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莆田老家,三一武館?
- 一人之下:三一門中興之祖
- 冰鎮西瓜日記
- 2133字
- 2025-06-29 17:07:28
歸途似乎總比去路順暢些。
當初從福建莆田老家出發,一路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穿越戰火紛飛、匪患叢生的混亂之地。
千辛萬苦才抵達四川尋找徐翔一家,那段旅程的艱辛仿佛還在昨日。
如今從蜀地徐家村返回莆田,雖然帶著馮寶寶和徐翔,路程也遠,但心境不同。
沿途又恰逢戰事平息、秩序漸復,反而走得異常順利。
即使帶著兩人,也只花了一個多月的光景,熟悉的閩地山水便再次映入眼簾。
莆田城郊,那條青石板鋪就的老街依舊,只是兩旁的屋舍似乎更顯陳舊,墻皮剝落處露出內里的土坯,無聲訴說著歲月的侵蝕。
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咸濕海風氣息,混雜著街邊小吃攤的煙火氣。
燕離的心情有些復雜,近鄉情怯與物是人非的預感交織著。
他帶著馮寶寶和徐翔,拐進那條通往當年他開設三一武館的小巷。
遠遠地,就看到那扇熟悉的、略顯斑駁的黑漆木門。
門楣上,一塊嶄新的木質匾額高懸,上面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清晰可見——“三一武館”。
燕離的腳步猛地一頓,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愕。
“武館……還在?”他低聲自語,聲音里充滿了意外和疑惑。
按照他的預想,兵荒馬亂的年月,自己多年杳無音信,武館定然早已荒廢,甚至被他人占據,或者干脆在戰火中化為廢墟。
他本以為回來看到的,會是一座蛛網遍布、雜草叢生的破敗院落,是承載著過往記憶的凄涼廢墟。
眼前這門楣依舊、甚至門口石階都像是被人打掃過的景象,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師父,”徐翔的聲音帶著少年人特有的好奇和興奮,打破了燕離的怔忡。
他仰著小臉,指著那塊匾額,眼睛亮晶晶地問:“這就是咱三一門的宗派所在地嗎?咋……咋是個武館啊?”
在他想象中,師父教導所說威名赫赫的三一門,怎么也該是深山大澤里的巍峨道觀。
或者氣勢恢宏的宗門大殿,眼前這臨街的普通武館門臉,實在和他心中的“大門派”形象相去甚遠。
燕離回過神,揉了揉徐翔的腦袋,嘴角勾起一抹帶著感慨的淡淡笑意:
“傻小子,這里只是師父曾經的家,也是師父以前教拳糊口的地方。真正的三一門,那是在……”
他頓了頓,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屋舍,望向遙遠的記憶深處。
“……在巍峨群山之中,有云霧繚繞的道場,有參天的古木,有傳承百年的殿宇,是真正的修行圣地。
等以后有機會,師父帶你去看看真正的三一門故地。”
說話間,三人已走到武館門前。
門虛掩著,并未上鎖。
燕離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那扇熟悉的、發出輕微“吱呀”聲的木門。
門內是一個不算大的天井小院。
地面是用青石板鋪就,雖然有些磨損,卻打掃得干干凈凈,不見一片落葉。
院角那口老水缸還在,里面蓄著半缸清水。
幾盆常見的花草擺在墻角,雖然不是什么名貴品種,卻也綠意盎然,顯然有人精心照料。
整個院子透著一股樸素卻整潔的氣息,與燕離預想中的破敗荒涼截然不同。
就在這時,里屋方向傳來一個年輕的聲音,帶著幾分警惕和詢問:“誰啊?”
緊接著,一個身影從里屋的門簾后走了出來。
那是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
身材不算高大,穿著一身洗得發白、打著幾處補丁的粗布短打。
臉龐曬得有些黑,但眉宇間依稀還能看出幾分昔日的機靈勁兒。
然而,最刺眼的,是他行走時明顯的不協調。
他的左腿似乎使不上力,每走一步,身體都要向左側傾斜一下。
然后才有些吃力地邁出下一步,一瘸一拐。
少年抬頭,目光掃過天井,當他的視線落在推開門的燕離身上時。
整個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瞬間僵在了原地。
他臉上的表情從疑惑到茫然,再到難以置信的震驚。
最后化為一種巨大的、幾乎要將他淹沒的狂喜和委屈。
那雙原本透著警惕的眼睛,在看清燕離面容的剎那。
瞬間蓄滿了淚水,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涌而出,順著黝黑的臉頰滾滾而下。
“師……師父?。”一聲帶著劇烈顫抖、幾乎變了調的呼喊從他喉嚨里擠出。
緊接著,他像是忘記了腿上的殘疾,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不管不顧地朝著燕離的方向,跌跌撞撞、一瘸一拐地猛沖過來。
那踉蹌的步伐,帶著一種不顧一切的急切,讓人看得揪心。
幾步的距離,卻仿佛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待他沖到燕離面前時,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雙膝重重地砸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他仰著頭,淚水模糊了視線,嘴巴劇烈地顫抖著,哽咽了好幾下,才終于發出嘶啞的、帶著哭腔的聲音:
“師父。師父。您……您回來啦。您終于回來啦。”
這跪在眼前、淚流滿面、激動得渾身發抖的少年。
正是燕離當年離開莆田時,武館里的幾個小弟子之一——陳平安。
那個曾經最是機靈跳脫,總愛圍著他問東問西的“皮猴子”。
燕離的心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狠狠攥住,又酸又痛。
他立刻彎下腰,伸出雙手,緊緊抓住陳平安的胳膊,想把他從地上拉起來。
入手處,是少年人精瘦卻異常結實的臂膀,但那份結實中,又透著一股被生活磨礪過的堅硬。
目光落在陳平安那條明顯不自然的左腿上,燕離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急切和心疼:
“平安。快起來。別跪著。告訴師父,你的腿……怎么回事?還有,其他人呢?怎么就你一個人守著這里?”
陳平安被燕離強有力地攙扶起來,但情緒依舊激動,身體還在微微發抖。
他胡亂地用袖子抹了把臉,努力想平復呼吸,但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
“師父……師父……”他反復念叨著,仿佛要確認眼前的人不是幻覺。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著哽咽,開始講述這幾年的遭遇,聲音低沉而壓抑:
“師父,當初……當初我們聽了您的建議,就……就都去參加了共產黨,打鬼子去了。”
陳平安的眼神變得有些悠遠,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