還要把電影拿去歐洲那邊鍍金。
他認識徐曉中也有好多年了,知道他不是那種說大話的人。
能把電影以學校名義拿到歐洲那邊去,那么這部電影看來不像外界說的那么不堪。
“有把握?”韓三爺小心問道。
韓三爺意思很明確,意思是問有沒有把握入選歐洲獎項。
徐曉中壓低聲音道:“這個問題,看完電影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電影開始播放。
在一陣喊殺下,電影緩緩拉開序幕。
一開始就是楊廣被圍在雁門關(guān),雁門郡四十城已失其八九,面對始畢可汗的猛攻,窩在雁門郡的楊廣陷入了絕境,等待他的除了死亡,還有他的恐懼,作為君王,他的顏面不再,饑腸轆轆是他被圍的心情,顏面掃地是他被圍的心境。
該如何脫離險境,成了楊廣的首要目標。
突圍是不可能的,面對十萬的突厥騎兵,要想成功突圍出城的概率所剩無幾,多困一天少一天的糧食,多一分覆滅的可能。
十七歲的少年李世民,正是這支救援軍隊中的一員,這是史書上記載的,李世民軍事生涯中的首戰(zhàn),他的見識和謀略救了楊廣,為自己留下了美名。
他向云定興提議,在突厥人還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疑兵之計。
這段劇情差不多二十分鐘左右,但看電影的眾人卻沒有一絲不耐,反而滿臉嚴肅盯著熒幕。
部隊扮演的突厥士兵,上萬士兵猛攻雁門關(guān),這一場戲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他們好似處在了戰(zhàn)場中,感受著戰(zhàn)場的殘酷和熱血。
恨不得化身當時的士兵,跟突厥人大戰(zhàn)一場。
看到楊廣害怕的痛哭,他們能感受到楊廣的窩囊和無助,就好似他們代入了楊廣這個角色。
當十七歲的李世民出來,他們又代入了李世民,感受著李世民這個日后名震千古的唐太宗魅力。
十七歲的少年放在現(xiàn)在只是一名高中生,但此時的李世民卻已經(jīng)隨軍掙扎,還救下了楊廣,之后更是起兵反隋。
不管是誰看了電影中的李世民,都要喊一聲少年英雄。
整部電影有兩個主角,分別是楊廣和李世民。
而這兩人在電影里對比很明顯。
楊廣昏庸殘暴享樂,不體恤百姓。
李世民英明神武,少年戰(zhàn)神,在戰(zhàn)場上那是百戰(zhàn)百勝,又禮貌待人,簡直是一名完美的少年英主。
不愧是歷史上有名的白月光。
作為飾演這兩人的復大龍和鄭國林,在氣質(zhì)上那是完全貼合,在演技上更是發(fā)揮出色,讓人一秒就代入這兩個角色中,領(lǐng)略隋末唐初的亂世。
當然,在電影里有出色表現(xiàn)的不止是復大龍還有鄭國林。
其中還有飾演李淵的杜子國,這位在去年《隋唐英雄傳》中就飾演過李淵。
而且還被廣泛認為是飾演李淵最好的一個。
程勝當然要把他找來飾演李淵了。
杜子國算是大配角,出場的幾率是非常多,算得上除了復大龍和鄭國林外,出場最多的一人。
除此之外,飾演李建成的劉端段,也是出場非常多的角色。
劉端段是中戲的學生,程勝找他飾演李建成,主要還是因為他比較符合李建成的氣質(zhì),還有就是另一個記憶的緣故。
劉端段在另一個時空,他一直做了好多年的小透明,真正讓他一炮而紅的,還是在《慶余年》中飾演二皇子李承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