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陳橋兵變

五代十國時期,烽火不熄,政局動蕩不定。五十四年間,有八姓十四帝,平均每四年更換一個皇帝。這些皇帝的即位,多數(shù)是靠擁重兵奪得。如后梁太祖朱溫,后唐莊宗李存勖的皇位都是靠多年血戰(zhàn)奪得;后晉高祖石敬瑭是借契丹的兵力自立;后漢高祖劉知遠(yuǎn)是以河?xùn)|節(jié)度使的身份乘亂稱帝;后唐明宗李嗣源、末帝李從珂、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都是靠禁軍奪得。所以,在這些人頭腦中,已經(jīng)沒有什么君權(quán)神授的觀念。燕王劉守光公然說:“我地方二千里,帶甲三十萬,直作河北天子,誰能禁我!”安重榮說得更加直截了當(dāng):“天子,兵強(qiáng)馬壯者當(dāng)之,寧有種乎!”整個五代十國,都是一種實力的角逐。誰有實力,誰兵強(qiáng)馬壯,誰就可以實現(xiàn)野心。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心懷異志的趙匡胤早已看透了這一點。

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親征契丹時,在軍中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木牌,上面寫著“點檢為天子”五個字。這使周世宗疑心重重。不久周世宗在軍中病倒,回到汴京。但是殿前都點檢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張永德,與周世宗輩分平等。而病中的周世宗想到皇位繼承人是年僅7歲的皇長子柴宗訓(xùn),自己死后,張永德輩分居上,手握重兵,可能會跋扈難制。于是就解除了張永德的軍職,代之以他認(rèn)為忠實可靠的大將趙匡胤。就這樣,趙匡胤輕而易舉地掌握禁軍最高指揮權(quán)。

不久,后周世宗柴榮病死,7歲的柴宗訓(xùn)即位。此時的趙匡胤也已從殿前都虞侯作到殿前都點檢,掌軍政已達(dá)六年,在軍隊中勢力很大,威信很高。他不僅手握軍權(quán),還把一些重要將領(lǐng)拉攏到自己的身邊,如與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結(jié)成義社十兄弟。后周這種“主少國疑”的局面,自然為趙匡胤取代后周統(tǒng)治提供了極好的機(jī)會。對于趙匡胤勢力的漸大,在周世宗在世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一些人感到不安了,右拾遺楊徽之曾對周世宗說趙匡胤威望太高,不宜典禁軍。在周世宗死后,韓通同趙匡胤一起掌握禁軍,他的兒子也勸韓通尋找機(jī)會把趙匡胤除掉,韓通不聽。于是郭威代漢一幕,不到十年又重演了。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lián)合北漢大舉入侵鎮(zhèn)、定二州的消息。當(dāng)時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無主見,聽說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質(zhì),皇室威嚴(yán)蕩然無存。范質(zhì)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因此就派趙匡胤統(tǒng)帥禁軍北征抵御契丹的進(jìn)攻。不料趙匡胤卻推脫說兵少將寡,不能出戰(zhàn)。這種伎倆與九年前郭威代漢如出一轍,拙劣的模仿使趙匡胤的企圖暴露無遺。范質(zhì)只得委趙匡胤以最高軍權(quán),可以調(diào)動全國兵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京城中紛紛傳說“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人們害怕因政局變動而遭受洗劫,爭為逃匿之計。這件事只有內(nèi)廷不知。

幾天后,趙匡胤統(tǒng)率大軍出了東京城(今河南開封),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zhèn))因天色已晚,就在那里駐扎下來。當(dāng)時,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nèi)就起了一陣謠傳,說趙匡胤將做天子,這個謠言不知是何人所傳,但多數(shù)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誰也不敢相信,卻慌作一團(tuán)。趙匡胤此時雖不在朝中,但東京城內(nèi)所發(fā)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時,他正是用此計使駙馬張永德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wù)而由他接任。趙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奪走,所以他們疑心很重。這次故伎重施,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并使他的軍隊除了絕對聽命于他外別無他路。

當(dāng)晚,趙匡胤的親信便在將士中制造輿論:“現(xiàn)在周帝幼小,不能親政,我輩冒死為國家抵御外敵,又有誰知道!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晚。”五代十國以來,牙兵悍將動輒擁立主帥。因此,這些話果真把一些將士的情緒煽動起來,要求擁立趙匡胤。這時一直在幕后策劃的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即后來的宋太宗趙光義)和歸德軍掌書記趙普走到前臺,他們表面上勸將士們不要這樣做。名為勸阻,實為激將。果然群情洶洶。趙普、趙匡義看到時機(jī)成熟,就派人連夜回到京城通知趙匡胤的把兄弟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審琦,讓他們在京城策應(yīng)。部署妥當(dāng),天已蒙蒙亮了。于是便演出了一場兵變的把戲。全副武裝的將士團(tuán)團(tuán)圍住趙匡胤的住處,把佯作不知的趙匡胤喊了出來,將士把象征皇權(quán)的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高呼萬歲,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假意推辭,將士不允。作為將士,擁立主帥,這對周朝來說是大逆不道的。如果趙匡胤拒絕了,以后這些將士的性命也難保。而如果擁立成功,他們又成了開國有功之臣,所以,只要趙匡胤同意擁戴,這些將士對趙匡胤的話就自然是無所不從。趙匡胤抓住將士們的這種心理,就說:“你們貪圖富貴,立我為天子,如果你們肯聽從我的命令,我就干,否則我不能干。”將士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聽你的。于是,趙匡胤說:“周少帝及太后是我們所侍奉的,朝中公卿大臣與我平起平坐,你們不能傷害他們。以前改朝換代,初入京城,皆縱兵大掠,你們不能這樣做,事成之后,我會重賞你們,不聽命者誅九族。”與將士們約法如此后,就整軍回師京城。除了韓通想組織反叛被殺外,幾乎是兵不血刃地成功進(jìn)行了這次政變。

以和平的方式進(jìn)行朝代更替,可以說是趙匡胤集團(tuán)的既定策略。因為這樣有利于穩(wěn)定局勢鞏固統(tǒng)治,繼續(xù)進(jìn)行周世宗所未完成的內(nèi)政改革和統(tǒng)一事業(yè)。在周世宗死后,能夠繼承其事業(yè)的,不是7歲的周少帝所能勝任的。各種實力與勢力比較的結(jié)果,只能是趙匡胤,而不可能是別人,這便是歷史的選擇。

極為溫和的禪位順利地進(jìn)行著,看上去似乎是倉促事變,但禪位詔書竟也有人事先準(zhǔn)備好了。因為趙匡胤所領(lǐng)的歸德軍就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所以定國號為“宋”。至此,大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誕生了。

當(dāng)然,事情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詔令傳布天下后,也并不是四方臣服。后周開國功臣、鎮(zhèn)守在潞州(今山西長治)的昭義節(jié)度使李筠素懷野心,首先起兵反抗。此后又有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jìn)反叛。然而,他們的實力都不足以同趙匡胤抗衡,趙匡胤率兵親征,各個擊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將反叛平定了。

趙匡胤和平代周,客觀上說,是有進(jìn)步意義的。否則7歲的周少帝當(dāng)政,不可能使周世宗未完成的事業(yè)繼續(xù)進(jìn)行,如果四周政權(quán)乘后周“主少國疑”進(jìn)犯,中原勢必又會重新陷入混亂。而趙匡胤代周,則保證了周世宗的各項改革措施與統(tǒng)一事業(yè)的繼續(xù)進(jìn)行和大步前進(jìn)。

民間傳說,在陳橋驛的時候,發(fā)生了這么一件事:

一天,元帥帳內(nèi),趙匡胤正一個人喝著酒,喝著喝著,他突然起身向掌書記趙普的營帳走去。

來到趙普營帳,他隨意看了一眼帳內(nèi),問道:“趙大人,歇息得可好?”

“多謝將軍關(guān)心。”趙普暗暗揣測著這位頂頭上司深夜造訪的含意。

趙匡胤謙虛地說道:“我有一件事想請教大人。”

“將軍請說,普一定知無不言。”趙普惶恐不安。

“我一直想不明白漢高祖劉邦本是一市井無賴,為什么卻得了西漢兩百年天下?”

“將軍,劉邦本人并無特別才能,只是他手下有一批人本事很大,劉邦的成功是他駕馭人才的成功。”

趙匡胤詫異道:“哦?你說劉邦手下有什么人才?我讀書不多。”

趙普道:“文有蕭何、曹參;武有韓信、張良。”

趙匡胤道:“蕭何這名字倒挺熟悉的。”

趙普道:“蕭何乃劉邦手下第一大謀士,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蕭何,劉邦就得不到天下。”

趙匡胤看著趙普,突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似的,嘴里連連說著“不錯”,最后留下了一句“趙大人倒挺像蕭何的”就走了。只剩下趙普還在苦苦地思索這句話的含義。

趙匡胤又接著來到了其弟趙匡義的營帳內(nèi)。

趙匡義道:“不知兄長駕到,可有何事?”

趙匡胤一臉無奈,嘆道:“近來東京城內(nèi)謠言四起,說點檢將做天子,這是滿門抄斬之罪啊!為兄擔(dān)心要連累弟弟了。”

趙匡義氣憤地說道:“這一定是有人陷害,咱們行得正,沒什么可怕的!”

趙匡胤又嘆了一聲:“唉,當(dāng)今新主年幼,太后又是女流,只怕他們聽信讒言,趙家就要多災(zāi)了。”

趙匡義看著兄長,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趙匡胤看在眼里,他說:“你有什么話盡管說,難道還有比殺頭更大的罪嗎?”

趙匡義緊握雙拳,大聲說道:“干脆反了吧!咱們在前方拼命,他們在朝中享福,不僅不發(fā)兵餉,還要疑來疑去。況且點檢做天子也許是天意呢,我們不能逆天而行。”

趙匡胤變了臉色,一把握住寶劍怒道:“住嘴!你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想我們趙家世受皇恩,萬萬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殺了你這個忤逆的子孫!”

趙匡義急忙上前按住劍柄,說道:“兄長,現(xiàn)在情況緊急,心軟就是對自己殘忍,況且咱們無辜受死,趙家就會絕后,你對得起九泉之下的父親嗎?”

趙匡胤聽了此話,好像呆了一樣,他突然面向北方跪了下來,道:“先皇在上,臣趙匡胤一片忠心,日月可鑒,但是朝中大臣卻不容我,我該怎么辦啊?”

趙匡義扶起他兄長,說道:“兄長放心,只要你點頭答應(yīng)了,余下的事就交給我去辦,不會叫你為難的。各位將軍都對你忠心耿耿。”

趙匡胤不置可否,他跌跌撞撞地走出營帳,回到自己帳里大喝好酒而睡。

當(dāng)夜,軍中起了一陣騷動,人人都在議論,軍糧斷絕,朝政被韓通把持拒不發(fā)餉。因主帥趙匡胤爛醉如泥,趙普提議各位將軍一起召開緊急會議。

第二天,當(dāng)趙匡胤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忽被一陣“萬歲”聲驚醒,大將高懷德捧著黃袍,不由分說就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三軍高呼萬歲,響徹云霄。趙匡胤推辭再三,眾人以死相脅,最后趙匡胤依劉邦故事約法三章,大軍向東京進(jìn)軍。城內(nèi)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早已恭候多時,此二人都是趙匡胤的心腹。接下來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說,趙匡胤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后周政權(quán),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长顺县| 长葛市| 凤城市| 瑞昌市| 龙南县| 盖州市| 平顺县| 习水县| 衡阳市| 星子县| 朔州市| 吉木萨尔县| 汉沽区| 陇川县| 高安市| 社会| 柘城县| 汪清县| 讷河市| 北川| 茶陵县| 根河市| 永丰县| 临沧市| 颍上县| 英超| 灵台县| 西盟| 和静县| 礼泉县| 鄂尔多斯市| 依兰县| 宜宾市| 江川县| 房产| 四会市| 酉阳| 大荔县| 红桥区|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