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土行探源,避世棺仿
- 茍道長生:從坊市散修開始
- 深夜碼字工
- 2221字
- 2025-07-16 22:00:00
春去秋來,時光苒苒。
恍惚間,又至年末之時。
此刻,距林墨回返猿洞,已是一載有余。
他立身于洞窟靈田之間,將方才成熟的青芽靈稻收割。指尖靈光流轉,眨眼間,便已化作顆顆晶瑩的青芽靈米。
將其盡數收歸旁側獸皮袋中。
居于洞窟內,夜間常聞野獸嘶吼,有些心煩。便飛掠出洞,好生爭論一番。
對方自知理虧,便取了些許獸肉與皮毛當作賠償。獸皮林墨接下當作儲物之用,獸肉食之恐是影響修行,他便將其推脫,未有收下。
回過思緒,他袖袍輕甩,一道靈光飛射而出,將靈稻所余之根莖,化作碎屑。
又翻起土壤,將根莖碎屑埋于土囊之下。
他指尖忽地輕顫,一道無形靈絲自指尖迸發,朝著洞窟角落的干凈陶罐席卷而去。
“啪”的一聲輕響,那方陶罐已然穩穩地落于掌中。
自獸皮袋中,取出些許靈米,置于陶罐之內。
先引清潭之水,淘洗三次。隨后再以清潭之水,浸泡青芽靈米,水面高出靈米三寸。
將其陶罐封閉,置于洞窟角落陰涼處。又如此重復五次,再抬眸時,洞窟角落已然有六方陶罐整齊排列。
林墨此番動作,卻是在為靈酒釀制,做好準備。
靈酒釀制,需先以含靈之水,浸泡十日。
待十日后,靈米將水中靈氣盡皆吸收,排卻灌內水液。再引含靈之水入內,施以特定蒸米術法,蒸煮靈米。
靈米成半透玉色之時取出,施展術法將其冷卻。靈米冷卻之后,將特制酒曲放入其內,施展術法以靈力攪拌均勻。
隨后將已然攪拌均勻的靈米,置于潔凈陶罐之內,掘出“酒井”,密閉封存。
最后,放于陰涼之處,靜置一載,方才靈酒初成。
封存時日越長,靈酒效用越佳。
林墨直起身來,徐徐吐出一口濁氣。足尖輕點,輕身躍至高處,果樹旁側。
盤膝坐下,調息吐納。
他之土行術已然徹底掌握,遁入地下騰轉挪移,再無滯澀之感。
自七日前起,他每日便花費功夫,施以土行術于地面下,騰轉挪移。
距離地表最深之處,已有約莫三十丈,乃是三日之前抵達。
半盞茶后,林墨忽地睜開雙眼,眸中精光閃過。
指尖掐訣如電,一道土棕色的靈光自指尖迸發,化作一層薄膜,將他周身覆蓋。
他身形猛地一晃,已然沉入地面之下。
于地下十丈之內,騰轉挪移,略作適應后,便徑直朝著下方靈氣濃郁之處,飛掠而去。
抬眸向前望去,仿若隔著一層土棕色的薄紗,看不透徹。
施展土行之術,雖可于地面之下,勉強視物,然其限制卻是頗多。目光所及僅有周身一丈之地,且僅能模糊感應。
為免于地面之下迷路,他每隔丈許,便留下一塊形狀特異之巖石,當作路標。
片刻之后,他前方忽地一空,跌入一方小型洞窟內。洞窟不大,僅可容一人盤膝而坐。
乃是他前幾日掘出,在探尋靈氣源頭之時,當作落腳之處。
略作調息,補足此前損耗的靈力,方才立于向下探去。
“砰——”
方才下潛十余丈,林墨猛地撞在一方青石之上。
他揉了揉腦袋,自語道:“土行之術,應可融入巖層,為何被其阻礙?”
他指尖掐訣,三道靈絲倏然射出,朝著前方探去。寬高近乎半丈,其長略少于一丈。
林墨頓時眉頭緊鎖,低聲道:“宛若棺槨,且這般深度,莫非是……某位修士之遺骸?”
沉思片刻,覺得有些阻隔上下通行。又退卻一段距離,小心試探一番,見其未有異動。
他方才輕拂袖袍,鄭重一揖,沉聲道:“前輩多有得罪,煩請換個位置。”
言罷,他五指翻飛,法訣再起。
眨眼間,一縷土棕色靈光自指尖迸發,沿著靈絲蔓延,將那方石棺包裹于內。
身形一晃,便朝著旁側掠去。
徑直掠出數十丈,他忽地止住身形。將石棺平穩放置,他方才散去術法。
“咔——”
忽地一聲輕響。
林墨頓時寒毛倒豎,指尖掐訣如電,朝著遠處飛掠而去。
便在此時,石棺之上,泛起瑩瑩微光。
猛地一股吸力自石棺上傳來。
方才不過掠出三丈之遠的林墨,頓時被拉扯著,飛速地向著石棺靠近。
“咚”地一聲重響,林墨腦袋重重地磕在石棺之上。
意識恍惚之間,仿若聽見一陣悠遠的低語:“靈若潮汐,有漲有落,仿以避世之棺,欲渡潮落之時……”
……
不知過去多久。
猿洞之下,四十余丈之地。
林墨忽地自黑暗中,睜開雙目,腦海之中仍有些許昏沉之感。
感應周身靈力,已然不足半成。
既有被石棺吸取部分,亦有土行術運轉之消耗。所幸潛意識中,維持住土行術之運轉,否則恐是要葬身地底。
想至此處,他未敢耽擱,當即自儲物袋內取出靈石,吸收吐納恢復靈力。
一個時辰之后,體內靈力已然恢復五成。
他目光轉向石棺,眉頭皺起。
據此前石棺內遺留的訊息,此物乃是根據一喚做避世棺的遠古奇物,仿造而成。
有減緩體內靈力流逝與封閉生機之效,用以躲避靈氣潮落之時。
不過此時望去,那位前輩應是已然失敗。
否則此前便不會僅有一道遺留訊息,而是老前輩自棺內竄出,朝他“借”些靈石或是皮囊。
沉思片刻。
他忽地指尖掐訣,只聞一聲“咔嚓”輕響,棺蓋朝著一側緩緩打開。
垂眸向著棺身之內望去,只見其內遺骸早已不見人形,已然盡數化作粉末。
林墨輕嘆一聲,指尖靈絲流轉,攝來一方堅固青巖,將其削作石罐。
他先是朝著棺內鄭重一禮,方才袖袍翻涌,將其內遺骸骨粉,盡數移至石罐之內。
此刻再向棺內望去,只見其內棺底,刻有兩段古樸刻文。
其一,避世斂息之術,有遮掩與封閉自身靈力流失之效。按其所言,可長居無靈之地,而不損其修為。
不過應有夸大之意,畢竟那位前輩甚至未能留下完整遺骸。
其二,便是這仿制避世棺的煉制之法。不過林墨卻是,不通煉器之道,看不懂其內奧妙,只得暫且記下。
合攏棺蓋。
指尖掐訣,一道靈光迸射而出,棺身緩緩縮小,化作拇指般粗細。
可變換大小,且仍可使用。
如此觀之,那位前輩之煉器造詣應是不低,可嘆未有煉器傳承留下。
隨后,他未有猶豫,朝著地面猿洞之處,飛掠而去。
徑直使用靈石恢復靈力,卻是有些不舍。
且緩上幾日,待靈力恢復之后,再探尋靈氣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