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火車的汽笛聲在昆侖山脈間回蕩時,蘇硯正望著車窗外翻涌的云海出神。他懷里的青銅羅盤突然發燙,星圖上的七條銀線同時亮起,最北端的“昆侖墟“標記像被火烤般灼目——這是他第三次聽見血脈里的呼喚,前兩次分別在青州城當鋪和星紋鎮河埠頭。
“到了。“林疏桐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她指著車窗外被白雪覆蓋的山坳,那里隱約可見幾頂褪色的紅帳篷,帳篷旁立著塊銹跡斑斑的鐵牌,刻著“昆侖考古隊·1987“的字樣。
兩人下了火車,寒風裹著雪粒劈頭蓋臉砸來。蘇硯注意到雪地上沒有腳印——無論是動物的還是人類的,仿佛整座山都被按下了“清除“鍵。林疏桐的地脈檢測儀瘋狂跳動,數值從正常的3.2赫茲飆升到12.7赫茲,發出刺耳的警報:“這里的地脈在被某種力量強行扭曲,像是......“
“像是在掩蓋什么。“蘇硯接口。他蹲下身,指尖拂過雪面,積雪下竟露出半截青銅角,角身刻著與羅盤相同的星宿圖。更詭異的是,青銅角周圍的雪正在融化,露出底下青黑色的巖石——那巖石表面布滿蜂窩狀孔洞,每個孔洞里都滲出淡金色的液體,散發著與當鋪黑霧相同的金屬銹蝕味。
“歸墟的氣息。“林疏桐握緊地質錘,“比星紋鎮濃十倍。“
兩人沿著山坳前行,雪地上的異常越來越明顯:枯死的胡楊扭曲成螺旋狀,枝椏間掛著褪色的紅綢;冰面下傳來悶響,像是某種巨獸在翻身;最詭異的是,他們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老長,卻始終與身體保持三指寬的距離——這是《玄門通志》中記載的“魂影離體“現象,常見于陰陽交界之地。
“到了。“
蘇硯的聲音突然變低。他們站在一處斷崖前,下方是被冰雪覆蓋的環形盆地,盆地中央聳立著座殘破的石拱門,門楣上刻著“太初星艦·靈墟界“九個古字,字跡被歲月侵蝕得幾乎模糊,卻在雪光中泛著幽藍微光。
“這是......“林疏桐倒吸一口涼氣,“衛星地圖上根本沒有這片盆地!“
蘇硯的右眼突然刺痛。視網膜上的星軌具象化,投射出盆地的全貌:石拱門下是一條青銅甬道,甬道兩側排列著七十二尊持劍石俑,每尊石俑腳下都壓著塊星紋石板;甬道盡頭是座圓形祭壇,祭壇中央嵌著塊黑色水晶,水晶周圍懸浮著七盞青銅燈,燈油竟是凝固的血紅色。
“那是......“他想起記憶中第三任守門人的手札,“星艦核心的封印陣。七十二石俑鎮河妖,七盞青銅燈鎖魂魄,中央水晶封印星艦殘魂。“
話音未落,石拱門突然發出轟鳴。門楣的古字開始流動,組成新的句子:“血脈歸位,封印可開;擅入者死,魂魄永鎮。“與此同時,盆地四周的雪地里鉆出無數黑影——正是星紋鎮見過的歸墟傀儡,他們的身體由黑霧和碎石構成,后頸插著青銅釘,釘身刻著“昆侖“二字。
“是昆侖墟的守墓傀儡!“蘇硯認出其中為首的傀儡,他的面容與考古隊帳篷外的紅漆木牌上的人像重疊——那是1987年失蹤的考古隊隊長陳教授。
“守門人,你終于來了。“陳教授的聲音像砂紙摩擦,“我們等你五十年了。“
林疏桐的地質錘已經砸向最近的傀儡,卻如泥牛入海。蘇硯咬破指尖,在掌心畫出《蘇莫遮》的骨笛紋路,記憶中月白女子的笛聲在耳邊響起。他的指尖凝出冰霜,骨笛虛影在空氣中顯現,笛聲所過之處,黑霧凝結的絲線紛紛斷裂,三個傀儡化作黑煙消散。
“沒用的!“陳教授的傀儡舉起石斧,“歸墟大人賜予我們永生,你們的血肉不過是養料!“他的身體突然膨脹,青銅釘從后頸穿出,在頭頂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陣——正是羅盤中缺失的“奎木狼“星位。
蘇硯的視網膜星軌突然鎖定陳教授的傀儡。他看見傀儡后頸的青銅釘里,封印著團幽藍火焰,那火焰與星艦核心的殘魂如出一轍。“疏桐,去祭壇!“他大喊,“青銅燈的燈油是歸墟殘魂,必須用你的銀鐲凈化!“
林疏桐會意,銀鐲迸發的金光劃破風雪,直沖祭壇。蘇硯則迎向陳教授的傀儡,他將羅盤按在地面,星圖瞬間覆蓋整片盆地。七十二尊石俑的眼睛突然亮起紅光,手中的長劍同時指向陳教授——原來這些石俑本是守門人的護衛,被歸墟能量操控后才成了傀儡。
“殺了他!“陳教授的傀儡嘶吼,“他是打開星門的鑰匙!“
石俑的長劍穿透風雪,卻在觸及陳教授的瞬間被黑霧吞噬。蘇硯這才發現,黑霧里漂浮著無數細小的青銅顆粒——與老槐樹下的、星紋鎮河底的顆粒完全相同。這些顆粒在空氣中凝結成鏈,將石俑的長劍牢牢鎖住。
“這是歸墟的'萬魂鎖'。“蘇硯想起青銅甬道中的記憶,“用萬千執念鑄成的鎖鏈,除非用血脈之力斬斷,否則永遠無法掙脫。“
他運轉《洛書》心法,右手的血珠滴在羅盤上。星圖突然化作金色鎖鏈,穿透黑霧,直接刺入陳教授傀儡的后頸。青銅釘應聲而碎,幽藍火焰從碎片中竄出,被林疏桐的銀鐲吸入,在水晶吊墜中化作一滴淚狀的光。
“成功了!“林疏桐從祭壇躍下,銀鐲上的藍光更盛,“這些火焰是歸墟的能量殘渣,凈化后能暫時削弱封印。“
陳教授的傀儡轟然倒塌,化作漫天黑蝶。蘇硯蹲下身,撿起塊從他體內掉出的青銅片,上面刻著行小字:“1987年7月15日,星艦核心異動,陳建國率隊封印,愿以性命換昆侖安寧。“
“陳建國......“蘇硯喃喃,“陳教授的本名。原來他們當年不是失蹤,而是主動留下封印。“
盆地突然劇烈震動,雪層下的青銅甬道開始裂開。蘇硯看見甬道深處泛著幽藍光芒,那是星艦核心的殘魂在蘇醒。林疏桐的地脈檢測儀發出刺耳鳴叫,數值突破20赫茲,空氣里彌漫著焦糊味——地脈正在過載,若不及時加固封印,整個昆侖山脈都會塌陷。
“蘇硯,看那里!“林疏桐指向祭壇中央的黑色水晶。水晶表面浮現出星圖,與蘇硯的羅盤完全重合,“這是星艦的導航坐標,東海淵的位置!“
蘇硯的瞳孔驟然收縮。他想起星紋鎮第三任守門人的血書:“歸墟蝕心,以血為引;七星聚首,星艦沉眠。“原來“七星聚首“指的不是七塊羅盤,而是七處封印地的星紋石板;而“星艦沉眠“的關鍵,竟是用地脈之力將星艦核心重新封印在東海淵。
“疏桐,跟我來!“他抓住林疏桐的手腕,兩人沖進裂開的青銅甬道。甬道兩側的石俑自動退到兩側,手中的長劍重新插入地面,組成保護陣型。甬道盡頭是座圓形祭壇,祭壇中央的黑色水晶正在吸收他們的體溫,表面浮現出越來越多的星圖。
“這是星艦的核心艙。“蘇硯的聲音發顫。他看見水晶內部漂浮著具半透明的軀體,穿著與記憶中星官相同的月白襦裙——那是月白女子,靈墟族的初代守門人,也是星艦的設計者。
“歡迎回來,守門人。“女子的聲音在兩人耳邊響起,“五千年了,你們終于來了。“
蘇硯的眼淚奪眶而出。他終于看清女子的面容——與記憶中吹奏骨笛的身影分毫不差,連眼角的淚痣都一模一樣。“您......您不是已經......“
“我用殘魂封印了星艦核心。“女子輕笑,“但歸墟的能量太強,封印即將崩潰。我需要你的血脈之力,重新加固封印。“
“代價是什么?“林疏桐突然開口。
女子的目光轉向她,眼神溫柔:“靈墟族的守門人,從來不是一個人。每一代的血脈傳承,都是為了讓星艦永遠沉眠。你的手腕胎記,就是最好的證明——你是第七代守門人,而我,是第一代。“
蘇硯的右眼再次劇痛。視網膜上的星軌與水晶中的星圖重合,他終于看清星圖的全貌:二十八星宿組成巨大的太極圖,魚眼位置分別是“昆侖墟“與“東海淵“,而連接兩點的七條銀線,正是七處封印地的星紋石板。
“現在,我需要你們的血。“女子的聲音變得嚴肅,“用守門人的血激活星紋石板,才能將星艦核心重新封印在東海淵。“
林疏桐毫不猶豫地割破手腕,鮮血滴在水晶上。蘇硯緊隨其后,兩股鮮血交融的瞬間,水晶發出刺目白光,星圖投影在整個祭壇上。七十二尊石俑同時起身,手中的長劍指向天空,組成巨大的困陣。
“歸墟的能量正在反噬!“林疏桐的地脈檢測儀發出警報,“封印最多還能維持三分鐘!“
蘇硯想起星紋鎮第三任守門人的血書,突然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七星聚首,星艦沉眠“——不是七塊羅盤,而是七代守門人的血脈。他望著水晶中女子的殘魂,又看向林疏桐堅定的側臉,終于明白自己的使命:
“疏桐,握住我的手。“他將羅盤按在水晶上,“用我們的血,為星艦指引最后的歸宿。“
林疏桐的手覆上他的,兩人的鮮血同時融入水晶。星圖投影突然化作金色鎖鏈,穿透云層,直指東海方向。星艦核心的殘魂發出最后的轟鳴,被鎖鏈拖入虛空。昆侖山脈的震動逐漸平息,雪層下的青銅甬道重新閉合,只留下塊刻著“靈墟界“的石碑,靜靜矗立在雪地里。
“成功了......“林疏桐癱坐在雪地上,看著手腕上逐漸愈合的傷口。
蘇硯撿起塊星紋石板,上面的星圖與羅盤完美契合。他望著遠處重新恢復平靜的昆侖山,又看向懷中逐漸冷卻的青銅羅盤,終于明白月白女子最后的話:
“真正的歸墟,從來不在混沌之海,而在人心對力量的貪婪里;而真正的守護,是用血脈為引,讓星艦的余暉,化作滋養大地的光。“
雪停時,兩人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長,卻終于重合在了一起。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那是他們離開昆侖墟的信號。蘇硯牽起林疏桐的手,兩人并肩走向山外的世界——他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而星艦的殘魂,將永遠沉眠在東海之下的地脈深處,守護著這片古老而嶄新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