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急轉直下
- 修仙:從每日抽取詞條開始
- 山人山外
- 2034字
- 2025-06-15 00:03:00
退出內視狀態,李原看了眼面板。
【一氣御風經(殘)(可推衍,第2次消耗9點氣運)】
還是殘本。
李原本來也沒指望推衍一次就把這部功法推衍到入品層次。
第四道法術也還是沒有什么眉目。
僅僅完善一個小周天,看似意義不大。
但實際上。
人體數十萬大小關竅,各種排列組合浩如煙海。
其中許多關竅一旦走錯。
輕則走火入魔。
重則身死道消。
每一枚關竅的確定,都要求取天地道意,反復推敲。
確證之后,才能以莫大決心一試。
正常來說。
一名修士窮極一生,能完善一部功法的一小部分,已經是莫大善功。
會被天道獎勵大量氣運,來世方有福報。
也因此。
除了天地靈氣不足這個外因,功法難以推衍,進展緩慢,也是當世道門衰微的重要原因。
當然,對于那種把弟子當耗材的魔修來說,這倒不是一個瓶頸。
人材那么多,挨個去試就行了。
......
翌日清晨。
送飯的小廝給李原帶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巫江決堤了!
決堤口就在距離巫江城以西三十里的青田鄉。
青田鄉下轄數萬百姓,人口稠密。
如今巫江突然決堤,血汗積累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人口死傷失蹤不知凡幾,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可以想象,是何等凄涼的光景。
李原心底升起一股冷意。
此蛟,非殺不可。
他低聲問道:“官府有什么動作?”
小廝道:“聽說一大早,楚大人就帶著水利司的各位大人去青田鄉了,可能是要搶修堤壩。”
李原點點頭,掏出一枚碎銀賞給小廝:“多打探打探,有什么消息,及時向我通報。”
“好嘞公子,小的一定替您留意。”小廝收下碎銀,興高采烈地退下了。
李原望著窗外高漲的巫江水,眉宇間隱隱浮現一絲疑惑。
他有一點想不通。
這黑蛟放任巫江決堤的理由是什么?
畢竟此妖雖壞,但還不算太蠢。
否則也不會蟄伏這么多年,把江淮郡的水患控制在一個不大不小的程度,以此為要挾,汲取更多的氣運修煉。
今日巫江決堤,倒更像是掀桌子的舉動。
這黑蛟應該知道,江淮郡來了一名鎮妖司校尉。
定然在暗中守著山河樽,就等它露面。
若它不露面,山河樽的氣運就要分發下去,用于治理水患。
這個流程楚懷野或許能幫它拖延一陣。
但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而它一旦露面,招呼上來的恐怕就是鎮妖司校尉的長刀了。
這是蘇越君的陽謀。
所以,進退兩難的情況下,這黑蛟是打算不演了?
李原摸了摸下巴,取來筆墨紙硯,刷刷寫下幾行字。
“小心把這黑蛟逼急了,要隨時提防它魚死網破,強搶山河樽。另外,關于黑蛟藏身的地點,我有一個猜測,可能就在先帝時期何冰關押此妖的水下牢獄。但這處水下牢獄的詳細地點,只有何家人知道,我需要一點時間去弄清楚。”
他將信箋卷好綁在機關鳥的腿上。
往窗外一扔,機關鳥撲棱著翅膀飛入陰沉的天色中。
隨即坐回太師椅,陷入沉思。
這會兒,郡守府中應該焦頭爛額了吧。
巫江決堤,無論怎么看,都對楚懷野有百害而無一利。
不管兩人之前暗地里有什么利益勾結,但今日之事,黑蛟算是把事情做絕了。
只要楚懷野愿意倒戈,把黑蛟的魂牌交給蘇越君。
那么事情就簡單多了。
甚至對楚懷野自己來說也是有利的。
戴罪立功,朝廷未必不會免去他的瀆職之罪。
只要楚懷野還有腦子,就不會想不清楚這一點。
不過,這事兒不能由他李原或者蘇越君主動上門。
得等楚懷野自己被逼急了才行。
與此同時。
郡守府內。
楚懷野對著魂牌,臉色鐵青:“你是說,有人偷偷炸了堤壩,才導致巫江決堤?”
黑蛟嗤笑一聲:“以本龍君對雨量的掌控,巫江決堤豈會是我所為?”
楚懷野陰沉道:“是誰干的?”
黑蛟不耐煩道:“本龍君怎么知道是誰?這就得靠你楚大人自己去查了。山河樽什么時候給我?”
楚懷野收起魂牌,面無表情:“快了。”
......
接下來的幾天,形勢急轉直下。
又有多個沿江的縣鄉發生決堤。
原本就民生凋敝的江淮郡,大片大片的土地淪為澤國。
先是零星幾處,被逼上絕路的難民沖擊官府。
隨后如同野火燎原,忍無可忍的百姓聚集起來,向巫江城進發。
他們的訴求很快傳遍整個江淮郡南北,一呼百應。
名號曰,斬龍!
————
燕春樓。
李原聽完梁寬的匯報,臉色凝重:“你確定,這幾日江淮郡各處的決堤,都是相十門的人私下炸毀堤壩導致的?”
梁寬拱了拱手:“老朽確定。”
“查到何家的人牽涉其中么?”
梁寬微微汗顏:“沒有查到何家和相十門接觸的證據。”
李原若有所思:“這么看來,應該是那相十門少主林胥和何家單線聯系了。”
梁寬道:“這次江淮郡民眾聚集,背地里倒是有何家的影子,不過明面上依然沒有參與其中。”
李原淡淡一笑:“何家倒是會把自己摘得干凈。”
他略一思索,道:“是時候去見見何家了,請寬爺陪我走一趟。”
梁寬拱了拱手。
————
郡守府中。
幕僚低著頭,不敢直視楚懷野:“楚大人,打頭的那波人已經快逼近巫江城了,距此不過十里地。”
楚懷野陰沉著臉:“府兵呢?怎么不攔下他們?都把我的話當放屁嗎?!”
幕僚沉默了會兒,才大著膽子低聲道:“大人,這些府兵都是江淮郡本地出身,鄉里鄉親的,他們也很難辦。”
江淮郡與大盛其余地方隔著云山,南接恒越,再往南就是南疆,地理條件相對封閉。
所謂天高皇帝遠,此地本土意識極為濃厚,楚懷野作為一個外地官,施政處處受到本地郡望家族,尤其是何家的掣肘。
也多半因為如此,才萌生了晉升半妖世家的念頭,以擺脫地方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