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驗推測,絕學領悟可能極看人品。
比如,以后不要偷懶,像紀若盈一樣沒事練練拳,或許某一天人品爆發,從而掌握拳法的絕學。
這是有可能的。
紀若盈早已洗髓境巔峰,天天練拳不沖境,真可能是為了絕學。
想到這里,他望向眼前綠樹成蔭的小院,感受著恰如其時吹來的涼風,心情也隨之歸平靜。
絲絲涼風中,有熟悉聲音從身后傳來:
“莫兄原來在這里,讓我一頓好找!”
他修身的青衫隨風輕擺,握刀轉過身看去。
渾身玄色“校服”的石武昌出現在眼前。
也就在這時,他注意到,石武昌周正且稍顯稚嫩的臉上,透出股與年齡不符的成熟。
兩人抱拳行禮,幾句寒暄后相視一笑,意味深長。
石武昌后面的,正是淬藥房那兩人。
這兩人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
“莫兄,你可要小心點,兩位教習不知為何,就在淬藥房守著你的藥臺?!?
莫風怔了怔,這又是個什么情況?
他哪知道那兩個教習想干什么,等回淬藥房問問再說。
當下,先和石武昌說銀子的大事。
石武昌將那兩人支開,引著莫風在院中冰涼的石凳上坐下,開門見山:
“莫兄可有把握?”
莫風從懷中掏出字據遞過:“朱磊是我手下敗將?!?
石武昌面色凝重看了看字據,抬頭問:“此人煉筋境?”
“正是?!?
石武昌心中一震,將信將疑之下說道:
“不是石某不信莫兄,石某也想賺把大的,恕石某冒昧,還望莫兄能給我點底氣玩把大的。”
意思再明白不過,他需要眼見為實的實力證明。
莫風沉默片刻,旋即起身,將剛剛才切開的鵝卵石撿起放在桌上:
“此石是我方才試刀切開。”
石武昌眼神一凝,伸手拿起半塊石頭。
切口處光滑如鏡,反射著微光,竟能隱約照出人影。
需要何等恐怖的刀速、何等凝練的刀勁,才能在這堅硬的鵝卵石上留下如此平整光滑的切面?
他自忖自己鍛體境巔峰的修為,拼盡全力也絕無可能做到!
這也絕非鍛體和壯骨兩境刀法所能企及的。
他自然是識貨之人。
眼見如此異樣,一絲細微的寒意不受控制出現,順著脊椎急速爬升,沖得他后背一陣發涼。
緩緩放下石頭,他眼中滿是嘆服:
“莫兄精進如斯,實在令我嘆為觀止!這賭局我做定了!”
雖然他不明白莫風是如何跨越巨大的境界鴻溝,但武道一途,機緣氣運本就玄妙難測。
就如同他自己,前幾日福至心靈,好運爆棚,于無人處悄然掌握了絕學“歸元勁”。
此絕學可令對方刀式拳式混亂,端得是個大殺招!
然而,絕學威力遠勝普通招式,但其弊端在于過度消耗精血。
多次施展后,第二天渾身綿軟,氣力全無。
感覺到有點詭異,他去武館藏書樓查了些資料,這才發現消耗精血竟然有損壽元!
而平時練習,必須輔助以藥浴,否則神功未成,氣血早衰。
書中有言,只需硬練至小成,僅三十來歲就華發滿頭、滿面皺紋。
盡管有這樣的缺點,但優點也極為顯著——關鍵時候救命。
對此石武昌感嘆萬分,也深感知足:
能得此絕學,自身機緣已遠超常人,又何必再奢求什么!
因此,即便莫風身上真藏著什么秘密或非凡之處,于石武昌而言,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莫風問:“不再試試刀?”
石武昌大手一揮,豪氣頓生:
“不必!我觀莫兄氣度沉凝,一身磊落,絕非妄言浮夸之輩!何須再試?”
兩人哈哈一笑,切入正題商議。
莫風只管出手收拾朱磊。
其余造勢、設局、收銀等一應繁雜事務,特別包括萬一比試取消或延遲導致的退銀費用,都由石武昌操持。
利益分配干脆利落:五五分賬!
其間莫風插話問道:“萬一不成,這退銀費用……”
石武昌當即打斷莫風的話:
“不必莫兄操心,若這點風險都不敢承擔,石某又何談武道,不如撞死于此石桌!”
莫風點頭不語,心中對石武昌的評價高了很多。
議定之后,石武昌覺得時間緊迫,不再耽擱,匆匆告辭。
他直奔武館校場,雷厲風行設下賭局:
賭莫風勝,一賠五,每注紋銀二百兩,概不賒欠。
他又花了些銀子,找了七八個長期合作的老手四處放風。
放出的消息自然是精心炮制:
“丹院不知天高地厚的莫風,仗著學了點三腳貓功夫,竟妄想以區區壯骨境挑戰煉筋境武夫!簡直是喪心病狂,嫌命太長!”
“更可笑的是,石武昌那個蠢貨,不知被灌了什么迷魂湯,竟瞎了狗眼賭莫風贏,怕是要賠得傾家蕩產,連褲衩子都不剩!”
有人不信:“石武昌能有多少銀子,做得了這個莊?瞎扯吧!”
話術回之:“他賣身武味閣三年,已得銀四千兩,又以此為抵押,向門外濟武錢莊借一分印子錢一萬四千兩。”
再不信問道:“兄臺真能瞎掰,你怎么知道?”
按打點好的關系回答:“我二大爺就是錢莊經手的,怎么會不知道?”
剛才始的時候,一切還順風順水。
賭莫風輸的注碼猛增,如流水般涌入石武昌臨時支起的賭桌前。
然而,風云突變!
也不哪個不開眼的家伙,悄然傳出條看似不起眼的消息:
常勝曾敗于莫風之手!
雖說從煉筋境的絕對實力來說,贏了常勝不代表什么,但卻引起了猜忌:
“難道莫風隱藏了實力,扮豬吃老虎?””
有好事者立刻找到了當事人常勝求證。
面對圍攏過來的目光,常勝嘴角不自然地抽搐了兩下,甕聲甕氣地擠出幾個字:
“那晚,我不過是…狀態不佳罷了?!?
常勝的肯定如水滴落滾油,瞬間炸開了鍋。
“有古怪!這賭局怕是有詐!”
“唉,聽說過嗎,石武昌什么都做,也不是個什么好鳥!”
眾說紛紜之下,猜忌如野草般瘋狂生長,原本熱火朝天押注的場面驟然降溫。
不少人收回了摸向銀票的手,持幣觀望者陡然增多。
緊接著,謠言在口耳相傳中迅速升級變形:
“何止常勝!聽說三五個常勝那樣的,都不夠莫風打!”
“石武昌這局設得深啊!怕不是聯手忽悠我等?”
“有可能,相當有可能!”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謠言果真猛于虎,形勢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