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后,西部鮮卑拓跋十部漸趨穩定。
原本隸屬于拓跋部的鮮卑族人,被拓跋鄰劃入十部之后,也漸漸適應了新的管理模式,習慣聽命于拓跋鄰所任命的莫賀弗。
此時拓跋十部的首領豪帥——莫賀弗,地位等同于中小部族的“大人”,只不過,更傾向于軍事方面。
整體拓跋十部的政務問題,還是由拓跋鄰統一管理。
根據劉備的建議,拓跋鄰自稱“可汗”。
可汗,也就是“一國之主”、“國王”的意思。
漸漸地,所有的拓跋十部的鮮卑人也開始稱呼拓跋鄰為“可汗”。
由于拓跋鄰事務繁忙,因此,拓跋本部的莫賀弗便由他二十多歲的兒子拓跋詰汾擔任。
至此,拓跋詰汾成為與他的九位叔父差不多地位的部族軍事首領。
在劉備的建議下,拓跋鄰采用漢朝的軍制,并稍作改動:
五人一伍,設伍長;
十人一什,設什長;
五十人一隊,設隊長;
百人一屯,設百夫長;
千人一部,設千夫長;
萬人一軍,設萬夫長。
可謂是簡潔明了。
西部鮮卑一共有二十四邑落,每個邑落近萬人,共二十多萬人。
除去老弱婦孺,可以作為戰士征戰草原的鮮卑騎兵約有四萬人。
劉備經過觀察發現,鮮卑人家庭往往有四五口人。
這么一個家庭,必須要有十四五匹馬、四五頭駱駝、十幾只牛以及上百頭羊,才能活得不那么艱難。
一個鮮卑人的家庭,往往會有一二名甚至二三名精壯男子可以從軍,成為騎兵。
但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家庭最少為部族提供一名騎兵即可。其余的精壯還要負責放牧,養活家庭。
有的鮮卑人甚至也學漢人那樣在土地上種植糧食作物。當然,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以放牧為生。
若是出征之時,每一個鮮卑家庭的精壯男子,往往會一下子帶走家中的四五匹戰馬,跟著他上戰場。
其中的兩三匹馬用來換乘,其余的馬則用來馱運各種行軍打仗的裝備、干肉等,并負責提供馬奶。
每當沖鋒陷陣的時候,則騎乘這四五匹戰馬中最好的那一匹。
而拓跋部共有五個邑落,也就是五萬多人口,共有約一萬鮮卑騎兵。在西部鮮卑各部族中,算是最強大的。
劉備建議拓跋鄰從這一萬鮮卑騎兵之中選出最為驍勇的三千騎,組建親軍,護衛牙帳,震懾其余的拓跋十部,使之不敢輕舉妄動,因而可稱之為“帳下親軍”,也可簡稱為“牙帳軍”或者“牙軍”。
用以表示這些精銳是專門護衛可汗牙帳的親軍。
最后,拓跋鄰選用了“牙帳軍”,作為護衛牙帳親軍的番號。
拓跋部一萬鮮卑騎兵選出其中的三千作為牙帳軍,剩下的七千名騎兵,則平分到拓跋十部之中,每個部族可以分到七百人左右。
拓跋十部的首領莫賀弗,便是這七百名鮮卑騎兵的統領者。這七百名騎兵分為七個屯,由七個百夫長統領。
鮮卑騎兵長期野戰,因此,他們有一套十分精熟的戰法,基本上也不用劉備幫忙訓練。
反而是劉備從鮮卑人這里偷學了很多重騎兵、輕騎兵的野戰戰法。
凡是游牧民族,基本上都善于野戰,而不善于攻城。
這是由他們的民族特性所決定的。
拓跋鄰對劉備等人十分信任,哪怕是平時練兵的時候,也毫不避諱。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認定了劉備是一個具有大才的能人,因此,便讓劉備也對他們的騎兵訓練提出建議。
不過,劉備覺得鮮卑人的騎兵戰術很厲害,便拉來自己的徐無山二十八精騎,依照鮮卑人的騎兵野戰之法每日進行嚴酷的訓練。
除了劉瑜、劉皋、簡雍、張方之外,劉備、牽招、關羽、東野班、新垣簡、左髭、丈八、五鹿大王、楊鳳等人,也全部都加入訓練的陣營,學習鮮卑騎兵的沖鋒戰術。
這一日,拓跋鄰親自來到遠離部落的野外之地,訓練他的三千牙帳軍。
劉備、牽招、關羽等人,也與麾下徐無山二十八精騎,訓練鮮卑騎兵的沖鋒戰術。
正在這時,突然聽到東面馬蹄聲轟隆隆而來。
眾人不由地紛紛向東看去,便看到幾百米外,有大約六七十騎鮮卑騎兵,正向著他們這里狂奔而來。
漸漸地,越來越近。
劉備這才看清這一隊鮮卑騎兵,滿頭大汗,眼神里更是向外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恐懼,口中用不熟練的漢地語言呼喊著:
“呂布!呂布!呂布……”
“這些鮮卑騎兵似乎是在呼喊呂布的名字?”
劉備低聲對牽招道。
牽招也點頭道:
“我也聽到他們喊呂布……這呂布又是誰?”
劉備正納悶這一隊鮮卑騎兵為何如此驚慌失措之時,猛一抬頭,又看到數百米外追來一伙騎兵,大約有上百騎。
漸漸地,追兵漸近,劉備這才看清這伙騎兵皆是漢人裝扮。
那上百人的漢人騎兵,遠遠地看到樹林邊,有一支數千人的鮮卑騎兵正在訓練,因此,都駐馬不前,停在原地,來回轉圈,似乎是在爭論是否追擊。
這時,拓跋詰汾也率領一百多鮮卑騎兵飛馬而來,阻住了那一伙驚慌失措的六七十名鮮卑騎兵。
“你們是哪一個部族的?”
拓跋詰汾大聲叱問。
有幾個騎兵驚慌失措地道:
“我們是東邊日律大人麾下的騎兵……”
拓跋詰汾大聲問:
“你們來到我們拓跋部的牧場,有什么事情嗎?”
幾個騎兵驚恐不已,七嘴八舌地道:
“呂布……我們被呂布追殺……”
說著,紛紛用手指向不遠處的那一伙漢人騎兵。
“呂布……”
拓跋詰汾口中念叨著,順著這些鮮卑騎兵手指的方向,向著漢人騎兵看去,“你們跟我來!”
“是。”
那六十七名日律麾下的鮮卑騎兵,跟在拓跋詰汾所率領的一百名鮮卑騎兵身后,向著那一伙漢騎飛奔而去。
劉備見狀,也招呼牽招、關羽等人,跟了上來。
——在鮮卑生活日久,劉備也漸漸能夠聽懂一些鮮卑語。
此時,那一伙漢人騎兵,見鮮卑騎兵飛奔而來,都有些驚慌。不過,為首之人卻帶了六七騎不退反進,拍馬迎了過來。
雙方相距三四十米,各自勒停戰馬。
劉備向著那一伙漢騎的帶頭之人看去。
見那人年齡在二十歲上下,穩穩騎在馬上,生得身材高大魁梧,極為壯健,雖不像關羽、丈八,有九尺高,但目測也有八尺來高,手中提著一柄卜字戟,馬上掛著弓箭,活脫脫一個威猛武將。
再看那人的臉,劍眉入鬢,雙目圓睜,明亮有神,目光銳利,有一股神俊的英霸之氣,令人望而生畏。
真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
劉備心中暗道:這個人應該就是青年呂布。
只聽拓跋詰汾大聲道:
“你是漢人呂布?”
那漢騎帶頭之人大聲應道:
“大漢并州五原郡九原呂布,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聲音響亮,中氣十足。
拓跋詰汾叱問:
“你為何追殺鮮卑騎兵?”
呂布硬聲道:
“不如你先問問他們為什么來到漢朝城邑搶掠殺戮漢民!”
……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并州。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