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啊!
- 西游:誰說八十一難不能智取?
- 童同樂
- 2092字
- 2025-06-08 12:42:22
觀音禪院,禪堂
李豐和唐僧剛入座,一桌豐盛的素宴就擺到了師徒二人的面前。
可李豐看著這桌豐盛的素宴,猴手中的筷子卻停在半空,不知道先吃哪個,或者說,不知道唐僧能給他剩哪個。
沒辦法,人是鐵,飯是鋼,唐僧已經餓了足足三天,這會兒哪還能顧得上形象?素宴還沒上齊就忍不住狂炫上了。
要么說唐僧最喜歡豬八戒,同道中人啊!
“悟空你在等什么?快吃呀!”
正扒拉著碗中飯菜的唐僧見李豐遲遲不下筷,忍不住催促道。
李豐聞言,卻很懂事的放下碗筷,伸手將桌子上的菜肴推得離唐僧近一些:
“沒事師傅,我不餓,您先吃。”
細微的舉動讓唐僧心中一暖,但還是不忘道:
“悟空,光靠為師一個人可沒辦法吃窮他們啊!”
李豐面露無語,難道是蝴蝶效應嗎?
這唐僧的人設有點小崩呀!
“師傅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真的把他們吃窮了,傳出去,今后可能就化不到緣了。”
“當然,師傅您要是堅持,莫說這能吃的,就是不能吃的俺老孫也給他一口吞了。”
唐僧面色一白,趕忙擺手:
“別別別,這里可是觀音菩薩的禪院,不好亂來的。”
李豐摸著猴頭,所以其他地方就能亂來了?
疑惑的看了一眼依舊在狂炫飯的唐僧,李豐搖了搖猴頭,畢竟當務之急不是唐僧的人設。
就算唐僧的人設有點崩,金池的人設反正沒崩。
按《西游記》的劇情,接下來就該是斗袈裟了。
原著中這可是猴子惹出來的事,既如此,已是齊天大圣的李豐當然無法置身事外。
雖然怎么想怎么無奈,也是,他明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還是要去主動惹事。
不然劇情就卡在這了,八十一難得成立呀,李豐要是不拿出錦襕袈裟,金池就起不了貪念,不起貪念,哪來的夜被火燒?
沒有夜被火燒,又哪來的失卻袈裟?
況且按孫悟空的性子,這種事他根本就忍不住。
所以無論如何,李豐都要觸發劇情,最起碼也要幫唐僧通關這兩難,先將身上的禁錮解除一些,取回一些本事,否則他永遠都只是一只普通的猴子。
就算李豐的演技再精湛,長此以往,一個什么本事都使不出來的齊天大圣也必會露出破綻。
到了那時,死對李豐都是輕的,他只會成為研究對象,直到漫天神佛弄清楚這猴子到底是怎么了。
思及至此,禪堂外也響起了拐杖拄地聲,李豐抬眼望去,只見金池在廣謀和廣智的攙扶下滿面笑容而來,撓著臉上的猴毛,已經完美的進入了角色。
“哼!”
李豐冷冷一哼,將猴頭撇了過去,一副耿耿于懷,不愿搭理金池三人的模樣。
金池也不在意,他本就不是沖這毛臉雷公嘴來的,從看到通關文牒的那一刻,就起了跟唐僧攀比的心思。
大唐來的又怎樣?西天取經?就你?
“呵呵~高僧,這素宴可還滿意?”
心中計較萬千,金池面上卻和藹可掬。
跟李豐一樣,唐僧其實也不愿意搭理金池了,竟敢瞧不起我們大唐!
不過吃人家最短,唐僧只能站起身道:
“多謝院主盛情款待,貧僧吃的很滿意。”
廣智和廣謀掃了一眼桌上的素宴,幾乎全都一掃而空,當即相視一笑:
“呵呵~看得出來。”
“不得無禮!”
金池轉頭嗔怒,雙手作勢欲要捧起唐僧:
“人家可是從大唐而來的得道高僧,且不說能不能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光是到我們觀音禪院,就已是萬里之遙,跋山涉水,足見艱辛!”
“既如此,都是出家人,那么困難,請一頓素宴算得了什么?莫說一頓素宴,就是百頓千頓,我們禪院也請的起不是嗎?”
廣智廣謀被金池教訓的連連點頭,但等教訓完了,卻狐疑的看了一眼唐僧,小聲嘀咕道:
“是是是,師祖莫生氣,只是……我們也不曾見過大唐璽印,那通關文牒是真是假尚不好說呀!”
“怎么可能是假的?”
金池的話和手中的拐杖同時擲地有聲:
“大唐的得道高僧,身上必有寶物!”
“高僧啊,你也看到了,小的們有眼無珠,還以為你是假的呢。”
“唉~其實也怨不得他們,就連老和尚我,活到這么大歲數,也是個沒見識的。”
“不如這樣,你要是有什么寶物,就拿出來給他們看一看,也省得他們疑神疑鬼了。”
此話一出,金池就坐在一旁不說話了。
廣智和廣謀則是齊齊抬起頭,注視著唐僧,眼神除了滿滿的狐疑還夾雜著輕蔑,顯然是認定唐僧拿不出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李豐呢,也做好了觸發劇情的準備,剛站起身子,就聽唐僧道:
“出家人四大皆空,哪有什么寶物?”
李豐立馬接口:
“哎,師傅……”
但李豐的話還沒說完,唐僧就話鋒一轉:
“不過,既然院主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那貧僧倒是有一件袈裟,還算能看。”
李豐雙目圓睜,不敢置信的看著唐僧,整個猴像是被施了定身法。
突如其來的搶戲把李豐整不會了,這不是我的詞嗎師傅?
但禪堂里的所有人都沒空關注李豐,劇情也有條不紊的發展著:
“哦~袈裟呀,這么多年,我倒是也攢了幾件。”
“廣智,去,把我的袈裟拿來,也讓大唐來的高僧看看。”
唐僧面無表情,目不斜視:
“悟空,取錦襕袈裟!”
李豐眨巴著圓圓的猴眼睛,小心翼翼的上前:
“師傅,這個……”
“不要說了悟空,為師知道你想說什么,不過你誤會了,這可不是攀比。而是讓院主知道一下,我們大唐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寶物。”
言罷,唐僧微笑的看著金池。
金池含笑回應:
“那是那是,大唐上邦,豈能缺得了寶物?”
二僧相視再笑,空氣中火花四濺。
落在李豐眼中,倒也不算什么壞事,反正劇情能觸發就行,誰觸發無所謂。
至于唐僧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李豐已經顧不得細想了,在他的計劃中,這兩難想要智取,他還需要一個幫手。
不錯,正是西海龍王三太子,現已變成白馬的敖烈。